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锁钮组件的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761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锁钮组件的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和手柄盖,手柄本体和手柄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手柄本体上设置有开关组件和锁钮组件,开关组件依次包括开关扳机,开关套和开关总成,开关板机上设置有锁定片,锁定片上设置有锁孔,开关板机的底端设置有旋转轴,开关套上对应旋转轴设置有锁定凹槽,开关总成连接于开关套上,开关组件嵌入连接于手柄本体上,手柄本体上还设置有一锁钮孔,锁钮组件包括锁钮,锁钮轴和弹簧,锁钮轴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台,另一端从手柄本体的内部穿出锁钮孔,且与锁钮进行连接,弹簧套在锁钮轴上,且弹簧的一端与锁钮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柄,可灵活设计手柄本体的结构,以及锁钮组件的位置,操作舒适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锁钮组件的手柄
本技术涉及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锁钮组件的手柄。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交流电工作的冲击钻、电钻、电锤等常用手持式电动工具由于重量轻、使用方便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手持式电动工具通常会在手柄上设置有锁定功能的开关,通常通过控制开关,使电动工具处于启动和关闭状态。在现有技术中,锁定组件通常设置在开关本体上,不能够根据整机的操作舒适性进行位置设计优化,易造成整机设计不够符合人机工程系,操作不够舒适方便;还有,上述设计方式匹配的机壳手柄设计方式只能是2half式,否则会造成无法装配或者强行装配导致设计手感不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锁钮组件的手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带锁定组件的手柄设计方式单一,操作不方便、不舒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锁钮组件的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和手柄盖,所述手柄本体和所述手柄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手柄本体上设置有开关组件和锁钮组件,所述开关组件依次包括开关扳机,开关套和开关总成,所述开关板机上设置有锁定片,所述锁定片上设置有锁孔,所述锁孔位置凸出于所述开关板机的顶端,所述开关板机的底端设置有旋转轴,所述开关套上对应所述旋转轴设置有锁定凹槽,所述开关套通过所述锁定凹槽挤入所述旋转轴连接于所述开关板机上,所述开关总成连接于所述开关套上,所述开关组件嵌入连接于所述手柄本体上,且所述开关扳机的一面凸出于所述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上还设置有一锁钮孔,所述锁钮组件包括锁钮,锁钮轴和弹簧,所述锁钮轴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台,另一端从所述手柄本体的内部穿出所述锁钮孔,且与所述锁钮进行连接,所述弹簧套在所述锁钮轴上,且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锁钮接触,所述锁孔与所述锁钮轴处于同一高度位置。作为优选,上述所述锁定片通过螺钉与所述开关板机连接。作为优选,上述所述锁定片与所述开关板机一体成型。作为优选,上述所述锁钮轴的另一端设置有倒扣结构,且与所述锁钮进行过盈配合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手柄,结构简单,将手柄设计为前后分模方式,便于开关组件的安装和拆卸;将锁钮组件和开关组件独立设置于手柄本体上,可根据使用需求,灵活设计手柄本体的结构,以及锁钮组件的位置,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便捷性和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锁钮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于电动工具中且处于自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安装于电动工具中且处于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柄本体;2-手柄盖;3-螺钉;4-开关扳机;5-开关套;6-开关总成;7-锁定片;8-锁孔;9-旋转轴;10-锁定凹槽;11-锁钮孔;12-锁钮;13-锁钮轴;14-弹簧;15-定位凸台;16-倒扣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5所示,一种带锁钮组件的手柄,包括手柄本体1和手柄盖2,手柄本体1和手柄盖2通过螺钉3固定连接,手柄本体1上设置有开关组件和锁钮组件,开关组件依次包括开关扳机4,开关套5和开关总成6,开关板机4上设置有锁定片7,锁定片7上设置有锁孔8,锁孔8位置凸出于开关板机4的顶端,开关板机4的底端设置有旋转轴9,开关套5上对应旋转轴9设置有锁定凹槽10,开关套5通过锁定凹槽10挤入旋转轴9连接于开关板机4上,开关总成6连接于开关套5上,开关组件嵌入连接于手柄本体1上,且开关扳机4的一面凸出于手柄本体1,手柄本体1上还设置有一锁钮孔11,锁钮组件包括锁钮12,锁钮轴13和弹簧14,锁钮轴13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台15,另一端从手柄本体1的内部穿出锁钮孔11,且与锁钮12进行连接,弹簧14套在锁钮轴13上,且弹簧14的一端与锁钮12接触,锁孔8与锁钮轴13处于同一高度位置。安装时,先将开光套5上的锁定凹槽10对准开关板机4上的旋转轴9,用力压紧,将开关总成6固定连接于开关套5上,然后将组合好的开关组件嵌入式连接于手柄本体1上;再将锁钮轴13的一端从手柄本体1的内部穿出锁钮孔11,在穿出部分位置上套入弹簧14,然后与锁钮13固定连接,使锁钮13活动于锁钮孔11上;最后通过螺钉3,将手柄盖2连接于手柄本体1上,即完成手柄的安装。使用时,按下开关扳机4时,开关扳机4绕着旋转轴9做旋转运动,开关扳机4扳到极限位置附近时,开关扳机4上的锁定片7上的锁孔8与锁钮轴13中心基本重合,按下锁钮12,锁钮轴13穿过锁孔8,此时,放开开关扳机4,开关组件上的弹簧与锁钮组件上的弹簧14同时发挥作用,使锁钮轴13上的定位凸台15靠紧锁定片7的端面(如图3和4所示),从而使锁钮12固定在锁定位置,实现自锁;再次按动开关板机4,开关扳机4上的锁定片7上的锁孔8与锁钮轴13中心再次重合,从而使锁钮轴13脱离锁孔8,实现解锁(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手柄,结构简单,将手柄设计为前后分模方式,便于开关组件的安装和拆卸;将锁钮组件和开关组件独立设置于手柄本体上,可根据使用需求,灵活设计手柄本体1的结构,以及锁钮组件的位置,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便捷性和舒适性。锁定片7通过螺钉3与开关板机4连接。上述设计,便于锁定片7的更换,提高整体产品的使用有效性。锁定片7与开关板机4一体成型。上述设计,可提高锁定片7与开关板机4之间的连接牢度,防止锁定片7的松动产生移位,提高整体产品的使用稳定性。锁钮轴13的另一端设置有倒扣结构16,且与锁钮12进行过盈配合连接。上述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可有效防止锁钮轴13与锁钮12之间的产生松动,使锁钮轴13与锁钮12之间始终处于锁紧状态,提高整体产品的使用稳定性。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锁钮组件的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本体和手柄盖,所述手柄本体和所述手柄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手柄本体上设置有开关组件和锁钮组件,所述开关组件依次包括开关扳机,开关套和开关总成,所述开关扳机上设置有锁定片,所述锁定片上设置有锁孔,所述锁孔位置凸出于所述开关扳机的顶端,所述开关扳机的底端设置有旋转轴,所述开关套上对应所述旋转轴设置有锁定凹槽,所述开关套通过所述锁定凹槽挤入所述旋转轴连接于所述开关扳机上,所述开关总成连接于所述开关套上,所述开关组件嵌入连接于所述手柄本体上,且所述开关扳机的一面凸出于所述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上还设置有一锁钮孔,所述锁钮组件包括锁钮,锁钮轴和弹簧,所述锁钮轴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台,另一端从所述手柄本体的内部穿出所述锁钮孔,且与所述锁钮进行连接,所述弹簧套在所述锁钮轴上,且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锁钮接触,所述锁孔与所述锁钮轴处于同一高度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锁钮组件的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本体和手柄盖,所述手柄本体和所述手柄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手柄本体上设置有开关组件和锁钮组件,所述开关组件依次包括开关扳机,开关套和开关总成,所述开关扳机上设置有锁定片,所述锁定片上设置有锁孔,所述锁孔位置凸出于所述开关扳机的顶端,所述开关扳机的底端设置有旋转轴,所述开关套上对应所述旋转轴设置有锁定凹槽,所述开关套通过所述锁定凹槽挤入所述旋转轴连接于所述开关扳机上,所述开关总成连接于所述开关套上,所述开关组件嵌入连接于所述手柄本体上,且所述开关扳机的一面凸出于所述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上还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松蒋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丽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