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动车运用所钥匙智能管理系统和操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558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铁动车运用所钥匙智能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包括柜体,后台电脑、控制软件和钥匙管理操作方法。所述的柜体上部是一块固定板,固定板上装有一个显示触摸屏,在显示触摸屏右侧装有一个读卡器和指纹识别仪,在固定板的下部是一扇带电锁的玻璃活动门,柜体内装有一块钥匙存放板,钥匙存放板上有若干个钥匙储位插座和插入其中的智能钥匙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动车运用所钥匙智能管理系统和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铁动车运用所钥匙智能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它是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采用RFID电子标签跟踪、电子锁具控制技术、信息交互技术,实现钥匙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解决了动车组和动车所各类运用和检修钥匙在实际工作中的存取管理、使用历史查阅、资料存档、责任跟踪等问题,也解决了因钥匙管理不当引发的各种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
技术介绍
高铁动车运用所不但承担着动车组的检修工作,还负责动车组发车的准备工作,在此过程中涉及到许多专用钥匙的管理,比如,动车组检修开始和结束要使用专门的高压取电钥匙,动车组检修时检修人员要领取检修钥匙,动车组出发准备时,动车司机要领取所属动车组司机钥匙,乘务人员要领取乘务钥匙等,这些钥匙的发放、收回、存储和登记目前都是由调度室人员进行手工操作、纸质台账管理的,由于每个动车所每天有几十列以上的动车组进行检修和发车,钥匙管理的工作量非常巨大,一旦发生差错,将造成巨大的安全责任和安全隐患,更不用说工作的效率十分低下,也很不方便进行存档、历史查阅、跟踪责任的工作。因此,针对以上情况,寻求一种方便、高效、安全的动车所钥匙管理方法是非常迫切的需求。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高铁动车运用所钥匙智能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铁动车运用所钥匙智能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高铁动车所钥匙管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铁动车运用所钥匙智能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包括柜体,后台电脑、控制软件和钥匙管理操作方法。所述的柜体上部是一块固定板,固定板上装有一个显示触摸屏,在显示触摸屏右侧装有一个读卡器和指纹识别仪,在固定板的下部是一扇带电锁的玻璃活动门,柜体内装有一块钥匙存放板,钥匙存放板上有若干个钥匙储位插座和插入其中的智能钥匙栓。作为优选,所述的柜体内的钥匙存放板上安装有11排可插93个智能钥匙栓的钥匙储位插座,其中9个一排的有5排,8个一排的有6排。作为优选,所述的智能钥匙栓是一个长方形的塑料件,在于其内部封装了一个RFID卡。作为优选,所述的智能钥匙栓是一个长方形的塑料件,一头带有两个凹槽,一头有一个通孔。作为优选,所述的钥匙储位插座表面,有一个可以让智能钥匙栓插入并锁住的竖孔。作为优选,所述的钥匙储位插座竖孔边上,有一个指示灯。作为优选,所述的钥匙管理操作方法为:(1)取用钥匙:在后台电脑上根据调度及交路计划对司乘人员进行授权----司乘人员用工作卡在柜体上读卡器上刷卡或在指纹识别仪上进行身份识别-----玻璃活动门解锁打开----触摸显示屏显示有权领用的钥匙名称,同时钥匙存放板中对应的能领用的钥匙储位指示灯亮----在触摸显示屏上选择并点击需领用的钥匙----对应的智能钥匙栓解锁,指示灯闪烁-----拔出智能钥匙栓,同时语音播报相关信息----关上玻璃活动门----取用钥匙结束;(2)还入钥匙:司乘人员用工作卡在柜体上的读卡器上刷卡或在指纹识别仪上进行身份识别-----玻璃活动门解锁打开----在柜体上的读卡器上刷需归还的智能钥匙栓上的ID感应卡识别钥匙信息----对应的钥匙储位指示灯闪烁----将需归还的智能钥匙栓插入钥匙储位插座上的竖孔,同时语音播报相关信息----指示灯灭,智能钥匙栓上锁-----钥匙归还成功。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解决动车运用所每天大量专用钥匙靠人工管理,费时费力,容易出错的问题,实现了专用钥匙按出车计划、检修计划进行流程化、无人化的自动管理,在预先安排好的计划内的动车司机、乘务人员和检修人员只要通过刷卡和指纹识别即可拿到所需的专用钥匙,在使用结束后通过刷卡归还。这套系统的使用,填补了在动车运用和检修工作中钥匙管理的空白,也提供了一个实现有序、安全管理的强有力地保障,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柜体示意图。图2智能钥匙栓示意图。图3是钥匙储位插座示意图。其中:1、柜体;2、显示触摸屏;3、读卡器;4、指纹识别仪;5、玻璃活动门;6、钥匙存放板;7、凹槽;8、RFID卡;9、通孔;10、钥匙;11、ID感应卡;12、钥匙储位插座本体;13、竖孔,14、指示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图2和图3,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高铁动车运用所钥匙智能管理系统及钥匙管理操作方法,包括柜体1,后台电脑、控制软件和钥匙管理操作方法。所述的柜体1上部是一块固定板,固定板上装有一个显示触摸屏2,在显示触摸屏2右侧装有一个读卡器3和指纹识别仪4,在固定板的下部是一扇带电锁的玻璃活动门5,柜体1内装有一块钥匙存放板6,钥匙存放板6上有若干个钥匙储位插座(图3)和插入其中的智能钥匙栓(图2)。所述的柜体1内的钥匙存放板6上安装有11排可插93个智能钥匙栓(图2)的钥匙储位插座(图3),其中9个一排的有5排,8个一排的有6排。所述的智能钥匙栓(图2)是一个长方形的塑料件,在其内部封装了一个RFID卡8,是为了让钥匙储位插座(图3)感应到智能钥匙栓(图2)所用。所述的智能钥匙栓(图2)一头带有两个凹槽7,是为了插入钥匙储位插座(图3)后能让电磁机构锁住智能钥匙栓(图2),所述的智能钥匙栓(图2)的另一头还有一个通孔9,用于悬钥匙10和ID感应卡11,ID感应卡11是作为钥匙10的跟踪和识别。所述的钥匙储位插座(图3),包括钥匙储位插座本体12和其表明有一个可以让智能钥匙栓(图2)插入并锁住的竖孔13。所述的钥匙储位插座本体12内包括一块电路板和电磁动作机构,可以检测智能钥匙栓(图2)的存在并控制电磁动作机构动作来锁住或释放智能钥匙栓(图2)(通过凹槽7),在钥匙储位插座竖孔13边上还有一个指示灯14,用于显示智能钥匙栓(图2)的解锁状况。钥匙管理使用方法:将所需要管理的钥匙配上一个ID感应卡11一起挂在一块智能钥匙栓(图2)的通孔9上,接着将此智能钥匙栓插入一个空位的钥匙储位插座竖孔13内,然后进行系统的初始化,初始化结束后就可以进入正常的使用状态。具体操作方法:(1)取用钥匙:在后台电脑上根据调度及交路计划对司乘人员进行授权----司乘人员用工作卡在柜体1上读卡器3上刷卡或在指纹识别仪4上进行身份识别-----玻璃活动门5解锁打开----触摸显示屏2显示有权领用的钥匙名称,同时钥匙存放板6中对应的能领用的钥匙储位指示灯13亮----在触摸显示屏2上选择并点击需领用的钥匙----对应的智能钥匙栓解锁,指示灯13闪烁-----拔出智能钥匙栓,同时语音播报相关信息----关上玻璃活动门5----取用钥匙结束;(2)还入钥匙:司乘人员用工作卡在柜体1上的读卡器3上刷卡或在指纹识别仪4上进行身份识别-----玻璃活动门5解锁打开----在柜体1上的读卡器3上刷需归还的智能钥匙栓上的ID感应卡11识别钥匙信息----对应的钥匙储位指示灯13闪烁----将需归还的智能钥匙栓插入钥匙储位插座上的竖孔12,同时语音播报相关信息----指示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铁动车运用所钥匙智能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包括柜体1,后台电脑、控制软件和钥匙管理操作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动车运用所钥匙智能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包括柜体1,后台电脑、控制软件和钥匙管理操作方法。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柜体1上部是一块固定板,固定板上装有一个显示触摸屏2,在显示触摸屏右侧装有一个读卡器3和指纹识别仪4,在固定板的下部是一扇带电锁的玻璃活动门5,柜体内装有一块钥匙存放板6,钥匙存放板6上有若干个钥匙储位插座(图3)和插入其中的智能钥匙栓(图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运用所钥匙智能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柜体1内的钥匙存放板6上安装有11排可插93个智能钥匙栓(图2)的钥匙储位插座(图3),其中9个一排的有5排,8个一排的有6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运用所钥匙智能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钥匙栓(图2)是一个长方形的塑料件,在于其内部封装了一个RFID卡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运用所钥匙智能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钥匙栓(图2)是一个长方形的塑料件,一头带有两个凹槽7,一头有一个通孔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动车运用所钥匙智能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钥匙储位插座(图3)表面,有一个可以让智能钥匙栓(图2)插入并锁住的竖孔13。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涛李啸郑华虎叶协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金太格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