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冷却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89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1:20
制冷容器(R1),制冷容器(R1)具有隔离板(R1‑GLB),隔离板(R1‑GLB)将制冷容器(R1)隔成第一容腔、第二容腔两部分,隔离板(R1‑GLB)下方具有连接孔(R1‑LJK),连接孔(R1‑LJK)使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相通;制冷容器(R1)中部分充斥冷水,制冷容器(R1)的冷水水面的高度低于隔离板(R1‑GLB)的顶端。环保型气体除尘装置,具有前述的制冷容器(R1)。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耗能少、效率高、效果好,开创了新的技术思路。

Gas Cooling Vessel

Refrigeration vessel (R1), refrigeration vessel (R1) has isolation plate (R1 GLB), isolation plate (R1 GLB) divides refrigeration vessel (R1)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and second capacitance chambers. Under the isolation plate (R1 GLB), there are connecting holes (R1 LJK), which make the first and second capacitance chambers communicate. Refrigeration vessel (R1) is partly filled with cold water. The height of the cold water surface of the refrigeration vessel (R1)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op of the isolation plate (R1 GLB).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ype gas dust removing device has the refrigeration container (R1) mentioned abov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ess energy consumption, high efficiency and good effect, and creates a new technical id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冷却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清洁,具体涉及气体冷却容器。
技术介绍
气体除尘dedusting;dusta}mement简称除尘。除去悬浮在气体中献粉尘的过程:在化学、燃料、冶金等工业中,常会产生含有大量粉r,.的气沐,必须除去粉尘,使以后生产过程得以顺利地继续进行。例如在接触法制造硫酸中,如果在原料气内悬浮着的砷、硒等微粒不予除去,就会使催化剂中毒。除厂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外,除尘也是为了回收利用、劳动保护、城乡卫生和农作物的保护等二例如某些工业企业所排放出的废气应当进行一定程度的除尘,而不叮直接放人大气。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环保涉及到了不能私采(矿)滥伐(树)、不能乱排(污水)乱放(污气)、不能过度放牧、不能过度开荒、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等。环保需要对生产过程产生的烟气等进行除尘,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叫除尘器。现有的除尘器种类很多,也有很多缺陷,如不能适应高温烟气(如布袋除尘器)、维护成本高(如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低(如旋风除尘器)。现有技术除尘有重力沉降、离心分离、过滤〔T-法)、液体洗涤(湿法)、静电、声波和超声波等法,这些方法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气体冷却容器,开创了新思路。1、制冷容器(R1),其特征在于:制冷容器(R1)具有隔离板(R1-GLB),隔离板(R1-GLB)将制冷容器(R1)隔成第一容腔、第二容腔两部分,隔离板(R1-GLB)下方具有连接孔(R1-LJK),连接孔(R1-LJK)使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相通;制冷容器(R1)中部分充斥冷水,制冷容器(R1)的冷水水面的高度低于隔离板(R1-GLB)的顶端;制冷容器(R1)还具有排污管(R1-PWG)、排污阀(R1-PWF),排污管(R1-PWG)与第一容腔的底部相通,排污阀(R1-PWF)位于排污管(R1-PWG)上用于控制制冷容器(R1)底部沉积物的排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容器(R1),其特征在于:制冷容器(R1)的外面包裹有保温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容器(R1),其特征在于:隔离板(R1-GLB)为塑料材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容器(R1),其特征在于:采用保温材料制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容器(R1),其特征在于:排污管(R1-PWG)采用塑料制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容器(R1),其特征在于:排污管(R1-PWG)采用金属制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容器(R1),其特征在于:连接孔(R1-LJK)的数量为至少两个。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容器(R1),其特征在于:连接孔(R1-LJK)的数量为至少四个。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容器(R1),其特征在于:连接孔(R1-LJK)的孔形为圆形。9、环保型气体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容器(R1)。技术原理及其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耗能少、效率高、效果好,开创了新的技术思路。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框架图,其展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应用环境的气体净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图。图3为实施例2的气体冷凝器的结构图。图4为实施例2的气体冷凝器的热交换管(LNQ-HG)的结构图。图5为实施例2的气体冷凝器的水气分离阀(FLF)的结构图。图6位实施例3的结构图。图7是实施例3的机械旋转式气泡产生器的转子(1)的结构图。图8是实施例3的机械旋转式气泡产生器的容器(2)的结构图。图9是实施例3的机械旋转式气泡产生器的盖子(3)的结构图。图10是实施例3的机械旋转式气泡产生器的轴承(4)的结构图。图11是实施例3的机械旋转式气泡产生器的电机(5)的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3的机械旋转式气泡产生器的装配的示意图。其中6是连接轴承(4)和转子(1)的铆钉。图13是实施例3的机械旋转式气泡产生器的整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气体除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冷却容器、蒸汽发生器、气体混合容器、气体冷凝器;气体冷却容器用于降低气体温度;蒸汽发生器用于产生水蒸气;需处理气体经过气体冷却容器冷却后,成为被冷却气体,被冷却气体进入气体混合器与水蒸气混合成为混合气体,水蒸气分子碰撞到被冷却气体中的尘埃后,降温附着在尘埃上,形成雨核;混合气体进入气体冷凝器,经过冷却后,水蒸气进一步附着于雨核上形成水珠,形成降雨或凝露,降雨或凝露带走尘埃颗粒。实施例2、如图2-5所示,气体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制冷容器(R1)、加热容器(R2)、混合容器(R3)、气体冷凝器、进气管道(JQG)、制冷制热器(ZLQ-3),共同构成;制冷容器(R1)具有隔离板(R1-GLB),隔离板(R1-GLB)将制冷容器(R1)隔成第一容腔、第二容腔两部分,隔离板(R1-GLB)下方具有连接孔(R1-LJK),连接孔(R1-LJK)使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相通;制冷容器(R1)中部分充斥冷水,制冷容器(R1)的冷水水面的高度低于隔离板(R1-GLB)的顶端;制冷容器(R1)还具有排污管(R1-PWG)、排污阀(R1-PWF),排污管(R1-PWG)与第一容腔的底部相通,排污阀(R1-PWF)位于排污管(R1-PWG)上用于控制制冷容器(R1)底部沉积物的排放;进气管道(JQG)穿透制冷容器(R1)的壁进入第一容腔的冷水中,进气管道(JQG)的开口高于连接孔(R1-LJK),进气管道(JQG)的开口高于排污管(R1-PWG);加热容器(R2)内部分充斥热水;混合容器(R3)内部具有搅拌器(JBQ),搅拌器(JBQ)依靠电机带动;混合容器(R3)内具有第一分离阀(FLF1);混合容器(R3)的第一分离阀(FLF1)位于混合容器(R3)的底部,用于排放混合容器(R3)底部的水;混合容器(R3)的第一分离阀(FLF1)是一种水气分离阀(FLF)只释放水不释放气体;水气分离阀(FLF)包含出水管(FLF-CSG)、锥形腔(FLF-ZXQ)、重球(FLF-ZQ)、浮球(FLF-FQ);水气分离阀(FLF)中:锥形腔(FLF-ZXQ)的以轴线竖直的方式安放,锥形腔(FLF-ZXQ)的大端在上,锥形腔(FLF-ZXQ)的小端在下;水气分离阀(FLF)中:重球(FLF-ZQ)的密度大于应用环境中的水;水气分离阀(FLF)中:浮球(FLF-FQ)的密度小于应用环境中的水;水气分离阀(FLF)中:锥形腔(FLF-ZXQ)的下端与出水管(FLF-CSG)的最高点相连;水气分离阀(FLF)中:重球(FLF-ZQ)的直径小于锥形腔(FLF-ZXQ)的大端,重球(FLF-ZQ)的直径大于锥形腔(FLF-ZXQ)的小端;水气分离阀(FLF)中:重球(FLF-ZQ)装置在锥形腔(FLF-ZXQ)内;水气分离阀(FLF)中:浮球(FLF-FQ)通过软线与重球(FLF-ZQ)相连,当水气分离阀(FLF)所在容腔的水将浮球(FLF-FQ)浮起时重球(FLF-ZQ)被浮球(FLF-FQ)拉起,锥形腔(FLF-ZXQ)的下端放开,水依次通过锥形腔(FLF-ZXQ)的上端、锥形腔(FLF-ZXQ)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制冷容器(R1),其特征在于:制冷容器(R1)具有隔离板(R1‑GLB),隔离板(R1‑GLB)将制冷容器(R1)隔成第一容腔、第二容腔两部分,隔离板(R1‑GLB)下方具有容腔连接孔(R1‑LJK),容腔连接孔(R1‑LJK)使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相通;制冷容器(R1)中部分充斥冷水,制冷容器(R1)的冷水水面的高度低于隔离板(R1‑GLB)的顶端;制冷容器(R1)还具有排污管(R1‑PWG)、排污阀(R1‑PWF),排污管(R1‑PWG)与第一容腔的底部相通,排污阀(R1‑PWF)位于排污管(R1‑PWG)上用于控制制冷容器(R1)底部沉积物的排放。

【技术特征摘要】
1.制冷容器(R1),其特征在于:制冷容器(R1)具有隔离板(R1-GLB),隔离板(R1-GLB)将制冷容器(R1)隔成第一容腔、第二容腔两部分,隔离板(R1-GLB)下方具有容腔连接孔(R1-LJK),容腔连接孔(R1-LJK)使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相通;制冷容器(R1)中部分充斥冷水,制冷容器(R1)的冷水水面的高度低于隔离板(R1-GLB)的顶端;制冷容器(R1)还具有排污管(R1-PWG)、排污阀(R1-PWF),排污管(R1-PWG)与第一容腔的底部相通,排污阀(R1-PWF)位于排污管(R1-PWG)上用于控制制冷容器(R1)底部沉积物的排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容器(R1),其特征在于:制冷容器(R1)的外面包裹有保温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新明赵新生陈斯王勋田亚平田康振杨增汪乔学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