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箔的制作工艺及负极集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292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铜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箔的制作工艺及负极集流体,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电解液溶液升温;(2)在电解液加入添加剂;(3)进行电化学反应;(4)将铜层从钛阴极剥离下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添加剂中,明胶起到吸附的作用,促进铜在阴极的沉积;聚乙二醇、羟乙基纤维素作为表面活性剂的组合,可以提高电流效率,使得铜的粒径分布范围变窄;三乙醇胺和聚丙烯酰胺能在阴极吸附,具有较强的阴极极化作用,配合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能够增强铜沉积时高电流密度区的阻化作用。在上述添加剂的作用下,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铜箔与负极浆料层有良好的粘结性,并且可以提升锂电池的循环性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箔的制作工艺及负极集流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箔
,具体涉及一种铜箔的制作工艺及负极集流体。
技术介绍
电解铜箔作为电子制造行业的功能性基础原材料,具有“神经网络”之美誉。主要用于覆铜板和印制线路板的制作,伴随各种电子通讯器件朝着愈来愈小的方向发展以及印刷电路板(PCB)向以大密度相互连接的即薄又密又平的方向发展,对所使用的铜箔提出了极薄、性能要佳的高要求。超薄电解铜箔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功能性基础原材料,目前技术条件下,其电位、导电及支撑功能暂无其它材料代替,是锂电必须用的材料之一,目前锂电池作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市场对超薄电解铜箔要求越来越大,国内制造工艺不稳定,技术上尚有诸多难关,因此,研究出一套稳定高效适合工业化大生产的超薄电解铜箔生产工艺显得非常迫切,而且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电解铜箔的生产工艺及其制得的负极集流体,该铜箔与负极浆料层有良好的粘结性,并且可以提升锂电池的循环性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铜箔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电解液溶液升温至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箔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电解液溶液升温至50‑60℃;(2)将铱涂层钛阳极和钛阴极浸入电解液溶液中,在100重量份的电解液加入1‑2重量份的添加剂;(3)进行电化学反应,在钛阴极沉积铜层,并每隔1小时加入1‑2重量份的添加剂;(4)将铜层从钛阴极剥离下来,经水洗、干燥,即得到所述铜箔;其中,所述添加剂的溶剂为水,所述添加剂包括如下浓度的组分:明胶                   1‑3mg/L聚乙二醇               2‑4mg/L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     1‑3mg/L羟乙基纤维素           1‑2mg/L三乙醇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箔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电解液溶液升温至50-60℃;(2)将铱涂层钛阳极和钛阴极浸入电解液溶液中,在100重量份的电解液加入1-2重量份的添加剂;(3)进行电化学反应,在钛阴极沉积铜层,并每隔1小时加入1-2重量份的添加剂;(4)将铜层从钛阴极剥离下来,经水洗、干燥,即得到所述铜箔;其中,所述添加剂的溶剂为水,所述添加剂包括如下浓度的组分:明胶1-3mg/L聚乙二醇2-4mg/L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1-3mg/L羟乙基纤维素1-2mg/L三乙醇胺1-1.5mg/L聚丙烯酰胺1-1.2mg/L。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箔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如下浓度的组分:明胶1.5-2.5mg/L聚乙二醇2.5-3.5mg/L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1.5-2.5mg/L羟乙基纤维素1-2mg/L三乙醇胺1-1.5mg/L聚丙烯酰胺1-1.2mg/L。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汉平张干成文孟平曾潮彭硕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