一种风电叶片防脱模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832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电叶片防脱模工具,包括“L”型夹具主体和固定座,“L”型夹具主体的横向杆末端设有随型压板,该随型压板根据壳体接触一侧的PS模具形状制成;“L”型夹具主体的竖向杆中部设有旋转连接件,且底部通过螺纹套管安装有内侧端面为圆柱状结构的顶紧螺杆;旋转连接件通过销轴连接有连接臂,该连接臂末端与固定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旋转“L”型夹具主体即可进行合模,比较节省工作时间,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叶片防脱模工具
本技术涉及叶片合模
,具体是一种风电叶片防脱模工具。
技术介绍
风电叶片分为两个部分,SS面和PS面,两个部分分别成型后再通过结构胶粘接在一起,粘接时需要将PS面翻转过来扣在SS面上,这个过程需要保证PS面壳体在翻转时不能掉落,紧紧的贴在PS面模具上,方能保证SS面和PS面在粘接时没有错位。目前,防止PS面掉落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真空防脱模,采用真空负压将PS面壳体吸附在PS面模具上;二是机械防脱模,其中机械防脱模采用两种方式,其一是将夹具直接夹在壳体合模缝上,此方式的弊端是在试合模或者合模的过程中,待PS面翻转过来后,先将防脱模夹拆除,才能降下PS面壳体与SS面壳体粘接,这个过程中只有真空防脱模在起作用,万一有泄压就会导致PS面壳体掉落,容易对拆卸夹具的人员造成伤害;其二是将夹具夹在法兰边上,可以在合模之后拆卸,此方式的弊端是在玻璃钢成型过程中需要额外铺设一块玻纤布在法兰边,操作较为繁杂,且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省工作时间,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性较好的风电叶片防脱模工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防脱模工具,包括“L”型夹具主体和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夹具主体的横向杆末端设有随型压板,其竖向杆中部设有旋转连接件,且底部通过螺纹套管安装有顶紧螺杆;所述旋转连接件通过销轴连接有连接臂,该连接臂末端与所述固定座固定。所述随型压板根据壳体接触一侧的PS模具形状制成。所述顶紧螺杆内侧端面设为圆柱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由于在固定座固定连接臂,通过连接臂与旋转连接件连接,将壳体布层由随型压板压住,拧紧顶紧螺杆,防止布层在合模或者试合模过程脱落,使其旋转“L”型夹具主体即可进行合模,比较节省工作时间,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安装示意图。图中:1.“L”型夹具主体,2.随型压板,3.旋转连接件,4.顶紧螺杆,5.连接臂,6.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1所示,一种风电叶片防脱模工具,包括“L”型夹具主体1和固定座6,“L”型夹具主体1的横向杆末端设有随型压板2,该随型压板2根据壳体接触一侧的PS模具形状制成;“L”型夹具主体1的竖向杆中部设有旋转连接件3,且底部通过螺纹套管安装有内侧端面为圆柱状结构的顶紧螺杆4;旋转连接件3通过销轴连接有连接臂5,该连接臂5末端与固定座6固定。操作时,在PS模具外侧两端的固定座6上,通过连接臂5与旋转连接件3连接,连接后安装好“L”型夹具主体1,然后在PS模具上固定壳体布层,使PS面成型,成型后旋转“L”型夹具主体1,使随型压板2将PS模具两端的壳体布层压紧,并拧紧顶紧螺杆4,翻转PS面,使其与SS面壳体粘接进行合模或者试合模作业,完成合模后松开顶紧螺杆4,由旋转连接件3旋转“L”型夹具主体1拆卸,使其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叶片防脱模工具,包括“L”型夹具主体(1)和固定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夹具主体(1)的横向杆末端设有随型压板(2),其竖向杆中部设有旋转连接件(3),且底部通过螺纹套管安装有顶紧螺杆(4);所述旋转连接件(3)通过销轴连接有连接臂(5),该连接臂(5)末端与所述固定座(6)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叶片防脱模工具,包括“L”型夹具主体(1)和固定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夹具主体(1)的横向杆末端设有随型压板(2),其竖向杆中部设有旋转连接件(3),且底部通过螺纹套管安装有顶紧螺杆(4);所述旋转连接件(3)通过销轴连接有连接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胜军顾从进马海栋刘炳
申请(专利权)人:玉门市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