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7170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包括透水面层和透水基层,透水面层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原料:16.8%水泥、79.1%碎石、0.04%外加剂和3.7%水;透水基层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原料:16.8%水泥、62.3%碎石、16.66%废弃建材再造物、0.04%外加剂和4.2%水;外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羧酸系减水剂35份、草木灰5份、硫酸亚铁2份、石蜡7份、壳聚糖5份、聚丙烯酰胺5份、赤泥3份、沸石粉3份、氧化铝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双层透水层,透水面层用于承受轮胎摩擦,透水面层下的透水基层由于使用了粒径较大的废弃建材再造物,不但具有较大的空隙,保证从面层流下的水能够迅速通过基层,还综合利用了废弃建材,并且保证合适的强度。

A Permeable Concre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ervious concret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cluding a pervious surface layer and a pervious base course. The pervious surface layer includes raw materials with the following mass ratio: 16.8% cement, 79.1% gravel, 0.04% admixture and 3.7% water; and the pervious base course includes raw materials with the following mass ratio: 16.8% cement, 62.3% gravel and 16.66% waste. Abandoned building materials, 0.04% additives and 4.2% water; additives consist of 35 Polycarboxylic Water reducers, 5 grass ash, 2 ferrous sulfate, 7 paraffin, 5 chitosan, 5 polyacrylamide, 3 red mud, 3 zeolite powder and 1 alumina.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ouble-layer permeable layer, which is used to withstand tire friction. The permeable base under the permeable surface layer has not only large voids, but also ensures that the water flowing from the surface layer can quickly pass through the base layer, and comprehensively utilizes the waste building materials, and ensures the appropriate strength. Degre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透水混凝土。
技术介绍
不透水路面是“死亡性地面”,不透水路面使城市空气湿度降低,加速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还会影响地面的生态系统,它使水生态无法正常循环,打破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了植被的正常生长。赤泥是制铝工业提取氧化铝时排出的污染性废渣,一般平均每生产1吨氧化铝,附带产生1.0~2.0吨赤泥。中国作为世界第4大氧化铝生产国,每年排放的赤泥高达数百万吨。大量的赤泥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只能依靠大面积的堆场堆放,占用了大量土地,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该透水混凝土能够综合利用赤泥,有效的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并且给城市内的植物补充营养,还能够利用废弃城市建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水混凝土,包括透水面层和透水基层,所述透水面层设置在所述透水基层之上;所述透水面层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原料:16.8%水泥、79.1%碎石、0.04%外加剂和3.7%水;所述透水基层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原料:16.8%水泥、62.3%碎石、16.66%废弃建材再造物、0.04%外加剂和4.2%水;所述外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羧酸系减水剂35份、草木灰5份、硫酸亚铁2份、石蜡7份、壳聚糖5份、聚丙烯酰胺5份、赤泥3份、沸石粉3份、氧化铝1份;所述废弃建材再造物使用以下方法制作:将废弃瓷砖、废弃红砖、废弃混凝土粉碎,按1:5:3的比例混合,然后烧结后破碎,取12-15mm粒径大小的产物为废弃建材再造物。进一步地,所述赤泥为烧结法赤泥,烧结法赤泥中含有大量钙元素和硅元素,透水基层在每天的养护以及下雨天经过水冲刷带走少量钙元素和硅元素,能够补充植物的营养。进一步地,所述赤泥为经过真空脱水以及烘干后含水量在5%以下的干燥赤泥,经过真空脱水和烘干后的固体赤泥方便包装、保存以及运输。进一步地,所述碎石的粒径大小为3-5mm,使透水面层的空隙容易满足透水的要求。进一步地,所述废弃建材再造物不为针状及片状,保证废弃建材再造物的强度满足路面的要求。上述透水混凝土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比例混合水泥、碎石、废弃建材再造物、外加剂和水铺设所述透水基层,经过强制搅拌、浇筑、振捣、辊压、养护后得所述透水基层;2)铺设所述透水基层并且养护3天后按比例混合水泥、碎石、外加剂和水,在所述透水基层上铺设透水面层,经过强制搅拌、浇筑、振捣、辊压、养护得透水面层。进一步地,振捣时使用平板振动器轻振透水混凝土,不能使用高频振动器进行振捣进一步地,铺设所述透水基层时先用水湿润路基,铺设所述透水面层时先用水湿润所述透水基层。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双层透水层,透水面层用于承受轮胎摩擦,透水面层下的透水基层由于使用了粒径较大的废弃建材再造物,不但具有较大的空隙,保证从面层流下的水能够迅速通过基层,还综合利用了废弃建材,并且保证合适的强度;外加剂中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具有良好的减水效果,能够显著的提高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草木灰和硫酸亚铁既可以杀菌也可以作为植物养分,在被流水冲刷时进入地下,给植物长期补充养分;石蜡是一种具有较大比热容并且熔点较低的物质,处于粘结物内部的石蜡具有储热效果,具有降低地面升温过快的效果,具有降低热岛效应的效果,而处于粘结物表面的石蜡则在较热天气时逐渐融化脱离,增加透水混凝土的表面粗糙度以及空隙,在长期使用时透水性能不容易下降;壳聚糖能过有效地吸附有害重金属离子;聚丙烯酰胺具有絮凝和粘合的效果,能过净化水体以及提高透水混凝土层的稳定性;赤泥中含有钙、硅、铁元素以及二氧化钛,钙、硅、铁元素可以用于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二氧化钛具有较好的紫外线掩蔽效果,能够减少路面的热吸收率,沸石粉表面粗糙并且具有多孔结构,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将路面的部分粉尘吸附,待雨水冲刷时一起带入地底,同时沸石粉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硅,能够与水泥的水化产物氢氧化钙作用,生成胶凝物质,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并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氧化铝不但具有较强的吸水保湿能力,还具有非常高的硬度,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为了进行对比,专利技术人在同一城市的同一地点进行实验性铺设,实施如下:实施例1一种透水混凝土,包括透水面层和透水基层,所述透水面层设置在所述透水基层之上;所述透水面层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原料:16.8%水泥、79.1%碎石、0.04%外加剂和3.7%水;所述透水基层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原料:16.8%水泥、62.3%碎石、16.66%废弃建材再造物、0.04%外加剂和4.2%水;所述外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羧酸系减水剂35份、草木灰5份、硫酸亚铁2份、石蜡7份、壳聚糖5份、聚丙烯酰胺5份、赤泥3份、沸石粉3份、氧化铝1份;所述废弃建材再造物使用以下方法制作:将废弃瓷砖、废弃红砖、废弃混凝土粉碎,按1:5:3的比例混合,然后烧结后破碎,取12-15mm粒径大小的产物为废弃建材再造物。在本实施例当中,所述赤泥为烧结法赤泥,经过真空脱水以及烘干后含水量在10%以下,所述碎石的粒径大小为3-5mm,所述废弃建材再造物不为针状及片状。所述透水混凝土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比例混合水泥、碎石、废弃建材再造物、外加剂和水铺设所述透水基层,经过强制搅拌、浇筑、振捣、辊压、养护后得所述透水基层;2)铺设所述透水基层并且养护3天后按比例混合水泥、碎石、外加剂和水,在所述透水基层上铺设透水面层,经过强制搅拌、浇筑、振捣、辊压、养护得透水面层。在上述步骤中,振捣时使用平板振动器轻振透水混凝土,不能使用高频振动器进行振捣,铺设所述透水基层时先用水湿润路基,铺设所述透水面层时先用水湿润所述透水基层。对比组1一种透水混凝土,包括透水面层;所述透水面层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原料:16.8%水泥、79.1%碎石、0.04%外加剂和3.7%水;所述外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羧酸系减水剂35份、草木灰5份、硫酸亚铁2份、石蜡7份、壳聚糖5份、聚丙烯酰胺5份、赤泥3份、沸石粉3份、氧化铝1份;在本实施例当中,所述赤泥为烧结法赤泥,经过真空脱水以及烘干后含水量在10%以下,所述碎石的粒径大小为3-5mm。所述透水混凝土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比例混合水泥、碎石、外加剂和水,在路基上铺设透水面层,经过强制搅拌、浇筑、振捣、辊压、养护得透水面层。在上述步骤中,振捣时使用平板振动器轻振透水混凝土,不能使用高频振动器进行振捣,铺设所述透水面层时先用水湿润路基。对比组2与实施例一的差别在于:外加剂中未添加石蜡;其余制作方法同实施例一。对比组3与实施例一的差别在于:外加剂中未添加氧化铝;其余制作方法同实施例一。对比组4。与实施例一的差别在于:外加剂中未添加沸石粉;其余制作方法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一与各个对比组的性能对比表格如下,其中,有透水基层的组别使用透水基层的参数进行对比,没有透水基层的组别使用透水面层的参数进行对比:组别渗透系数(cm/s)抗压强度(MPa)坍落度(mm)升温速度实施例一832.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包括透水面层和透水基层,所述透水面层设置在所述透水基层之上;所述透水面层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原料:16.8%水泥、79.1%碎石、0.04%外加剂和3.7%水;所述透水基层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原料:16.8%水泥、62.3%碎石、16.66%废弃建材再造物、0.04%外加剂和4.2%水;所述外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羧酸系减水剂35份、草木灰5份、硫酸亚铁2份、石蜡7份、壳聚糖5份、聚丙烯酰胺5份、赤泥3份、沸石粉3份、氧化铝1份;所述废弃建材再造物使用以下方法制作:将废弃瓷砖、废弃红砖、废弃混凝土粉碎,按1:5:3的比例混合,然后烧结后破碎,取12‑15mm粒径大小的产物为废弃建材再造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包括透水面层和透水基层,所述透水面层设置在所述透水基层之上;所述透水面层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原料:16.8%水泥、79.1%碎石、0.04%外加剂和3.7%水;所述透水基层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原料:16.8%水泥、62.3%碎石、16.66%废弃建材再造物、0.04%外加剂和4.2%水;所述外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羧酸系减水剂35份、草木灰5份、硫酸亚铁2份、石蜡7份、壳聚糖5份、聚丙烯酰胺5份、赤泥3份、沸石粉3份、氧化铝1份;所述废弃建材再造物使用以下方法制作:将废弃瓷砖、废弃红砖、废弃混凝土粉碎,按1:5:3的比例混合,然后烧结后破碎,取12-15mm粒径大小的产物为废弃建材再造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赤泥为烧结法赤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赤泥为经过真空脱水以及烘干后含水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伟培
申请(专利权)人:兴业县银基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