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提升式井道钢平台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500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体提升式井道钢平台防护装置,主体包括平台面板与骨架、竖向支腿、斜向支腿、左右卡腿及平台耳板和吊耳。平台吊耳焊设在平台面板与骨架上方,竖向支腿和斜向支腿通过平台耳板安装设置在平台面板与骨架下方,竖向支腿和斜向支腿的下端由螺栓装配互连,整体呈直角三角形状,利用装置自身构件承力,不需外界支撑,除能使井道洞口得到水平全封闭防护外,还增强了设置和提升位移的简便性和快捷性,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提升难度大且存在安全隐患的不足,为井道防护与其他工种之间工作的有效衔接提供了方便,有利于确保工程生产效率和节约施工成本,结构简单且科学合理、工作安全可靠且成本低、且可供现场周转使用,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体提升式井道钢平台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建设施
,特别是一种便于现场安全安装和施工使用的整体提升式井道钢平台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建筑事业的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在我国建筑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中,电梯井道竖向防护及井道内施工操作是一项关键工作。现有的电梯井道防护大多由钢管、扣件搭设而成的井道脚手架充任,架体按照分段悬挑,结构施工时,作业人员依靠井道脚手架进行作业。由于井道脚手架需每层搭设,架子搭设与结构施工如不能形成有效衔接,必将影响施工工期,同时井道内部不能完全封闭,易发生材料坠落伤及施工人员的情况,因而存在安全隐患。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井道提升梁的装置,预先将两个提升梁组装成符合井道尺寸的整体提升梁装置,井道施工时,预留提升梁洞口,然后将整体提升梁装置安装到井道结构预留洞中,结构每施工一层,作业人员采用塔吊将整体提升梁装置相应地提升一层,对实现井道防护、满足施工需求有一定帮助作用。但在实践中发现,在提升整体提升梁装置时,提升梁两端极不易伸入预留洞口,费工费力又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由于井道洞口仍采用钢管脚手架防护,井道内部没有得到完全封闭,故存在施工和提升难度均较大、防护性能欠改善的不足,从实用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角度考虑均欠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整体提升梁装置提升不稳定、防护不完全的缺陷,提供一种在井道结构施工时提升方便、且能确保井道竖向防护全面的整体提升式钢平台防护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提升式井道钢平台防护装置,主体包括平台面板与骨架和竖向支腿,特征在于:还包括斜向支腿和左右卡腿,井道钢平台防护装置整体呈由平台面板与骨架、竖向支腿、斜向支腿和卡腿装配互连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状,其中:所述的平台面板及骨架具有整体承重及全封闭防护井道的功能,包含有外骨架、内骨架、平台耳板、平台吊耳和平台面板;所述的外骨架主体呈由方钢管端部互连焊接构成的方框状,包含有前外框边、后外框边、左外框边和右外框边;所述的内骨架主体呈由方钢管交叉焊接构成的“井”字状,固定焊设在外骨架框内,包含有前内骨条、后内骨条、左内骨条和右内骨条;所述的平台耳板由上设有螺栓装配孔E的钢板片制成,包括有固定焊设在左内骨条上的左前耳板和左后耳板、固定焊设在右内骨条上的右前耳板和右后耳板;所述的平台吊耳由上设有吊孔的钢板片制成,包括有固定焊设在左内骨条上的左前吊耳和左后吊耳、固定焊设在右内骨条上的右前吊耳和右后吊耳;所述的平台面板由花纹薄钢板充任,开缝穿越平台吊耳、固定焊设在外骨架和内骨架的上表面上;所述的竖向支腿具有承受竖向荷载的功能,包含有由槽钢制成的左右立柱和焊设在左右立柱之间、由方钢管制成的数根互连横杆A,在左右立柱的上端部槽底上设置有便于与左前耳板和右前耳板螺栓装配互连的螺栓装配孔A、近下端的槽底上设置有便于与斜向支腿装配互连的螺栓装配孔B、槽壁上设置有卡腿焊接座;所述的斜向支腿具有斜向拉结及承受平台荷载、与整体结构形成相对支力、确保平台坐落稳定的功能,包含有由槽钢制成的左右斜支柱和焊设在左右斜支柱之间、由方钢管制成的数根互连横杆B,在左右斜支柱的近上端部槽底上设置有便于与左后耳板和右后耳板螺栓装配互连的螺栓装配孔C、近下端部槽底上设置有便于与竖向支腿2的左右立柱下端螺栓装配互连的螺栓装配孔D;所述的卡腿具有限位竖向支架和承受平台整体竖向荷载的功能,主体呈由槽钢制成的斜撑条和水平撑条构成的角尺状,固定焊设在左右立柱的卡腿焊接座上;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的竖向支腿和斜向支腿的上端分别通过左右立柱上的螺栓装配孔A、左右斜支柱上的螺栓装配孔C、和左前耳板和右前耳板及左后耳板和右后耳板对应螺栓装配、固定设置在平台面板及骨架的下方,斜向支腿的下端通过所述的螺栓装配孔D和螺栓装配孔B螺栓装配互连,构成直角三角形基体,所述的平台吊耳分别固定焊设在左内骨条和右内骨条的前后位上、呈外伸状,构成由左右立柱垂直支撑、由左右斜支柱倾斜支撑所述的平台面板及骨架、并由卡腿靠持在结构梁上就位、由平台面板及骨架覆盖在井道上、并可以通过平台吊耳由吊机随意垂吊移位的直角三角形状整体提升式井道钢平台防护装置。使用时,只要将平台吊耳通过吊孔与塔吊钢丝绳索上的吊钩可靠互连,即便可将平台防护装置整体吊起,使竖向支腿靠向井道洞口一侧、再放置于井道内,然后将左右卡腿拉至结构梁上就位,各部位与井道梁、墙壁靠实后,即可确认安全锁定,松开塔吊吊钩;将平台防护装置整体吊起、左右卡腿偏离结构梁,即可解除锁定状态,便可按需升降移位。基于上述构思的本专利技术整体提升式井道钢平台防护装置,由于将井道防护装置合理地的设置成为主要由竖直支腿、斜支腿支撑面板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状的整体钢平台,除了能使井道洞口水平全封闭防护外,还大大增强了提升的简便性和快捷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隐患;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装置自身构件承力,不需外界支撑,即可实现提升及工作中省时、便捷、安全可靠的效果,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升难度大且存在安全隐患的不足,同时也有效降低了高处作业的工作量和难度,方便了井道防护与其他工种之间工作的有效衔接,有利于确保工程生产效率和节约施工成本。由上可见,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提升式井道钢平台防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明显具有结构简单且科学合理、提升安全可靠且成本低、方便于周转使用,从克服安全隐患、提高作业效率及带来的显著生命财产安全和确保企业社会经济效益角度考虑,本专利技术防护装置为企业的文明生产、科技进步提供了技术保障,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贵的市场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总体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平台面板与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竖向支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斜向支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左右卡腿的结构及安装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平台耳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平台吊耳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平台面板与骨架11.平台外骨架111.前外框边112.后外框边113.左外框边114.右外框边12.平台内骨架121.前内骨条122.后内骨条123.左内骨条124.右内骨条13.平台耳板131.左前耳板132.右前耳板133.左后耳板134.右后耳板135.螺栓装配孔E14.平台吊耳141.左前吊耳142.右前吊耳143.左后吊耳144.右后吊耳145.吊孔15.平台面板2.竖向支腿21.左右立柱22.互连横杆A23.螺栓装配孔A24.螺栓装配孔B25.卡腿焊接座3.斜向支腿31.左右斜支柱32.互连横杆B33.螺栓装配孔C24.螺栓装配孔D4.左右卡腿41.斜撑条42.水平撑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典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图1到图8中,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提升式井道钢平台防护装置,主体包括平台面板与骨架1和竖向支腿2,特征在于:还包括斜向支腿3和左右卡腿4,井道钢平台防护装置整体呈由平台面板与骨架1、竖向支腿2、斜向支腿3和卡腿4装配互连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状,其中:所述的平台面板及骨架1具有整体承重及全封闭防护井道的功能,包含有外骨架11、内骨架12、平台耳板13、平台吊耳14和平台面板15;所述的外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体提升式井道钢平台防护装置,主体包括平台面板与骨架(1)和竖向支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向支腿(3)和左右卡腿(4),井道钢平台防护装置整体呈由平台面板与骨架(1)、竖向支腿(2)、斜向支腿(3)和卡腿(4)装配互连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状,其中:所述的平台面板及骨架(1)具有整体承重及全封闭防护井道的功能,包含有外骨架(11)、内骨架(12)、平台耳板(13)、平台吊耳(14)和平台面板(15);所述的外骨架(11)主体呈由方钢管端部互连焊接构成的方框状,包含有前外框边(111)、后外框边(112)、左外框边(113)和右外框边(114);所述的内骨架(12)主体呈由方钢管交叉焊接构成的“井”字状,固定焊设在外骨架(11)框内,包含有前内骨条(121)、后内骨条(122)、左内骨条(123)和右内骨条(124);所述的平台耳板(13)由上设有螺栓装配孔E(135)的钢板片制成,包括有固定焊设在左内骨条(123)上的左前耳板(131)和左后耳板(133)、固定焊设在右内骨条(124)上的右前耳板(132)和右后耳板(134);所述的平台吊耳(14)由上设有吊孔(145)的钢板片制成,包括有固定焊设在左内骨条(123)上的左前吊耳(141)和左后吊耳(143)、固定焊设在右内骨条(124)上的右前吊耳(142)和右后吊耳(144);所述的平台面板(15)由花纹薄钢板充任,开缝穿越平台吊耳(14)、固定焊设在外骨架(11)和内骨架(12)的上表面上;所述的竖向支腿(2)具有承受竖向荷载的功能,包含有由槽钢制成的左右立柱(21)和焊设在左右立柱(21)之间、由方钢管制成的数根互连横杆A(22),在左右立柱(21)的上端部槽底上设置有便于与左前耳板(131)和右前耳板(132)螺栓装配互连的螺栓装配孔A(23)、近下端的槽底上设置有便于与斜向支腿(3)装配互连的螺栓装配孔B(24)、槽壁上设置有卡腿焊接座(25);所述的斜向支腿(3)具有斜向拉结及承受平台荷载、与整体结构形成相对支力、确保平台坐落稳定的功能,包含有由槽钢制成的左右斜支柱(31)和焊设在左右斜支柱(31)之间、由方钢管制成的数根互连横杆B(32),在左右斜支柱(31)的近上端部槽底上设置有便于与左后耳板(133)和右后耳板(134)螺栓装配互连的螺栓装配孔C (33)、近下端部槽底上设置有便于与竖向支腿(2)的左右立柱(21)下端螺栓装配互连的螺栓装配孔D(34);所述的卡腿(4)具有限位竖向支架(2)和承受平台整体竖向荷载的功能,主体呈由槽钢制成的斜撑条(41)和水平撑条(42)构成的角尺状,固定焊设在左右立柱(21)的卡腿焊接座(25)上;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的竖向支腿(2)和斜向支腿(3)的上端分别通过左右立柱(21)上的螺栓装配孔A(23)、左右斜支柱(31)上的螺栓装配孔C(33)、和左前耳板(131)和右前耳板(132)及左后耳板(133)和右后耳板(134)对应螺栓装配、固定设置在平台面板及骨架(1)的下方,斜向支腿(3)的下端通过所述的螺栓装配孔D(3) 4和螺栓装配孔B(24)螺栓装配互连,构成直角三角形基体,所述的平台吊耳(14)分别固定焊设在左内骨条(123)和右内骨条(124)的前后位上、呈外伸状,构成由左右立柱(21)垂直支撑、由左右斜支柱(31)倾斜支撑所述的平台面板及骨架(1)、并由卡腿(4)靠持在结构梁上就位、由平台面板及骨架(1)覆盖在井道上、并可以通过平台吊耳(14)由吊机随意垂吊移位的直角三角形状整体提升式井道钢平台防护装置;使用时,只要将平台吊耳(14)通过吊孔(145)与塔吊钢丝绳索上的吊钩可靠互连,即便可将平台防护装置整体吊起,使竖向支腿(2)靠向井道洞口一侧、再放置于井道内,然后将左右卡腿(4)拉至结构梁上就位,各部位与井道梁、墙壁靠实后,即可安全锁定;将平台防护装置整体吊起、左右卡腿(4)偏离结构梁后即可解除锁定,便可按需升降移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提升式井道钢平台防护装置,主体包括平台面板与骨架(1)和竖向支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向支腿(3)和左右卡腿(4),井道钢平台防护装置整体呈由平台面板与骨架(1)、竖向支腿(2)、斜向支腿(3)和卡腿(4)装配互连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状,其中:所述的平台面板及骨架(1)具有整体承重及全封闭防护井道的功能,包含有外骨架(11)、内骨架(12)、平台耳板(13)、平台吊耳(14)和平台面板(15);所述的外骨架(11)主体呈由方钢管端部互连焊接构成的方框状,包含有前外框边(111)、后外框边(112)、左外框边(113)和右外框边(114);所述的内骨架(12)主体呈由方钢管交叉焊接构成的“井”字状,固定焊设在外骨架(11)框内,包含有前内骨条(121)、后内骨条(122)、左内骨条(123)和右内骨条(124);所述的平台耳板(13)由上设有螺栓装配孔E(135)的钢板片制成,包括有固定焊设在左内骨条(123)上的左前耳板(131)和左后耳板(133)、固定焊设在右内骨条(124)上的右前耳板(132)和右后耳板(134);所述的平台吊耳(14)由上设有吊孔(145)的钢板片制成,包括有固定焊设在左内骨条(123)上的左前吊耳(141)和左后吊耳(143)、固定焊设在右内骨条(124)上的右前吊耳(142)和右后吊耳(144);所述的平台面板(15)由花纹薄钢板充任,开缝穿越平台吊耳(14)、固定焊设在外骨架(11)和内骨架(12)的上表面上;所述的竖向支腿(2)具有承受竖向荷载的功能,包含有由槽钢制成的左右立柱(21)和焊设在左右立柱(21)之间、由方钢管制成的数根互连横杆A(22),在左右立柱(21)的上端部槽底上设置有便于与左前耳板(131)和右前耳板(132)螺栓装配互连的螺栓装配孔A(23)、近下端的槽底上设置有便于与斜向支腿(3)装配互连的螺栓装配孔B(24)、槽壁上设置有卡腿焊接座(2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剑峰曾海波李超吴建录张健马伟谭蛟李苏畅周华嵘郑奎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