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多用途的安全防护钢框网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204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多用途的安全防护钢框网片,包括:钢框架,其由槽钢拼装成方形框架结构;两个钢网片,其覆盖并固定于钢框架两个相对且敞口的面;三个加强组件,其设置于两个钢网片之间;对于任一个加强组件包括一对套管、对拉螺栓和锁紧螺母;一对套管分别相对固定于两个钢网片的外侧面,所述对拉螺栓的两端分别穿过一对套管并通过锁紧螺母紧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易变形,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后期拆装方便再次利用。

A Multi-purpose Safety Protection Steel Frame Mesh for Construction Sit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purpose safety protection steel frame mesh for construction site, which comprises: a steel frame, which is assembled by channel steel into a square frame structure; two steel meshes, which cover and fix two opposite and open surfaces of the steel frame; three strengthening components, which are arranged between two steel meshes; and for any strengthening component, a pair of bushings, a pair of tension bolts and a lock. Nuts: A pair of bushings are relatively fixed on the outer sides of two steel meshes,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tension bolts pass through a pair of bushings and are fastened by locking nuts. The utility model is not easy to deform, the bearing capacity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later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is convenient for re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多用途的安全防护钢框网片
本技术涉及建筑安全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地多用途的安全防护钢框网片。
技术介绍
基坑周边、楼层边搭设临边防护栏杆是施工中的重要安全措施,而目前临边护栏设置并没有明确的技术规范。现有基坑、楼层边防护栏杆主要采用隔栅式,结构较为简单,由多根横杆和竖杆连接而成,栏杆竖杆之间间距较大。周边居民或工人可以攀爬防护栏杆,为了解决这一安全隐患以及拆装方便的问题,可设置一种可拼装的防护钢框网片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地多用途的安全防护钢框网片,不易变形,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后期拆装方便再次利用。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多用途的安全防护钢框网片,包括:钢框架,其由槽钢拼装成方形框架结构;两个钢网片,其覆盖并固定于钢框架两个相对且敞口的面;三个加强组件,其设置于两个钢网片之间;对于任一个加强组件包括一对套管、对拉螺栓和锁紧螺母;一对套管分别相对固定于两个钢网片的外侧面,所述对拉螺栓的两端分别穿过一对套管并通过锁紧螺母紧固。优选的是,所述钢网片表面设置有疏水纳米涂层。优选的是,还包括多个可充液的液囊袋均匀固定于两个钢网片之间,多个液囊袋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管连通。优选的是,位于钢网片最上方的液囊袋通过第一连杆与钢框架的顶部固定,位于下方的液囊袋通过第二连杆与其上方的液囊袋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对拉螺栓伸出锁紧螺母的两端长度分别为3~5cm,且均套设有柔性护套。优选的是,所述三个加强组件分别位于钢网片的一个对角和对角所连接中线的中点上。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钢框架上采用双层的钢网片,不仅能提高整个结构的强度,并且能够防止大块的石子或其他杂物掉落到基坑中,钢网片由于存在易变形的缺点,因此在两个钢网片之间设置加强组件,通过对拉螺栓来提高结构的强度,并且后期也容易拆装再利用。钢框网片之间可采用耳板和螺栓将两个钢框架拼接组合到一起,以延长整个结构的长度。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建筑工地多用途的安全防护钢框网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地多用途的安全防护钢框网片,包括:钢框架1,其由槽钢拼装成方形框架结构;两个钢网片2,其覆盖并固定于钢框架1两个相对且敞口的面;三个加强组件,其设置于两个钢网片2之间;对于任一个加强组件包括一对套管4、对拉螺栓5和锁紧螺母3;一对套管4分别相对焊接于两个钢网片2的外侧面,所述对拉螺栓5的两端分别穿过一对套管4并通过锁紧螺母3紧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钢框架1上采用双层的钢网片2,不仅能提高整个结构的强度,并且能够防止大块的石子或其他杂物掉落到基坑中,钢网片2由于存在易变形的缺点,因此在两个钢网片2之间设置加强组件,通过对拉螺栓5来提高结构的强度,并且后期也容易拆装再利用。钢框网片之间可采用耳板6和螺栓将两个钢框架1拼接组合到一起,以延长整个结构的长度。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钢网片2表面设置有疏水纳米涂层,为了提高使用寿命,在表面涂覆疏水纳米涂层能够耐腐蚀。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多个可充液的液囊袋7均匀固定于两个钢网片2之间,多个液囊袋7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管9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液囊袋7在需要使用时,可向其中通入液体,使液囊袋7的充盈的与两侧的钢网片2相抵,当防护钢框网片受到外力冲击时,部分力传递并抵消到液囊袋7上,使钢网片2不易变形,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位于钢网片2最上方的液囊袋7通过第一连杆与钢框架1的顶部固定,位于下方的液囊袋7通过第二连杆8与其上方的液囊袋7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液囊袋7中通入液体后重量加大,为了稳定固定液囊袋7,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8连接于钢框架1上。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对拉螺栓5伸出锁紧螺母3的两端长度分别为3~5cm,且均套设有柔性护套,防止对拉螺栓5伸出的部分伤人。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三个加强组件分别位于钢网片2的一个对角和对角所连接中线的中点上。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地多用途的安全防护钢框网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框架,其由槽钢拼装成方形框架结构;两个钢网片,其覆盖并固定于钢框架两个相对且敞口的面;三个加强组件,其设置于两个钢网片之间;对于任一个加强组件包括一对套管、对拉螺栓和锁紧螺母;一对套管分别相对固定于两个钢网片的外侧面,所述对拉螺栓的两端分别穿过一对套管并通过锁紧螺母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多用途的安全防护钢框网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框架,其由槽钢拼装成方形框架结构;两个钢网片,其覆盖并固定于钢框架两个相对且敞口的面;三个加强组件,其设置于两个钢网片之间;对于任一个加强组件包括一对套管、对拉螺栓和锁紧螺母;一对套管分别相对固定于两个钢网片的外侧面,所述对拉螺栓的两端分别穿过一对套管并通过锁紧螺母紧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多用途的安全防护钢框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网片表面设置有疏水纳米涂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多用途的安全防护钢框网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可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磊张双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仁泰恒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