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易裂弹力加强经编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5775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经编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易裂弹力加强经编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上方编织有拉伸层,所述基布层与拉伸层之间的厚度比例为1:1,且拉伸层与基布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基布层上端的空腔内竖直缝合设置有多个弹性柱,且弹性柱的上端延伸至拉伸层的内部上端,所述拉伸层包括空腔上表面的锦纶层,所述锦纶层上端编织有氨纶层以及涤纶层,所述氨纶层与涤纶层之间交叉编织而成,且氨纶层与涤纶层的宽度比例为2: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极佳的防裂以及拉伸性,同时也具备了保暖、防水、防虫、杀菌以及透气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易裂弹力加强经编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防易裂弹力加强经编面料。
技术介绍
织造工艺包括机织(也称梭织)、针织、编织和非织造,其中针织又分为经编和纬编。经编是属于针织领域的一种纺织工艺。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形成的针织物称为经编织物。市场上的经编面料大都存在易裂、弹性差、保暖性差以及穿着不舒服的缺点,从而影响面料使用寿命的同时,也降低也使用者的穿着体验,因此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易裂弹力加强经编面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防易裂弹力加强经编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上方编织有拉伸层,所述基布层与拉伸层之间的厚度比例为1:1,且拉伸层与基布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基布层上端的空腔内竖直缝合设置有多个弹性柱,所述弹性柱呈T型,且弹性柱的上端延伸至拉伸层的内部上端,所述拉伸层包括空腔上表面的锦纶层,所述锦纶层上端编织有氨纶层以及涤纶层,所述氨纶层与涤纶层之间交叉编织而成,且氨纶层与涤纶层的宽度比例为2:1。优选的,所述空腔内填充有保暖层,所述保暖层具体为羊绒层,且弹性柱贯穿保暖层并延伸至拉伸层内侧。优选的,所述基布层下表面复合缝制有贴身层,且贴身层具体为竹纤维层。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易裂弹力加强经编面料,有益效果在于:该防易裂弹力加强经编面料采用多种弹性较好的面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编织而成,从而使得该种经编面料在具备防易裂的同时,具备较高的拉伸性,且该面料具备保暖、防水以及贴身的效果,提高了穿着者的穿着舒适感,因此有利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易裂弹力加强经编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易裂弹力加强经编面料的拉伸层的结构放大图。图中:贴身层1、拉伸层2、氨纶层21、涤纶层22、锦纶层23、保暖层3、基布层4、弹性柱5、空腔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防易裂弹力加强经编面料,包括基布层4,基布层4上方编织有拉伸层2,基布层4与拉伸层2之间的厚度比例为1:1,通过基布层4与拉伸层2之间的厚度比例为1:1的设计,能够提高拉伸层2的延展性的同时,也能够使得衣物总体具备轻便的效果。拉伸层2与基布层4之间形成空腔6,空腔6内填充有保暖层3,保暖层3具体为羊绒层,且弹性柱5贯穿保暖层3并延伸至拉伸层2内侧,羊绒具备极佳的保暖效果,且保暖层3的厚度小于拉伸层2以及基布层4,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对材料成本进行控制。基布层4上端的空腔6内竖直缝合设置有多个弹性柱5,所述弹性柱5呈T型,且弹性柱5的上端延伸至拉伸层2的内部上端,弹性柱5由纯化纤织物层组成,纯化纤织物是由纯化学纤维纺织而成的面料,化纤面料以其牢度大、弹性好、挺括、耐磨耐洗、不易皱以及不易缩水,从而能够使得通过弹性柱5的设计,增强基布层4与拉伸层2的连接强度,并且使得面料整体具备延伸性。拉伸层2包括空腔6上表面的锦纶层23,锦纶层23上端编织有氨纶层21以及涤纶层22,氨纶层21与涤纶层22之间交叉编织而成,且氨纶层21与涤纶层22的宽度比例为2:1,锦纶层23为聚酰胺纤维,也是所谓的尼龙,染色性在合成纤维是较好的,穿着轻便,又有良好的防水防风性能,耐磨性高,强度弹性都很好;氨纶层21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具有高度弹性,能够拉长6~7倍,但随张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其分子结构为一个像链状的、柔软及可伸长性的聚氨基甲酸酯,通过与硬链段连接在一起而增强其特性;涤纶层22属于聚酯纤维,具有优良的弹性和回复性,面料挺括,不起皱,保形性好,强度高,弹性又好,经久耐穿并有优良的耐光性能,通过氨纶层21与涤纶层22的宽度比例为2:1的设置,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拉伸层2的延展性,且通过该设计,能够使得面料具备防水、耐光、拉伸、以及高强度的功能。基布层4下表面复合缝制有贴身层1,且贴身层1具体为竹纤维层,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通过用竹纤维层作为贴身面料不仅能够带来很好的舒适性,并且该种面料还能够杀菌杀虫,且透气性好,因此有利于人体的健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易裂弹力加强经编面料,包括基布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4)上方编织有拉伸层(2),所述基布层(4)与拉伸层(2)之间的厚度比例为1:1,且拉伸层(2)与基布层(4)之间形成空腔(6),所述基布层(4)上端的空腔(6)内竖直缝合设置有多个弹性柱(5),所述弹性柱(5)呈T型,且弹性柱(5)的上端延伸至拉伸层(2)的内部上端,所述拉伸层(2)包括空腔(6)上表面的锦纶层(23),所述锦纶层(23)上端编织有氨纶层(21)以及涤纶层(22),所述氨纶层(21)与涤纶层(22)之间交叉编织而成,且氨纶层(21)与涤纶层(22)的宽度比例为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易裂弹力加强经编面料,包括基布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4)上方编织有拉伸层(2),所述基布层(4)与拉伸层(2)之间的厚度比例为1:1,且拉伸层(2)与基布层(4)之间形成空腔(6),所述基布层(4)上端的空腔(6)内竖直缝合设置有多个弹性柱(5),所述弹性柱(5)呈T型,且弹性柱(5)的上端延伸至拉伸层(2)的内部上端,所述拉伸层(2)包括空腔(6)上表面的锦纶层(23),所述锦纶层(23)上端编织有氨纶层(21)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群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如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