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多功能薄膜材料技术

技术编号:2146873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多功能薄膜材料,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多功能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待改性材料表面沉积聚合胺基类化合物改性层,其中,聚合胺基类化合物中含有伯胺基和仲胺基;利用聚合胺基类化合物改性层中的伯胺基接枝生物功能分子,然后再利用聚合胺基类化合物改性层中的仲胺基和一氧化氮反应得到具有偶氮二醇烯鎓的改性材料。多功能薄膜材料包括基底材料,基底材料上沉积有聚合胺基类化合物改性层,聚合胺基类化合物改性层中含有偶氮二醇烯鎓,且聚合胺基类化合物改性层上接枝有生物功能分子层。材料具备一氧化氮储存性能的同时,也通过生物功能分子赋予材料其他性能,从而得到多功能的薄膜材料。

Preparation of Multifunctional Films and Multifunctional Film Material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multifunctional film and a multifunctional film material,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iological materials.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multifunctional films include: deposition of polyamines modified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to be modified, in which the polyamines conta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amines; grafting biofunctional molecules with primary amines in the modified layer of polyamines, and then modification with polyamines. The secondary amines in the layer react with nitric oxide to obtain the modified material with azodiol enol. Multifunctional film materials include substrate materials. Polyamines modified layer is deposited on the substrate materials. Polyamines modified layer contains azodiol enol, and polyamines modified layer is grafted with biological functional molecular layer. The material possesses the nitric oxide storage property, at the same time, it is endowed with other properties by biological functional molecules, so as to obtain multifunctional thin film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多功能薄膜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
,且特别涉及多功能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多功能薄膜材料。
技术介绍
目前,生物材料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生物材料应用于机体时在首先接触到组织的同时会吸附来自于细胞外基质的蛋白,进而导致细胞或组织粘附生长。可见,生物材料的表面性能对于其能否应用于生物体具有很大影响。在此前提下,对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在不影响材料的块体性质下,改变材料表面的特性,保留其良好的机械性能,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生物材料表面进行以聚合胺基类化合物作为前驱体制备富胺基涂层,薄膜外表面层的大量伯胺基在水溶液中发生的电离反应,使得被其修饰的表面因得失质子而带上正电荷,从而表现出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影响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等,进从而显著性地提升细胞、组织的生物相容性。在现有报道中,主要集中于薄膜外表面层伯胺基作为反应活性位点进行活性生物分子固定,而忽略了薄膜层中保存的大量仲胺基,使得薄膜层中保留的大量仲胺基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导致薄膜层所携带的生物分子单一,且功能化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待改性材料表面沉积聚合胺基类化合物改性层,其中,所述聚合胺基类化合物改性层中含有伯胺基和仲胺基;利用所述聚合胺基类化合物改性层中的伯胺基共价接枝生物功能分子,然后再利用所述聚合胺基类化合物改性层中的仲胺基和一氧化氮反应得到具有偶氮二醇烯鎓的改性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待改性材料表面沉积聚合胺基类化合物改性层,其中,所述聚合胺基类化合物改性层中含有伯胺基和仲胺基;利用所述聚合胺基类化合物改性层中的伯胺基共价接枝生物功能分子,然后再利用所述聚合胺基类化合物改性层中的仲胺基和一氧化氮反应得到具有偶氮二醇烯鎓的改性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胺基类化合物改性层中的所述仲胺基和所述一氧化氮的反应过程包括:将材料浸没于反应体系溶液中,在反应容器中通入一氧化氮反应1-12天,优选为1-4天;优选地,在反应完后将材料进行清洗、干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体系溶液选自甲醇/甲醇钠、乙腈、四氢呋喃、乙醚和丙酮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甲醇和甲醇钠;更优选地,在反应体系溶液中,所述甲醇钠的浓度为每毫升甲醇对应20-40mg甲醇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胺基类化合物改性层中的所述仲胺基和所述一氧化氮的反应过程中,反应压力为0.01-1MPa,一氧化氮气体的浓度为1-100%;优选地,反应压力为0.3-1MPa,一氧化氮气体的浓度为80-99.9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合胺基类化合物改性层表面接枝生物功能分子的过程中是将材料浸没于具有生物功能分子的溶液中,在0-100℃的温度条件下反应0.1-48h;优选地,所述聚合胺基类化合物改性层和所述生物功能分子的反应温度为20-40℃,反应时间为0.5-48h;优选地,在所述聚合胺基类化合物与所述生物功能分子反应完成后对材料进行清洗、干燥。6.根据权利要求1或5中所述的多功能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功能分子选自羧基修饰的生物功能分子或-NHS修饰的生物功能分子;其中,所述羧基修饰的生物功能分子中的待修饰生物功能分子包括抗凝血类、抗炎类和抗菌类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NHS修饰的生物功能分子中的待修饰生物功能分子包括抗凝血类、抗炎症类、促进细胞内皮细胞粘附类、细胞生长因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羧基修饰的生物功能分子中的待修饰生物功能分子选自比伐卢定、肝素、透明质酸、乙酰水杨酸和没食子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禄黄楠杨彤杜泽煜熊开琴涂秋芬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