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碧春专利>正文

一种传声音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550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传声音用具,属于传声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传统传声器结构复杂,生产和安装繁琐,产品一致性差,传声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传声音用具,由外壳、印刷电路板、垫圈、塑环、金属极环、振动膜片、场效应管FET和电容C1、电容C2组成,印刷电路板设置在外壳顶部,垫圈、塑环、安装在外壳内且自外壳底部向顶部依次设置,金属极环、振动膜片套于塑环内,场效应管FET和电容C1、电容C2设置在印刷电路板内表面,外壳底面与振动膜片均经过电晕极化驻极,垫圈将外壳底面与振动膜片隔开并形成平行板电容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内部结构,生产和安装更加方便和快捷,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声音用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声器
,涉及一种传声器,具体涉及一种传声音用具。
技术介绍
传声器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主要运用于手机、固定电话、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中,而电容传声器是传声器领域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不需要极化电压,而且由于其电声特性良好,所以在录声、扩声和户外噪声测量中已逐渐取代外加极化电压的传声器。现有的电容传声器主要分为前极式和背极式两种,由于传声音用具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具有诸多优点,因此传声音用具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例如,申请号为200710069310.9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传声音用具,它包括一具有面板的外壳,面板上开设有声孔,面板外表面贴有防尘网,外壳另一端安装有PCB电路板,外壳内依次安装有经电晕极化驻极的极板、绝缘垫圈、套于外壳内的塑环、套于塑环内的振动膜片和金属极环,极板上同样开设有声孔,印刷电路板上安装有场效应管FET和电容C1、电容C2。经过电晕极化驻极的背极板与振动膜片在垫圈的间隔下形成平行板电容器,声波穿过防水防尘网外壳面板上的声孔、背极板的声孔传到振动膜片上引起振动膜片的振动,改变了振动膜片与背极板之间的距离,由于极板上驻存的电荷是不变的,因此平行板电容器之间的电容量也随之改变,平行板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也产生改变,如此就实现了声音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这种传声音用具具有较好的电声品质,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一些缺点:背极板在制造和装配等过程中会与绝缘物体或多或少发生接触,而这将导致经电晕极化驻极的背极板上的电荷容易丢失,电荷丢失后使得传声器传声效果大大降低,如此影响产品的质量,背极板体积小且很薄,坚硬程度较差、易碎,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极易损坏,其生产加工均不方便,安装麻烦,更容易遗失;这种传声器本身零部件较多,生产和安装均较为繁琐,因此整体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大,而零部件较多,导致其成型产品的一致性较差,产品总体质量得不到保证,其合格率得不到提高,而且背极板若安装不到位,背极板与震动感膜片之间形成的平行板电容器不稳定,也会影响传声器的传声效果;另外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故障的机率也随之上升,其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产品一致性较强、合格率较高、传声效果较好、使用寿命长的传声音用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一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传声音用具,由外壳、印刷电路板、垫圈、塑环、金属极环、振动膜片、场效应管FET和电容C1、电容C2组成,印刷电路板设置在外壳顶部,垫圈、塑环、安装在外壳内且自外壳底部向顶部依次设置,所述金属极环、振动膜片套于塑环内,所述场效应管FET和电容C1、电容C2设置在印刷电路板内表面,所述外壳底面与振动膜片均经过电晕极化驻极,所述垫圈将外壳底面与振动膜片隔开并形成平行板电容器。在上述一种传声音用具中,所述场效应管FET的漏极D与源极S之间并联有压敏电阻VDR。在上述一种传声音用具中,所述电容C1的电容值范围为5PF-15PF,所述电容C2的电容值范围为25PF-40PF。在上述一种传声音用具中,所述外壳底部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声孔,所述声孔包括位于面板中部的中心声孔以及位于中心声孔外围的若干边孔,任意两边孔到中心声孔的距离均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传统传声音用具中的背极板去掉,在外壳底面上直接进行电晕极化驻极,并与振动膜片之间形成平行板电容器,由于经电晕极化驻极的外壳底面有外壳壳体与防水防尘网的保护,其不会与绝缘物体接触,因此防止了电荷的丢失;2、面板与背极板相比,其质地较硬,体积较大较厚,不容易损坏、遗失;在工作原理不变的前提下,简化了内部结构,使得生产和安装更加方便和快捷,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也相对降低;结构简化后,产品的一致性得到提升,产品整体质量得到保证,合格率大大提高,产品出故障的机率下降,其使用寿命增长;3、结构简化后,产品的体积可缩小,使传声器更加的微型化,以满足日趋变化的市场需求;安装压敏电阻VDR后,使得传声器整体抗静电能力增强,有效的保护了传声器,延长了传声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传声音用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传声音用具的中PCB电路板的电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传声音用具中面板的平面图。图中,10、外壳;11、面板;12、中心声孔;13、边孔;20、防水防尘网;30、印刷电路板;40、粘贴物;50、垫圈;60、塑环;70、金属极环;80、振动膜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传声音用具,包括外壳10、防水防尘网20、印刷电路板30,外壳10底部为封闭式的面板11,防水防尘网20贴于面板11外表面上,印刷电路板30设置在外壳10顶部。进一步的,外壳10内自底部向顶部依次设置有垫圈50、塑环60、套于塑环60内的金属极环70和振动膜片80,振动膜片80贴于垫圈50上表面上,金属极环70顶端抵在印刷电路板30内表面,下端立于振动膜片80上,印刷电路板30内表面设置有场效应管FET和电容C1、电容C2,场效应管FET、电容C1、电容C2三者并联,外壳10底部的面板11与振动膜片80均经过电晕极化驻极,在垫圈50的间隔下,面板11与振动膜片之间形成平行板电容器。在传统的传声音用具基础上,去掉经电晕极化驻极的极板,并将面板11与振动膜片80同时经过电晕极化驻极,使得振动膜片80与外壳10底部之间形成平行板电容器,振动膜片80的振动改变了振动膜片80与外壳10底部之间的距离,达到声音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面板11上的电荷相比传统背极板上的电荷储存更加长久且不易丢失,面板11质地较硬,不容易损坏、遗失,而且去掉背极板后简化了传声器的结构,使得传声器的生产和安装更加方便和快捷,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并且结构简化后,产品的一致性得到提升,产品整体质量得到保证,合格率大大提高,产品出故障的机率下降,使用寿命也增长。如图2所示,场效应管FET的漏极D与源极S之间并联有压敏电阻VDR,由于传统传声器自身的抗静电能力较若,一般在3KV左右,若静电超出一定范围,传声器在静电的影响下易损坏,其使用效果大大降低,无法正常的使用,而在场效应管FET的漏极D与源极S之间并联压敏电阻VDR,使得传声器整体抗静电能力增强,其抗静电能力达到空气放电15KV左右,达到接触放电8KV左右,有效的防止了传声器因静电过大而损坏,有效的保护了传声器,增长了传声器的使用寿命。电容C1的电容值范围为5PF-15PF,电容C2的电容值范围为25PF-40PF,优选的,电容C1的电容值为10PF,电容C2的电容值为33PF,电容的效果在传声器中具有滤波的效果,由于声音信号中有较多杂音,而这些杂音也随声音信号直接转换成电信号,如此转换后的电信号较差,而将电容C1的电容值控制在10PF,电容C2的电容值控制在33PF,使得电容的滤波效果最好,转换后的电信号效果最佳,电信号更加纯正。如图3所示,面板11上均匀开设有4个声孔,其中位于面板11中部开设有一个中心声孔12,位于中心声孔12外围开设有3个边孔13,3个边孔13到中心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声音用具,由外壳、印刷电路板PCB、垫圈、塑环、金属极环、振动膜片、场效应管FET和电容C1、电容C2组成,所述场效应管FET的漏极D与源极S之间并联有压敏电阻VDR,印刷电路板PCB设置在外壳顶部,垫圈、塑环、安装在外壳内且自外壳底部向顶部依次设置,所述金属极环、振动膜片套于塑环内,所述场效应管FET和电容C1、电容C2设置在印刷电路板PCB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面与振动膜片均经过电晕极化驻极,所述垫圈将外壳底面与振动膜片隔开并形成平行板电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声音用具,由外壳、印刷电路板PCB、垫圈、塑环、金属极环、振动膜片、场效应管FET和电容C1、电容C2组成,所述场效应管FET的漏极D与源极S之间并联有压敏电阻VDR,印刷电路板PCB设置在外壳顶部,垫圈、塑环、安装在外壳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碧春
申请(专利权)人:钱碧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