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均匀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5098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均匀的反应釜,其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搅拌机构搅拌的是同层的液体,不同层液体搅拌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驱动机构和搅拌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连接且用于带动搅拌机构转动的移动组件,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反应釜的罐内,所述搅拌机构的旋转中心线与反应釜的轴线相垂直利用驱动电机驱动移动组件上下移动,通过移动组件带动搅拌机构转动,搅拌机构将反应釜内分层的液体搅动,通过搅拌机构的旋转中心线与反应釜的轴线垂直,以此可以将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的液体搅动至上层,将上层的液体搅动至下层,有利于将反应釜内的液体搅拌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均匀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合均匀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等生产型用户和各种科研实验项目的研究,用来完成水解、中和、结晶、蒸馏、蒸发、储存、恒温反应等工艺过程的容器。授权公告号为CN20532375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声机械搅拌转换的可拆卸式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和反应釜体盖,所述反应釜体盖呈半球形并倒扣在反应釜体上,所述反应釜体盖上方设置有高速机械搅拌器和超声波发生装置,所述高速机械搅拌器由电机、减速器、搅拌杆和搅拌片组成,电机通过减速器连接搅拌杆,搅拌片均匀间隔地插接在搅拌杆上;所述的超声波发生装置由超声波发生器和高能超声变幅杆组成,超声波发生器与高能超声变幅杆相连;所述搅拌杆和高能超声变幅杆位于反应釜体腔内;所述反应釜体盖盖壁上设有进料口、用于监测反应釜内压力变化的压力表、用于滴加反应助剂的滴加口和用于随时取样检测的取样管;所述进料口和滴加口上设有分别与其匹配的活塞;所述反应釜体包括上反应釜体和下反应釜体,所述上反应釜体分别与反应釜体盖和下反应釜体之间通过铰接连接,所述上反应釜体分别与反应釜体盖和下反应釜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上反应釜体上设有观察口,上反应釜体的侧壁上均匀间隔设有温度探头;所述下反应釜体的底部设有导热油出口和出料口,出料口端设置放料阀;所述反应釜体外缠绕有导油管,所述上反应釜体的侧壁上端设有导热油进口和氮气口。在实际生产中,工作人员将不同密度的液体注入反应釜内,不同密度的液体容易产生分层,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通过电机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转动搅拌桨转动,从而实现搅拌,但其搅拌一般在各自的液体层内进行,但是不同液体层之间的搅拌混合效果较差,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均匀的反应釜,有利于将位于上下层的液体搅拌均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均匀的反应釜,包括驱动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反应釜顶部的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连接且用于带动搅拌机构转动的移动组件,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反应釜的罐内,所述搅拌机构的旋转中心线与反应釜的轴线相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不同密度液体注入反应釜内,利用驱动电机驱动移动组件上下移动,通过移动组件带动搅拌机构转动,搅拌机构将反应釜内分层的液体搅动,通过搅拌机构的旋转中心线与反应釜的轴线垂直,以此可以将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的液体搅动至上层,将上层的液体搅动至下层,有利于将反应釜内的液体搅拌均匀。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齿条,所述主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齿条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齿条远离主动齿轮的一端伸入反应釜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齿条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带动搅拌机构转动,以此可以将反应釜内的分层液体搅拌均匀。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从动齿轮、搅拌轴以及主搅拌桨,所述从动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搅拌轴穿设在从动齿轮的侧壁上,所述搅拌轴的两端分别向反应釜的内侧壁延伸并与反应釜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的轴线与齿条相垂直,所述搅拌轴的侧壁上设有主搅拌桨,所述主搅拌桨远离搅拌轴的一端延伸至反应釜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齿条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搅拌轴和主搅拌桨转动,以此可以将反应釜底部的液体搅拌到反应釜的上层,反应釜上层的液体搅拌至反应釜的底部,有效将不同层的液体充分搅拌,有利于将液体搅拌均匀。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从搅拌桨,所述主搅拌桨的长度大于从搅拌桨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搅拌轴带动从搅拌桨转动,有利于加快反应釜内液体搅拌均匀的速度,提高了搅拌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的内侧壁上设有两轴承,所述轴承与搅拌轴远离齿条的一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轴承与反应釜内侧壁和搅拌轴连接,有利于加强搅拌轴与反应釜内侧壁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所述主搅拌桨和从搅拌桨的侧壁上均设有若干个搅拌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搅拌轴带动主搅拌桨和从搅拌桨转动,从而可以带动搅拌叶转动,有利于将不同层的液体搅拌充分。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的顶部设有滑移座,所述滑移座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底壁上设有滑移孔,所述齿条远离轮齿的一侧在通槽的内侧壁上滑移,所述齿条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穿过滑移孔并伸入反应釜内,所述滑移座靠近轮齿一侧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伸入通孔内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与齿条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动齿轮带动齿条上下移动时,齿条沿着滑移座的内侧壁上下移动,有利于加强齿条移动的稳定性,以此可以顺利带动从动齿轮和搅拌轴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通槽远离的电机的一侧设有工型槽,所述齿条远离轮齿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在工型槽内滑移的工型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齿条的工型块沿着工型槽滑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齿条在滑移座内的滑移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驱动电机驱动移动组件上下移动,移动组件带动搅拌机构在反应釜内搅拌,通过搅拌机构的旋转中心线与反应釜的轴线垂直,以此可以将反应釜内不同层的液体充分搅拌;2、利用驱动电机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齿条上下移动,以此可以带动从动齿轮和搅拌轴转动,主搅拌桨从而可以将反应釜内不同层的液体搅拌均匀;3、利用齿条的工型块与滑移座的工型槽滑移连接,可以加强齿条上下移动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体现实施例中驱动电机和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体现实施例中滑移座、通槽和滑移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体现实施例中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釜;2、驱动机构;3、驱动电机;4、移动组件;401、转动芯轴;40、主动齿轮;41、齿条;42、滑移座;43、通槽;44、通孔;45、工型槽;46、工型块;47、挡块;48、滑移孔;5、搅拌机构;50、从动齿轮;51、搅拌轴;52、主搅拌桨;53、从搅拌桨;54、轴承;55、搅拌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混合均匀的反应釜,其包括驱动机构2和搅拌机构5(参照图2),驱动机构2包括设置在反应釜1顶部的驱动电机3以及与驱动电机3连接且用于带动搅拌机构5转动的移动组件4,搅拌机构5设置在反应釜1内,搅拌机构5的旋转中心线与反应釜1的轴线相垂直;工作人员将不同的液体注入反应釜1罐内,利用驱动电机3驱动移动组件4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带动搅拌机构5在反应釜1内转动,利用搅拌机构5的旋转中心线与反应釜1的轴线垂直,从而可以将反应釜1内不同层的液体搅拌均匀。参照图2,移动组件4包括与驱动电机3的驱动轴连接的转动芯轴401,转动芯轴401的外侧壁上连接有主动齿轮40、与主动齿轮40啮合的齿条41,齿条41远离主动齿轮40的一端伸入反应釜1(参照图1)内;参照图3,反应釜1的顶部设有滑移座42,滑移座42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通槽43,通槽43的底壁上设有滑移孔48,齿条41远离轮齿的一侧在通槽43的内侧壁上滑移,通槽43左侧侧壁上设有工型槽45(参考图4),齿条41远离轮齿的侧壁上设有在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均匀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2)和搅拌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设置在反应釜(1)顶部的驱动电机(3)以及与驱动电机(3)连接且用于带动搅拌机构(5)转动的移动组件(4),所述搅拌机构(5)设置在反应釜(1)内,所述搅拌机构(5)的旋转中心线与反应釜(1)的轴线相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均匀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2)和搅拌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设置在反应釜(1)顶部的驱动电机(3)以及与驱动电机(3)连接且用于带动搅拌机构(5)转动的移动组件(4),所述搅拌机构(5)设置在反应釜(1)内,所述搅拌机构(5)的旋转中心线与反应釜(1)的轴线相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均匀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4)包括主动齿轮(40)、齿条(41),所述主动齿轮(40)与驱动电机(3)的驱动轴连接,所述齿条(41)与主动齿轮(40)啮合,所述齿条(41)远离主动齿轮(40)的一端伸入反应釜(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均匀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5)包括从动齿轮(50)、搅拌轴(51)以及主搅拌桨(52),所述从动齿轮(50)与齿条(41)啮合,所述搅拌轴(51)穿设在从动齿轮(50)的侧壁上,所述搅拌轴(51)的两端分别向反应釜(1)的内侧壁延伸并与反应釜(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51)的轴线与齿条(41)相垂直,所述搅拌轴(51)的侧壁上设有主搅拌桨(52),所述主搅拌桨(52)远离搅拌轴(51)的一端延伸至反应釜(1)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均匀的反应釜,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舟骆光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洁雅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