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扭矩扳手信号传输结构及其电动扭矩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75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扭矩扳手信号传输结构及其电动扭矩扳手,属于电动扭矩工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动扭矩扳手信号传输结构,包括用于安装电动扭矩扳手驱动机构的主体,以及变速机构和扭矩输出端,该扭矩输出端具有扭矩传感器;该变速机构壳体套设有固定在变速机构壳体端部的第一外壳,且第一外壳向扭矩输出端延伸至扭矩输出端;在第一外壳和主体之间的变速机构壳体位置,覆盖有固定于主体上的第二外壳,在第一壳外壳和扭矩输出端间设置第一导电滑环,在第二外壳和变速机构壳体间设置第二导电滑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巧妙的采用了第一导电滑环和第二导电滑环,将扭矩传感器采集的扭矩输出端的扭矩信号传输至主体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扭矩扳手信号传输结构及其电动扭矩扳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扭矩扳手信号传输结构及其电动扭矩扳手,属于电动扭矩工具
,属于电动扭矩工具

技术介绍
在交通工具、工程机械、电力系统等各行各业,对螺栓进行紧固时,常采用电动扭矩扳手来紧固/松动螺栓。现有技术中,电动扭矩扳手采集的扭矩信号通常来自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因为此处采集的扭矩信号容易传输至电动扭矩扳手的主体,但由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并不是电动扭矩扳手的扭矩输出端,因此采集的扭矩信号是不够准确的。而最佳的扭矩信号采集位置是电动扭矩扳手的扭矩输出端,但是如何将在扭矩输出端传递至电动扭矩扳手的主体上,一直以来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攻克的技术难题,特别是对于含有变速机构(变速机构壳体的变速机构壳体上安装有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而言,更加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扭矩扳手信号传输结构及其电动扭矩扳手,本技术通过扭矩传感器采集扭矩输出端的扭矩信号,并巧妙的采用第一导电滑环和第二导电滑环实现了将扭矩传感器采集的扭矩输出端的扭矩信号传输至主体位置,采集传输的扭矩信号更加准确可靠。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扭矩扳手信号传输结构,包括用于安装电动扭矩扳手驱动机构的主体,及装配于该驱动机构输出端位置的变速机构,和装配于该变速机构输出端的扭矩输出端,该扭矩输出端具有扭矩传感器,使在驱动机构的驱动及变速机构的变速传动下,该扭矩输出端绕其自身轴线旋转,并通过该扭矩传感器测量电动扭矩扳手输出的扭矩信号;该变速机构包括一个用于与扭矩输出端相连的输出轴、一个用于与驱动机构输出端相连的输入轴、以及一个用于安装电动扭矩扳手反力臂的变速机构壳体,该扭矩输出端与变速机构的输出轴相连接;该变速机构壳体靠近扭矩输出端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外壳,该第一外壳固定在变速机构壳体端部随变速机构壳体同步旋转,该第一外壳向扭矩输出端延伸至部分或全部覆盖该扭矩输出端;在第一外壳和主体之间的变速机构壳体位置,覆盖有第二外壳,该第二外壳的端部固定于主体上;在第一外壳和扭矩输出端间设置用于信号传送的第一导电滑环,在第二外壳和变速机构壳体间设置用于信号传送的第二导电滑环,将扭矩传感器的扭矩信号通过第一导电滑环和第二导电滑环传输至主体位置。采用本技术时,驱动机构安装于的主体上,在驱动机构的驱动及变速机构的变速传动下,该扭矩输出端绕其自身轴线旋转,同时,扭矩输出端具有扭矩传感器,那么扭矩传感器便于与扭矩输出端同步旋转,扭矩传感器采集的扭矩信号就是扭矩输出端的扭矩信号;同时,对于变速机构壳体而言,该变速机构壳体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变速机构壳体(用于安装电动扭矩扳手反力臂)也将旋转,变速机构作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现有设计,此处不再赘述。比如,该变速机构采用中国专利CN201220640957.9(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结构形式。本技术通过扭矩传感器采集扭矩输出端的扭矩信号,巧妙的采用了第一导电滑环和第二导电滑环实现了将扭矩传感器采集的扭矩信号传输至主体位置,采集传输的扭矩信号更加准确可靠。这里对导电滑环(第一导电滑环和第二导电滑环都是导电滑环)作个简单介绍,导电滑环属于电接触滑动连接应用范畴,它又称集电环、或称旋转关节、旋转电气接口、滑环、集流环、回流环、线圈、换向器、转接器,是实现两个相对转动机构的图像、数据信号及动力传递的精密输电装置;特别适合应用于无限制的连续旋转,同时又需要从固定位置到旋转位置传送功率或数据的场所。导电滑环的基本结构是:包括内环和套设于内环上的外环,外环与内环电连接,且外环可绕内环旋转,外环电连接有外环导线,内环电连接有内环导线。进一步的,该第一导电滑环的内环固定于扭矩输出端上,第一导电滑环的外环固定在第一外壳内;该第二导电滑环的内环固定在变速机构壳体上,第二导电滑环的外环固定在第二外壳内;该扭矩传感器与第一导电滑环的内环信号线路电连接,第一导电滑环的外环信号线路沿第一外壳延伸至与第二导电滑环的内环信号线路电连接,第二导电滑环的外环信号线路沿第二外壳延伸至主体位置,以实现将该扭矩传感器的扭矩信号通过第一导电滑环和第二导电滑环传输至主体位置。进一步的,该第一导电滑环的内环与扭矩输出端共轴线,并随扭矩输出端同步旋转;该第一导电滑环的外环、第一外壳以及第二导电滑环的内环与变速机构壳体共轴线,并随变速机构壳体同步旋转。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由于第一导电滑环的内环固定于扭矩输出端上、与扭矩输出端共轴线并随扭矩输出端同步旋转,这就使扭矩传感器能够与第一导电滑环的内环信号线路电连接;由于第一导电滑环的外环固定在第一外壳内,第二导电滑环的内环固定在变速机构壳体上,而第一外壳固定在变速机构壳体端部随变速机构壳体同步旋转,使得第一导电滑环的外环、第一外壳、第二导电滑环的内环能够随变速机构壳体一起旋转;这就使得第一导电滑环的外环信号线路能够沿第一外壳延伸至与第二导电滑环的内环信号线路电连接;由于第二导电滑环的外环固定在第二外壳内,而第二外壳的端部固定于主体上,就使得第二导电滑环的外环信号线路能够沿第二外壳延伸至主体位置,这就实现了扭矩信号的传输,即扭矩传感器采集的扭矩信号依次通过第一导电滑环的内环、第一导电滑环的外环、第二导电滑环的内环、第二导电滑环的外环、然后传输至主体位置;通过了第一导电滑环与第二导电滑环实现了将扭矩传感器采集的扭矩信号传输至主体。可供选择的,该扭矩传感器上设有AD传感器,该扭矩传感器通过该传感器与第一导电滑环的内环信号线路电连接。扭矩传感器检测的模拟信号通过AD转换器转化为数字信号后传输至主体位置,能够提高扭矩信号传递的准确度。扭矩传感器采集的扭矩信号依次通过AD传感器、第一导电滑环的内环、第一导电滑环的外环、第二导电滑环的内环、第二导电滑环的外环、然后传输至主体位置。可供选择的,该变速机构壳体上固定套设有反力臂,该反力臂穿出第一外壳外。采用反力臂的设计时,当反力臂没有靠在支靠点上时,反力臂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反力臂将随变速机构壳体旋转;当反力臂靠在支靠点上时,变速机构壳体通过反力臂被外力约束,发挥其反力臂的作用。可供选择的,该扭矩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扭矩输出端上。本设计的扭矩传感器与扭矩输出端不是同一个零部件,是扭矩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扭矩输出端上。可供选择的,该扭矩传感器作为扭矩输出端。本设计的扭矩传感器与扭矩输出端是同一个零部件,即扭矩传感器就是扭矩输出端,扭矩输出端就是扭矩传感器6。优选的,该扭矩输出端和变速机构不可延其轴向移动,使两者与主体之间都具有一个固定的距离。能够避免第一导电滑环和第二导电滑环受到轴向的作用力,以提高本技术的可靠性。一种电动扭矩扳手,包括上述的电动扭矩扳手信号传输结构。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与延伸至主体的扭矩传感器的扭矩信号线路电连接,并通过该控制器对安装在电动扭矩扳手上的驱动机构的输出进行控制,该控制器设置于主体上、或者该控制器与主体为分体结构而通过通讯线路电连接。控制器可以设置在主体上,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在主体上。扭矩传感器采集的扭矩信号依次通过AD传感器、第一导电滑环的内环、第一导电滑环的外环、第二导电滑环的内环、第二导电滑环的外环、然后传输至控制器,以实现控制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扭矩扳手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电动扭矩扳手驱动机构(2)的主体(1),及装配于该驱动机构(2)输出端位置的变速机构(8),和装配于该变速机构(8)输出端的扭矩输出端(6'),该扭矩输出端(6')具有扭矩传感器(6),使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及变速机构(8)的变速传动下,该扭矩输出端(6')绕其自身轴线旋转,并通过该扭矩传感器(6)测量电动扭矩扳手输出的扭矩信号;该变速机构(8)包括一个用于与扭矩输出端(6')相连的输出轴、一个用于与驱动机构(2)输出端相连的输入轴、以及一个用于安装电动扭矩扳手反力臂(9)的变速机构壳体(81),该扭矩输出端(6')与变速机构(8)的输出轴相连接;该变速机构壳体(81)靠近扭矩输出端(6')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外壳(31),该第一外壳(31)固定在变速机构壳体(81)端部随变速机构壳体(81)同步旋转,该第一外壳(31)向扭矩输出端(6')延伸至部分或全部覆盖该扭矩输出端(6');在第一外壳(31)和主体(1)之间的变速机构壳体(81)位置,覆盖有第二外壳(32),该第二外壳(32)的端部固定于主体(1)上;在第一外壳(31)和扭矩输出端(6')间设置用于信号传送的第一导电滑环(4A),在第二外壳(32)和变速机构壳体(81)间设置用于信号传送的第二导电滑环(4B),将扭矩传感器(6)的扭矩信号通过第一导电滑环(4A)和第二导电滑环(4B)传输至主体(1)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扭矩扳手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电动扭矩扳手驱动机构(2)的主体(1),及装配于该驱动机构(2)输出端位置的变速机构(8),和装配于该变速机构(8)输出端的扭矩输出端(6'),该扭矩输出端(6')具有扭矩传感器(6),使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及变速机构(8)的变速传动下,该扭矩输出端(6')绕其自身轴线旋转,并通过该扭矩传感器(6)测量电动扭矩扳手输出的扭矩信号;该变速机构(8)包括一个用于与扭矩输出端(6')相连的输出轴、一个用于与驱动机构(2)输出端相连的输入轴、以及一个用于安装电动扭矩扳手反力臂(9)的变速机构壳体(81),该扭矩输出端(6')与变速机构(8)的输出轴相连接;该变速机构壳体(81)靠近扭矩输出端(6')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外壳(31),该第一外壳(31)固定在变速机构壳体(81)端部随变速机构壳体(81)同步旋转,该第一外壳(31)向扭矩输出端(6')延伸至部分或全部覆盖该扭矩输出端(6');在第一外壳(31)和主体(1)之间的变速机构壳体(81)位置,覆盖有第二外壳(32),该第二外壳(32)的端部固定于主体(1)上;在第一外壳(31)和扭矩输出端(6')间设置用于信号传送的第一导电滑环(4A),在第二外壳(32)和变速机构壳体(81)间设置用于信号传送的第二导电滑环(4B),将扭矩传感器(6)的扭矩信号通过第一导电滑环(4A)和第二导电滑环(4B)传输至主体(1)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扭矩扳手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滑环(4A)的内环固定于扭矩输出端(6')上,第一导电滑环(4A)的外环固定在第一外壳(31)内;该第二导电滑环(4B)的内环固定在变速机构壳体(81)上,第二导电滑环(4B)的外环固定在第二外壳(32)内;该扭矩传感器(6)与第一导电滑环(4A)的内环信号线路电连接,第一导电滑环(4A)的外环信号线路沿第一外壳(31)延伸至与第二导电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文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东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