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铜插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30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铜插针,包括插针握杆、插针后端、辨识片、插针前端和防脱卡套,所述插针后端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辨识片,辨识片的外侧壁上设有荧光灯源,所述插针后端的一端设有插针握杆,插针后端远离插针握杆一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插针中端,所述矩形通槽两侧的内壁上皆安装有齿形紧固框,齿形紧固框内侧的矩形通槽内部设有卡紧条,所述插针中端远离插针后端一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收放腔,所述插针中端的一侧设有插针前端,插针前端靠近插针中端的一端安装有伸展节,所述伸展节两侧的外壁上皆设有等间距的弹性卡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铜插针的使用范围,提高了铜插针使用时的便利程度,而且避免了铜插针使用时发生晃动。

A New Copper Pi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copper insertion needle, which comprises a pin grip rod, a pin back end, an identification plate, a pin front end and an anti-stripping jacket. The center position of the pin back end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n identification plate, a fluorescent lamp sourc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identification plate, a pin grip rod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pin back end, and a pin insertion pin is arranged in the central position far from the pin grip rod end. The inner wall of both sides of the rectangular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toothed fastening frame, and the inner rectangular groove of the inner side of the toothed fasten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strip. The middle end of the pin is far from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one end of the back end of the pin, and a front end of the middle end of the pin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end of the pin, and an extension joint is installed at one end near the middle end of the pin. There are elastic clamps with equal spacing on them.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enhances the use range of the copper insertion needle, improves the convenience degree of the copper insertion needle when used, but also avoids the shaking of the copper insertion needle when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铜插针
本技术涉及铜插针
,具体为一种新型铜插针。
技术介绍
铜插针是五金件的一种,一般有黄铜、纯铜或铜包钢线制作而成、铜插针表面镀锡、镀镍或镀金,然而在铜插针的使用过程中一般多数没有无法实现铜插针长度的任意调节功能,从而大大的影响了铜插针的使用范围,还有些铜插针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松脱晃动现象,不仅严重的影响了铜插针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程度,而且对于铜插针自身的使用寿命也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众所周知一般铜插针的体积较小,在拿取或查找时较为繁琐,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铜插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铜插针,包括插针握杆、插针后端、辨识片、插针前端和防脱卡套,所述插针后端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辨识片,辨识片的外侧壁上设有荧光灯源,所述插针后端的一端设有插针握杆,插针后端远离插针握杆一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插针中端,所述插针中端的表面设有防晃卡箍,防晃卡箍的外壁上设有三组矩形通槽,且相邻矩形通槽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度,所述矩形通槽两侧的内壁上皆安装有齿形紧固框,齿形紧固框内侧的矩形通槽内部设有卡紧条,所述插针中端远离插针后端一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收放腔,收放腔的内侧壁上设有等间距的防脱卡套,所述插针中端的一侧设有插针前端,插针前端靠近插针中端的一端安装有伸展节,且伸展节远离插针前端的一端位于收放腔的内部,所述伸展节两侧的外壁上皆设有等间距的弹性卡座,且弹性卡座与防脱卡套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插针握杆的表面设有等间距的防滑纹齿。优选的,所述辨识片两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铆钉,且铆钉的一端贯穿辨识片并与插针后端的外侧壁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晃卡箍远离插针后端一侧的外壁上设有防晃垫片。优选的,所述插针前端远离伸展节的一端设有插针顶部。优选的,所述卡紧条两侧的外壁上皆设有齿形紧固条,且齿形紧固条与齿形紧固框相互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铜插针通过在插针中端远离插针后端一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收放腔,收放腔的内侧壁上设防脱卡套,并通过在插针前端靠近插针中端的一端安装伸展节,伸展节两侧的外壁上设弹性卡座,实现了铜插针长度的任意调节功能,从而提高了铜插针的使用范围,通过在针中端的表面设防晃卡箍,防晃卡箍的外壁上设矩形通槽,并通过在矩形通槽两侧的内壁上安装齿形紧固框,齿形紧固框内侧的矩形通槽内部设卡紧条,避免了铜插针使用时发生晃动,从而提高了铜插针使用时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在插针后端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辨识片,辨识片的外侧壁上设荧光灯源,并通过在辨识片两端的中心位置处设铆钉,缩短了铜插针的取放时间,从而提高了铜插针使用时的便利程度,本技术不仅提高了铜插针的使用范围,提高了铜插针使用时的便利程度,而且避免了铜插针使用时发生晃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弹性卡座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卡紧条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插针握杆;2、插针后端;3、辨识片;4、防晃卡箍;5、防晃垫片;6、插针中端;7、插针顶部;8、插针前端;9、矩形通槽;10、荧光灯源;11、铆钉;12、防滑纹齿;13、收放腔;14、伸展节;15、防脱卡套;16、弹性卡座;17、齿形紧固框;18、齿形紧固条;19、卡紧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铜插针,包括插针握杆1、插针后端2、辨识片3、插针前端8和防脱卡套15,插针后端2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辨识片3,辨识片3两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铆钉11,且铆钉11的一端贯穿辨识片3并与插针后端2的外侧壁螺纹连接,用于固定工作,辨识片3的外侧壁上设有荧光灯源10,插针后端2的一端设有插针握杆1,插针握杆1的表面设有等间距的防滑纹齿12,避免打滑,插针后端2远离插针握杆1一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插针中端6,插针中端6的表面设有防晃卡箍4,防晃卡箍4远离插针后端2一侧的外壁上设有防晃垫片5,避免铜插针的松脱晃动,防晃卡箍4的外壁上设有三组矩形通槽9,且相邻矩形通槽9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度,矩形通槽9两侧的内壁上皆安装有齿形紧固框17,齿形紧固框17内侧的矩形通槽9内部设有卡紧条19,卡紧条19两侧的外壁上皆设有齿形紧固条18,且齿形紧固条18与齿形紧固框17相互配合,用于固定工作,插针中端6远离插针后端2一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收放腔13,收放腔13的内侧壁上设有等间距的防脱卡套15,插针中端6的一侧设有插针前端8,插针前端8靠近插针中端6的一端安装有伸展节14,且伸展节14远离插针前端8的一端位于收放腔13的内部,伸展节14两侧的外壁上皆设有等间距的弹性卡座16,且弹性卡座16与防脱卡套15相互配合,插针前端8远离伸展节14的一端设有插针顶部7,用于插入使用。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拉动插针前端8,使其带动伸展节14在收放腔13内部滑行至合适的长度,在通过收放腔13内侧壁上的防脱卡套15与伸展节14两侧外壁上的弹性卡座16相互配合进行固定,之后通过推动针中端6表面的防晃卡箍4使得防晃卡箍4一端的防晃垫片5靠近待插位置处,在通过按压矩形通槽9内部的卡紧条19,使得矩形通槽9两侧内壁上的齿形紧固框17与卡紧条19两侧外壁上的齿形紧固条18相互配合以避免发生松脱导致铜插针发生晃动,最后通过插针后端2表面中心位置处的辨识片3与辨识片3外侧壁上的荧光灯源10以及辨识片3两端中心位置处的铆钉11相互配合工作,以增加铜插针取放时的便利程度,完成铜插针的使用工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铜插针,包括插针握杆(1)、插针后端(2)、辨识片(3)、插针前端(8)和防脱卡套(15),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后端(2)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辨识片(3),辨识片(3)的外侧壁上设有荧光灯源(10),所述插针后端(2)的一端设有插针握杆(1),插针后端(2)远离插针握杆(1)一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插针中端(6),所述插针中端(6)的表面设有防晃卡箍(4),防晃卡箍(4)的外壁上设有三组矩形通槽(9),且相邻矩形通槽(9)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度,所述矩形通槽(9)两侧的内壁上皆安装有齿形紧固框(17),齿形紧固框(17)内侧的矩形通槽(9)内部设有卡紧条(19),所述插针中端(6)远离插针后端(2)一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收放腔(13),收放腔(13)的内侧壁上设有等间距的防脱卡套(15),所述插针中端(6)的一侧设有插针前端(8),插针前端(8)靠近插针中端(6)的一端安装有伸展节(14),且伸展节(14)远离插针前端(8)的一端位于收放腔(13)的内部,所述伸展节(14)两侧的外壁上皆设有等间距的弹性卡座(16),且弹性卡座(16)与防脱卡套(15)相互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铜插针,包括插针握杆(1)、插针后端(2)、辨识片(3)、插针前端(8)和防脱卡套(15),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后端(2)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辨识片(3),辨识片(3)的外侧壁上设有荧光灯源(10),所述插针后端(2)的一端设有插针握杆(1),插针后端(2)远离插针握杆(1)一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插针中端(6),所述插针中端(6)的表面设有防晃卡箍(4),防晃卡箍(4)的外壁上设有三组矩形通槽(9),且相邻矩形通槽(9)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度,所述矩形通槽(9)两侧的内壁上皆安装有齿形紧固框(17),齿形紧固框(17)内侧的矩形通槽(9)内部设有卡紧条(19),所述插针中端(6)远离插针后端(2)一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收放腔(13),收放腔(13)的内侧壁上设有等间距的防脱卡套(15),所述插针中端(6)的一侧设有插针前端(8),插针前端(8)靠近插针中端(6)的一端安装有伸展节(14),且伸展节(14)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勇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求实微型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