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升压比的升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40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高升压比的升压电路,包括Boost电路,所述升压电路还包括升压级联支路、输出电压取样电路和反馈驱动控制芯片,所述的升压级联支路设置N条并依次级联于Boost电路输出端,最后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端为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输出电压取样电路并联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输出电压取样电路连接至反馈驱动控制芯片,所述的反馈驱动控制芯片连接Boost电路中的开关管;所述的升压电路最大输出电压为Boost电路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压的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升压比的升压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压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高升压比的升压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升压电路要么受最大占空比限制不能实现更高电压的输出,要么实现高电压输出但不能实现大电流,同时也不能实现单环路反馈控制,不能实现高精度输出,因此存在很大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高升压比的升压电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高升压比的升压电路,包括Boost电路,所述升压电路还包括升压级联支路、输出电压取样电路和反馈驱动控制芯片,所述的升压级联支路设置N条并依次级联于Boost电路输出端,最后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端为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输出电压取样电路并联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输出电压取样电路连接至反馈驱动控制芯片,所述的反馈驱动控制芯片连接Boost电路中的开关管;所述的升压电路最大输出电压为Boost电路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压的2N倍。所述的Boost电路包括电感L1、二极管D1、开关管Q1和电容CO1,所述的开关管Q1漏极通过电感L1连接输入电源正极,开关管Q1源极连接输入电源负极,二极管D1阳极连接开关管Q1漏极,二极管D1阴极为Boost电路的输出正极,输入电源负极为Boost电路的输出负极,电容CO1设置在Boost电路输出正极和输出正极之间。每条升压级联支路均包括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级管和第二电容;第一条升压级联支路的连接方式为:第一二极管阳极连接Boost电路输出正极,第一二极管阴极通过第一电容连接开关管Q1漏极,第二二级管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阴极,第二二级管阴极为第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正极,输入电源负极为第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负极,所述的第二电容设置在第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正极和第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负极之间;第二条升压级联支路的连接方式为:第一二极管阳极连接上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正极,第一二极管阴极通过第一电容连接开关管Q1漏极,第二二极管阳极连接连接第一二极管阴极,第二二级管阴极为第二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正极,输入电源负极为第二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负极,所述的第二电容设置在第二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正极和第二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负极之间;以此类推,N条升压级联支路完成级联。所述的输出电压取样电路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取样电阻,两个取样电阻的串联连接连形成电压取样点并连接至反馈驱动控制芯片。该升压电路还包括Boost限流取样控制电阻,所述的Boost限流取样控制电阻串联于Boost电路开关管源极和输入电源负极之间,所述的Boost限流取样控制电阻与Boost电路开关管源极连接点形成电流取样点,所述的电流取样点连接至反馈驱动控制芯片。所述的反馈驱动控制芯片包括电源正极、电源负极、电压取样脚、电流取样脚、驱动控制输出脚、电源基准模块、误差放大器、电流比较器、PWM调制器、逻辑控制器和驱动器,所述的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分别对应连接输入电源正极和输入电源负极,所述的电压取样脚连接电压取样点,所述的电流取样脚连接电流取样点,所述的误差放大器输入正极连接电源基准模块输出端,误差放大器输入负极连接电压取样脚,所述的电流比较器输入正极连接电源负极,电流比较器输入负极连接电流取样脚,所述的误差放大器输出端和电流比较器输出端均连接至PWM调制器,PWM调制器输出端依次通过逻辑控制器和驱动器连接至驱动控制输出脚,所述的驱动控制输出脚连接Boost电路中的开关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在Boost电路输出端级联多条升压级联支路,从而使得整个升压电路的升压比不局限与Boost电路中的开关管的占空比相关,每增加一级升压级联支路便可实现在前级输出的基础上升压比增大2倍,从而实现升压电路的高升压比;(2)本专利技术设置输出电压取样电路,同时通过反馈驱动控制芯片对Boost电路中的开关管进行反馈驱动控制,形成单环电压反馈系统,实现输出电压高精度控制;(3)本专利技术开关管、二级管均为大电流器件,电容为大电流储能元件,输出负载电流的大小由电感、开关管、二级管和电容的电流应力决定,他们承受的最大电流越大,那么输出电流的能力就越大;(4)本专利技术升压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具有高升压比的升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中具有高升压比的升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高升压比的升压电路,包括Boost电路,所述升压电路还包括升压级联支路、输出电压取样电路和反馈驱动控制芯片,升压级联支路设置N条并依次级联于Boost电路输出端,最后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端为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电压取样电路并联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电压取样电路连接至反馈驱动控制芯片,反馈驱动控制芯片连接Boost电路中的开关管;升压电路最大输出电压为Boost电路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压的2N倍。Boost电路包括电感L1、二极管D1、开关管Q1和电容CO1,开关管Q1漏极通过电感L1连接输入电源正极,开关管Q1源极连接输入电源负极,二极管D1阳极连接开关管Q1漏极,二极管D1阴极为Boost电路的输出正极,输入电源负极为Boost电路的输出负极,电容CO1设置在Boost电路输出正极和输出正极之间。每条升压级联支路均包括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级管和第二电容;第一条升压级联支路的连接方式为:第一二极管阳极连接Boost电路输出正极,第一二极管阴极通过第一电容连接开关管Q1漏极,第二二级管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阴极,第二二级管阴极为第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正极,输入电源负极为第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负极,第二电容设置在第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正极和第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负极之间;第二条升压级联支路的连接方式为:第一二极管阳极连接上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正极,第一二极管阴极通过第一电容连接开关管Q1漏极,第二二极管阳极连接连接第一二极管阴极,第二二级管阴极为第二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正极,输入电源负极为第二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负极,第二电容设置在第二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正极和第二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负极之间;以此类推,N条升压级联支路完成级联。输出电压取样电路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取样电阻,两个取样电阻的串联连接连形成电压取样点并连接至反馈驱动控制芯片。该升压电路还包括Boost限流取样控制电阻,Boost限流取样控制电阻串联于Boost电路开关管源极和输入电源负极之间,Boost限流取样控制电阻与Boost电路开关管源极连接点形成电流取样点,电流取样点连接至反馈驱动控制芯片。反馈驱动控制芯片包括电源正极、电源负极、电压取样脚、电流取样脚、驱动控制输出脚、电源基准模块、误差放大器、电流比较器、PWM调制器、逻辑控制器和驱动器,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分别对应连接输入电源正极和输入电源负极,电压取样脚连接电压取样点,电流取样脚连接电流取样点,误差放大器输入正极连接电源基准模块输出端,误差放大器输入负极连接电压取样脚,电流比较器输入正极连接电源负极,电流比较器输入负极连接电流取样脚,误差放大器输出端和电流比较器输出端均连接至PWM调制器,PWM调制器输出端依次通过逻辑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升压比的升压电路,包括Boost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还包括升压级联支路、输出电压取样电路和反馈驱动控制芯片,所述的升压级联支路设置N条并依次级联于Boost电路输出端,最后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端为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输出电压取样电路并联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输出电压取样电路连接至反馈驱动控制芯片,所述的反馈驱动控制芯片连接Boost电路中的开关管;所述的升压电路最大输出电压为Boost电路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压的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升压比的升压电路,包括Boost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还包括升压级联支路、输出电压取样电路和反馈驱动控制芯片,所述的升压级联支路设置N条并依次级联于Boost电路输出端,最后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端为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输出电压取样电路并联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输出电压取样电路连接至反馈驱动控制芯片,所述的反馈驱动控制芯片连接Boost电路中的开关管;所述的升压电路最大输出电压为Boost电路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压的2N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升压比的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oost电路包括电感L1、二极管D1、开关管Q1和电容CO1,所述的开关管Q1漏极通过电感L1连接输入电源正极,开关管Q1源极连接输入电源负极,二极管D1阳极连接开关管Q1漏极,二极管D1阴极为Boost电路的输出正极,输入电源负极为Boost电路的输出负极,电容CO1设置在Boost电路输出正极和输出正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升压比的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每条升压级联支路均包括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级管和第二电容;第一条升压级联支路的连接方式为:第一二极管阳极连接Boost电路输出正极,第一二极管阴极通过第一电容连接开关管Q1漏极,第二二级管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阴极,第二二级管阴极为第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正极,输入电源负极为第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负极,所述的第二电容设置在第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正极和第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负极之间;第二条升压级联支路的连接方式为:第一二极管阳极连接上一级升压级联支路输出正极,第一二极管阴极通过第一电容连接开关管Q1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岭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