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宽正专利>正文

软体液压微剪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82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体液压微剪刀,包括带有水囊的微剪刀头部,以及水管杆、液压配件和微剪刀直口塞;微剪刀头部通过水管杆与液压配件连接,液压配件通过控制水囊的定向伸缩进而控制微剪刀头部的张开、闭合。微剪刀与纤维内镜组合后置入到有负压的转向软体吸引器内,吸引器置入到一种导引器内,微剪刀头部方向由吸引器控制,液压配件通过控制水囊的定向伸缩进而控制微剪刀头部的张开、闭合,进而在负压下进行剪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微创转向软体吸引器进行控制,利用负压吸引,内镜辅助,避免神经、血管、脑组织等的医源性损伤,明显减少围手术期神经、血管损伤的并发症,同时在手术中,避免了双人不协调操作,提高手术效率,降低了手术成本。

Software hydraulic micro scissor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oft hydraulic micro-scissors, which comprises a head of a micro-scissors with a water bag, a water pipe rod, a hydraulic fittings and a straight plug of the micro-scissors; the head of the micro-scissors is connected with a hydraulic fittings through a water pipe rod, and the hydraulic fittings control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head of the micro-scissors by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al expansion of the water bag. After the combination of micro-scissors and fiberoptic endoscopy, the micro-scissors are placed in a negative pressure turning software suction device. The suction device is placed in a guide device. The direction of the head of the micro-scissors is controlled by the suction device. The hydraulic fittings control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head of the micro-scissors by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al expansion of the water bag, and then shear under negative pressure. The invention controls by minimally invasive turning to software suction device, uses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and endoscopy assistance, avoids iatrogenic injury of nerve, blood vessel, brain tissue, etc., significantly reduces complications of nerve and blood vessel injury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and avoids uncoordinated operation during operation, improves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s hands. Technical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体液压微剪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创神经外科中医疗器械中的剪刀,尤其涉及一种软体液压微剪刀。
技术介绍
神经外科手术中有蛛网膜、肿瘤包膜、血管等组织需要剪断,特别是在内镜下的神经外科手术中,手术涉及深部脑组织,空间狭小,通道狭长,传统的显微剪刀动作难度大,剪刀交叉后方需要的动作空间大。在有弧度的工作通道内,传统的剪刀或显微剪刀根本无法展开有效工作。这对神经外科弧形工作通道手术中的剪刀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神经外科等科室手术医生在长期的手术经历中发现了现有显微剪刀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剪刀或显微剪刀的枪状臂越来越长,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2)显微剪刀开口臂较长,在脑深部组织中剪切动作仅仅使用前端1-1.5mm左右的开口,开口冗余太大。(3)内镜手术需要频繁更换医疗器械,延误手术时间;在更换医疗器械过程中,手术医生视力脱离手术有误损伤风险。(4)在吸引器更换成显微剪刀的时间内,新的出血掩盖原出血部位,给手术继续开展造成难度。(5)无法通过弧形工作通道。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神经外科等在内的外科手术医生,亟需一种新的软体液压微剪刀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神经外科内镜手术过程中反复更换手术器械,以及无法通过有弧度的工作通道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创软体液压微剪刀。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软体液压微剪刀,包括带有水囊的微剪刀头部,以及水管杆和液压配件;微剪刀头部通过水管杆与液压配件连接,液压配件通过控制水囊的定向伸缩进而控制微剪刀头部的张开、闭合。微剪刀头部包括上刃、下刃、上剪刀臂和下剪刀臂,上剪刀臂和下剪刀臂与水囊连接,水囊一端与水管杆连接,水囊另一端连接液压配件,通过水囊定向的伸缩控制上剪刀臂和下剪刀臂的张开、闭合。微剪刀还包括位于水管杆上的微剪刀直口塞,以及水管杆固定翼。微剪刀与纤维内镜组合后置入到有负压的转向软体吸引器内,吸引器置入到一种导引器内,微剪刀头部方向由吸引器控制,液压配件通过控制水囊的定向伸缩进而控制微剪刀头部的张开、闭合,进而在负压下进行剪切。转向软体吸引器包括负压接头管、前端带膜弹簧管、控制手柄和吸引器直口管,转向软体吸引器控制手柄的转动,牵动前段弹簧管弯曲以控制微剪刀头部的方向。水管杆为带有长度标记的软体管,所述微剪刀直口塞沿着水管杆移动,堵住吸引器的直口以保持负压状态。负压接头管与所述吸引器直口管之间的角度为30°到60°,便于置入或取出软体超微剪刀。转向软体吸引器通过弧形导引器时,采用软体纤维内镜。转向软体吸引器通过直形导引器时采用软体或者硬质纤维内镜。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摒弃传统的硬性机械力传导模式,采用柔性液压技术中的液压原理,通过手控液压配件将应力传递到水囊,使水囊定向伸缩,进而控制微剪刀的张开、剪切。同时配合使用一种微创神经外科转向吸引器,固定于该转向吸引器前端,一起方便快捷的通过该吸引器的弧形工作通道中,可穿过狭小或弯曲的导引器,在软体/硬质纤维内镜视野辅助下操作,无需反复调整吸引器主体和通道空间位置,仅仅需要调整吸引器头部的位置和方向,进而控制微剪刀头部的空间位置,并由该微创神经外科转向吸引器来控制其微剪刀头部在手术野中的位置,完成对目标组织的剪切动作,并且可以在负压、辅助内镜下完成,使术野更清晰可视,降低了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脑深部的神经、血管等组织的物理性牵拉和压迫,降低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减少医源性损伤风险。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具有微创性,可以通过平直的或弧形狭小通道,微剪刀头部的空间位置可以通过一种微创神经外科转向软体吸引器进行控制。手术中,在剪刀闭合状态下,根据需要置入或取出软体超微剪刀,无需调整吸引器和内镜工作通道主体空间位置,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操作器械在脑组织实体中的物理性扰动;减少了脑深部的神经、血管等组织的物理性牵拉和压迫,降低围手术期的并发症。(2)可明显减少器械的调整动作,缩小内镜工作通道外径,减少工作通道通过正常脑组织的体积,降低手术操作的技术难度低。(3)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利用负压吸引,内镜辅助,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神经、血管、脑组织等的医源性损伤,明显减少围手术期神经、血管损伤的并发症,同时在手术过程中,避免了双人不协调操作,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和手术成本。(4)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类神经外科颅脑、脊柱的内镜手术、耳鼻喉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等内镜手术。(5)本专利技术为一次性耗材,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微创转向软体吸引器结构图;图3是微剪刀头部侧视图;图4是微剪刀头部前视图;图5是微剪刀头部俯视图;图6是手控液压配件示意图;图7是水管杆固定翼侧视图;图8是内镜位置支架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液压微剪刀包括微剪刀头部1、水管杆固定翼2、水管杆3、内镜位置支架4、微剪刀直口塞5、软体/硬质纤维内镜6和手控液压配件9。其中,微剪刀头部1包括液压水囊10、上刃12.1、下刃12.2、上剪刀臂11.1、下剪刀臂11.2、上剪刀臂与上刃的过渡部分13.1,以及下剪刀臂与下刃过渡部分13.2。水管杆3和软体/硬质纤维内镜6均穿过直口塞5相应的孔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液压微剪刀通过转向软体吸引器的直口管18置入到该转向软体吸引器内,通过对转向软体吸引器的转向控制手柄16向各个方向转动,以此牵动控制吸引器的前段带膜弹簧管15弯曲变形,进而控制微剪刀头部的手术空间位置,实施目标动作。吸引器的负压接头管斜向开口17接负压吸引装置,以维持负压吸引;水管杆的一端设有可沿着水管杆移动的微剪刀直口塞,当微剪刀置入到吸引器后,封闭吸引器,维持负压。其中的负压接头管斜向开口17与吸引器直口管的角度为30°~60°,便于置入或取出软体超微剪刀。本专利技术的微剪刀通过吸引器的直口管18并到达目标后,使用微剪刀直口塞5封闭转向软体吸引器的直口管18,使用完毕后,使用直口塞19封闭直口管18。微剪刀的水囊10连接上剪刀臂11.1和下剪刀臂11.2;水管杆3有刻度显示,以表示微剪刀头部与软体吸引器开口的位置关系;水管杆3的前端连接水囊10,后端连接手控液压配件9。水管杆3后端的微剪刀直口塞5,用于封闭转向软体吸引器的直口18,以维持负压。如图4、图5所示,其中水囊10上剪刀臂11.1和下剪刀臂11.2,13.1为上剪刀臂与上刃12.1之间的过渡部分,13.2为下剪刀臂与下刃12.2之间的过渡部分。如图6所示,微剪刀头部水囊连接注射器形状的手控液压配件,手控液压配件9中,拇指手持处8,以及食指和中指手持处7相互配合,食指和中指相对于拇指的张开、闭合,通过液压控制水囊10的缩伸,上剪刀臂11.1和下剪刀臂11.2采用的弹性材料,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反复地张开、闭合,进而控制上剪刀臂和下剪刀臂的闭合、张开。手控液压配件中,7.1为手控液压配件外壳,橡胶密封圈14与手控液压配件内芯8.1连接,密封圈14的外侧与手控液压配件外壳7.1的内表面紧密接触,维持密闭。如图7所示,固定翼用在转向软体吸引器前段带膜弹簧管内固定空间位置,其中小翼2.1卡住水管杆3,大翼2.2撑住吸引器管道的内表面。如图8所示,纤维内镜位置支架4的下方卡住水管杆3,上方卡住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体液压微剪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水囊的微剪刀头部,以及水管杆和液压配件;所述微剪刀头部通过水管杆与液压配件连接,所述液压配件通过控制水囊的定向伸缩进而控制微剪刀头部的张开、闭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体液压微剪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水囊的微剪刀头部,以及水管杆和液压配件;所述微剪刀头部通过水管杆与液压配件连接,所述液压配件通过控制水囊的定向伸缩进而控制微剪刀头部的张开、闭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液压微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剪刀头部包括上刃、下刃、上剪刀臂和下剪刀臂,所述上剪刀臂和下剪刀臂与水囊连接,所述水囊一端与水管杆连接,水囊另一端连接液压配件,通过水囊定向的伸缩控制上剪刀臂和下剪刀臂的张开、闭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液压微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剪刀还包括位于水管杆上的微剪刀直口塞,以及水管杆固定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液压微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剪刀与纤维内镜组合后置入到有负压的转向软体吸引器内,所述吸引器置入到一种导引器内,所述微剪刀头部方向由吸引器控制,所述液压配件通过液压控制水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宽正陈陆馗
申请(专利权)人:李宽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