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p废气处理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502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p废气处理塔,包括塔体,塔体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气接口,进气接口接一废气软管,外部废气自废气软管接入,塔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废气进气腔,所述废气进气腔的两侧各设置一废气排放通道,所述废气排放通道的输出端接一根以上的排气支管,所述一根以上的排气支管安装于喷淋腔内,所述喷淋腔的顶面设置一隔板,隔板隔断喷淋腔,隔板底部与喷淋腔底面不接触,隔板相对喷淋腔的另一侧设置一排气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各种废气进行中和处理后并排出,能够冲击后形成水雾,并能够将排入的废气环绕在各排气支管中,通过中和液体冲击实现均匀中和,处理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p废气处理塔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p废气处理塔。
技术介绍
废气处理塔,对于腐蚀性气体(如酸、碱性废气)的治理,多采用液体吸收法治理。采用液体吸收法治理该废气,关键在于净化设备的选择。主开发了净化效率高、操作管理简单、使用寿命长的酸、碱性废气净化工艺与设备。该工艺与产品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净化效率高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能有效去除氯化氢气体(HCl)、氟化氢气体(HF)、氨气(NH3)、硫酸雾(H2SO4)、铬酸雾、氰氢酸气体(HCN)、碱蒸气(NaOH)、硫化氢气体(H2S)、福尔马林(HCHO)等水溶性气体。目前技术中,采用的喷淋方式均比较的单一,其在通入废气之后,利用喷头将中和液体通过雾化喷头喷出,然后对废液进行中和,中和之后再排出至大气中,但是由于只是简单的喷淋方式,因此喷淋效率较低,处理效果并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pp废气处理塔,采用一种锥形的冲击结构将中和液体撞击成雾化状,并将废气能够环绕在各排气支管中,通过中和液体冲击实现均匀中和,处理效果更好。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pp废气处理塔,包括塔体,塔体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气接口,进气接口接一废气软管,外部废气自废气软管接入,塔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废气进气腔,所述废气进气腔的两侧各设置一废气排放通道,所述废气排放通道的输出端接一根以上的排气支管,所述一根以上的排气支管安装于喷淋腔内,所述喷淋腔的顶面设置一隔板,隔板隔断喷淋腔,隔板底部与喷淋腔底面不接触,隔板相对喷淋腔的另一侧设置一排气腔,所述排气腔的顶部外侧端设置一排气口,所述喷淋腔的顶部安装一锥形部,该锥形部的锥形面上均布开设一个以上的溅射孔,所述一根以上的排气支管分设在锥形部的两侧,且排气支管的出气口端靠近中间的锥形部,所述塔体的底部设置有喷淋装置,废气中和液体通过底部的喷淋装置喷射至喷淋腔顶部的锥形部并冲击在溅射孔以及各排气支管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一液泵,液泵安装于储液腔内,储液腔的一侧设置一支撑板,液泵安装于支撑板上,液泵的进液口伸入于储液腔顶部,出液口伸入于喷淋腔内,液泵通过外部的液泵控制器控制开关,以及通过液泵控制器接入电源。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根以上的排气支管均采用空心弹性金属材料制成。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淋腔的底面上开设一个以上的漏液孔,各漏液孔与底部的储液腔相通,所述储液腔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加液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对各种废气进行中和处理后并排出,能够冲击后形成水雾,并能够将排入的废气环绕在各排气支管中,通过中和液体冲击实现均匀中和,处理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所示,包括塔体18,塔体18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气接口,进气接口接一废气软管1,外部废气自废气软管1接入,塔体18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废气进气腔2,废气进气腔2的两侧各设置一废气排放通道5,废气排放通道5的输出端接一根以上的排气支管7,一根以上的排气支管7安装于喷淋腔6内,喷淋腔6的顶面设置一隔板11,隔板11隔断喷淋腔6,隔板11底部与喷淋腔底面不接触,隔板11相对喷淋腔的另一侧设置一排气腔8,排气腔8的顶部外侧端设置一排气口9;喷淋腔6的顶部安装一锥形部3,该锥形部3的锥形面上均布开设一个以上的溅射孔4,一根以上的排气支管7分设在锥形部3的两侧,且排气支管7的出气口端靠近中间的锥形部3,塔体18的底部设置有喷淋装置,废气中和液体通过底部的喷淋装置喷射至喷淋腔顶部的锥形部3并冲击在溅射孔4以及各排气支管7上。本实施例中,喷淋装置包括一液泵16,液泵16安装于储液腔14内,储液腔14的一侧设置一支撑板15,液泵16安装于支撑板15上,液泵16的进液口伸入于储液腔顶部,出液口伸入于喷淋腔6内,液泵16通过外部的液泵控制器17控制开关,以及通过液泵控制器17接入电源。其中,一根以上的排气支管7均采用空心弹性金属材料制成。从液泵喷出的中和液体会冲击在锥形部上,并冲击在锥形部的溅射孔内,并最终冲击形成水雾,水雾会通过锥形部的作用向着两侧喷射,由于废气排放时会集中在各排气支管中,增加废气在各排气支管之间的停留时间,增加中和效果,中和液体溅射并冲击在两侧的排气支管上,使得各弹性金属材料制成的排气支管产生振动,通过振动力增加废气中和效果,废气在被中和之后会向下排放,并最终进入到排气腔内,在从排气腔顶部外侧的排气口排出至大气中。其中,喷淋腔的底面上开设一个以上的漏液孔12,各漏液孔12与底部的储液腔14相通,储液腔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加液口13。喷淋后的液体会穿过漏液孔12重新回落至储液腔14内,实现循环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对各种废气进行中和处理后并排出,能够冲击后形成水雾,并能够将排入的废气环绕在各排气支管中,通过中和液体冲击实现均匀中和,处理效果更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p废气处理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塔体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气接口,进气接口接一废气软管,外部废气自废气软管接入,塔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废气进气腔,所述废气进气腔的两侧各设置一废气排放通道,所述废气排放通道的输出端接一根以上的排气支管,所述一根以上的排气支管安装于喷淋腔内,所述喷淋腔的顶面设置一隔板,隔板隔断喷淋腔,隔板底部与喷淋腔底面不接触,隔板相对喷淋腔的另一侧设置一排气腔,所述排气腔的顶部外侧端设置一排气口,所述喷淋腔的顶部安装一锥形部,该锥形部的锥形面上均布开设一个以上的溅射孔,所述一根以上的排气支管分设在锥形部的两侧,且排气支管的出气口端靠近中间的锥形部,所述塔体的底部设置有喷淋装置,废气中和液体通过底部的喷淋装置喷射至喷淋腔顶部的锥形部并冲击在溅射孔以及各排气支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p废气处理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塔体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气接口,进气接口接一废气软管,外部废气自废气软管接入,塔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废气进气腔,所述废气进气腔的两侧各设置一废气排放通道,所述废气排放通道的输出端接一根以上的排气支管,所述一根以上的排气支管安装于喷淋腔内,所述喷淋腔的顶面设置一隔板,隔板隔断喷淋腔,隔板底部与喷淋腔底面不接触,隔板相对喷淋腔的另一侧设置一排气腔,所述排气腔的顶部外侧端设置一排气口,所述喷淋腔的顶部安装一锥形部,该锥形部的锥形面上均布开设一个以上的溅射孔,所述一根以上的排气支管分设在锥形部的两侧,且排气支管的出气口端靠近中间的锥形部,所述塔体的底部设置有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亿和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