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凯娟专利>正文

一种天然抑菌的聚乳酸内裤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923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天然抑菌的聚乳酸内裤及其制作工艺,包括裤腰、裤身和裤裆;所述裤腰、裤身和裤裆均采用聚乳酸长丝和聚乳酸/氨纶包芯纱双纱无缝针织编织。被子制作工艺包括:聚乳酸/氨纶包芯纱制备、裤坯的编织、内裤缝制获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乳酸内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具备天然抑菌性能的聚乳酸材料,解决了内裤抑菌问题和易过敏人群的使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抑菌的聚乳酸内裤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
,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抑菌的聚乳酸内裤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纺织材料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完善,内衣服装也朝着舒适健康的方向发展。各种新材料和功能型内衣不断在市场上出现,但其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目前市场上传统内裤的材料主要以棉和人造纤维素纤维两种为主。因为棉的纯天然和舒适等属性,一直是贴身服饰面料的首选材料。并且在健康和舒适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纯棉制品。除棉纤维之外,人造纤维素纤维因为优于棉花的吸湿性和柔软的特点,也广泛应用于贴身服饰中。从其本质上来说,粘胶纤维的成分还是来源于天然的纤维素,与棉花相同。如莫代尔,人造纤维素材料,一种常见的用于制作内裤的材料。虽然该类纤维的优点突出,但生产中涉及化学试剂的使用,不仅对环境产生污染,还降低了纤维的纯洁性。内衣是与人体接触最为紧密的,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层皮肤”,故内衣的舒适健康关乎着使用者的健康安全。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升,但是健康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人们,内衣的健康使用也变得关键起来。比如说女式内衣,因为产品自身存在的一些工艺和材质等质量问题,会引发乳房疾病的产生,甚至是妇科疾病。所以内衣的亲肤舒适、健康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其中内衣的洁净是使用安全的一个重点。抗菌内衣在市场上应运而生,但是对其效果和副作用,消费者莫衷一是。抗菌工艺的主要技术为纳米银离子抗菌剂后整理、添加银纤维,或者是依靠材料自身抑菌性能,如竹纤维材料。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使用者对效果也是莫衷一是。聚乳酸材料在近几年逐渐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聚乳酸作为一种环保材料,主要运用在注塑、包装等领域,很少涉及家纺。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发现该材料具备包括纺丝、纺纱、织造等工艺的可实施性,在个别性能指标上也不次于现有传统纺织材料。聚乳酸纤维在断裂强力方面明显强于棉、羊毛等天然纤维,初始模量只是略小于涤纶纤维,聚乳酸面料具有较好的强力和挺括性。最早期,聚乳酸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运用在医学组织支架,手术缝合线等方面。通过对聚乳酸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材料呈现的弱酸性,与人体的皮脂膜ph值相近。而皮脂膜是人体表面的免疫层,具有抗感染的作用:皮脂膜中一些游离的脂肪酸能够一直某些致病菌的生长,对皮肤有自我净化的作用。聚乳酸具有相似的作用,同样材料表面会游离出少量的乳酸小分子。一则不会破坏人体体表环境,亲和皮肤:二则对有一些有害病菌和螨虫都有抑制效果。经过测试,聚乳酸面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不等的抑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天然抑菌的聚乳酸内裤及其制作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天然抑菌的聚乳酸内裤,组成部分包括裤腰、裤身与裤裆;所述裤腰、裤身和裤裆均采用聚乳酸长丝和聚乳酸/氨纶包芯纱双纱编织。进一步的,所述聚乳酸/氨纶包芯纱是以聚乳酸长丝和氨纶长丝采用包芯纺纱工艺制得。一种天然抗菌的聚乳酸内裤的制作工艺,包括:步骤1聚乳酸/氨纶包芯纱制备:目前聚乳酸/氨纶的包芯纱并未实现量产,所以市场上并不多见,需制备;所述聚乳酸/氨纶包芯纱是以聚乳酸长丝和氨纶长丝按一定混纺比例,采用包芯纺纱工艺纺制;氨纶长丝经过牵伸装置以一定张力喂入空心锭中;将聚乳酸长丝的筒管套在空心锭子上,并与锭子一起旋转;通过高速旋转运动,将聚乳酸长丝包覆在氨纶长丝上;利用聚乳酸/氨纶包芯纱工艺,提高面料成分中聚乳酸纤维的含量;步骤2裤坯的编织:所述裤坯使用无缝内衣专用针织圆机制作,可编织成形包括所述内裤的裤腰、裤身以及裤裆三个部分;所述无缝内衣专用针织圆机由电脑程序控制进行编织,主要由工艺设计软件根据绘制的内衣构型,设置编织过程中三角、导纱器、牵拉、转速等的工艺参数;所述针织机采用八路进纱,每路由两个喂纱嘴分别喂入聚乳酸长丝和聚乳酸/氨纶包芯纱进入编织机构;所述裤腰部分编织采用双纱双层平针组织编织,且裤腰的编织宽度和长度可根据款式等自主调节;所述裤身部分编织采用双纱单层平针组织编织,裤身大小及长度参照一般男女内裤设计;第三部分裤裆编织方式与裤身相同,采用单层平针组织编织,同时在收尾时采用双层平针组织;各部分编织依据电脑设计方案进行编织,符合人体工程学曲线,获得半成品裤坯,进行下一步剪裁缝制;步骤3内裤缝制:所述裤坯下机后,进行一次落水收缩,对内裤面料进行一次预收缩;落水整理后,对所述裤坯进行剪裁,并采用四针六线方式无骨缝制。进一步的,步骤2的裤坯的编织过程中,所述裤腰和裤身连部分接为无缝编织,提高内裤使用的舒适度。进一步的,步骤2的裤坯的编织过程中,为提高内裤的美观,裤身编织组织可进一步变换,可使用添纱组织、毛圈组织等,同时可采用色纱编织和裤坯染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针对内衣抗菌功能问题,提出以具有天然抑菌性能的聚乳酸为纺织材料,通过无缝针织内衣织造,生产具有天然抗菌性的聚乳酸内裤。本专利技术制备获得的聚乳酸内裤,具有天然的抑菌性能,且不添加任何抗菌化学试剂,避免了药物对人体接触部位的影响,根绝过敏反应。聚乳酸材料具有天然的弱酸性能,与女性阴道环境酸性相似,可维持女性私密部位内外常驻菌落的平衡,减少了妇科疾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聚乳酸/氨纶包芯纱结构图;图2为聚乳酸内裤结构图。附图标记:1、聚乳酸长丝;2、氨纶长丝;3、裤腰;4、裤身;5、裤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聚乳酸纤维材料,呈现天然的弱酸性,与人体皮肤相近的pH值,具有极好的亲肤性,避免皮肤接触导致的过敏反应。同时聚乳材料本身具备天然的抑菌性能,对有害病菌具有一定抑制效果,但同时保证了与人体有益菌群的生长。本专利技术的内裤,以聚乳酸长丝为主要编织材料,分别编织内裤的裤腰、裤身和裤裆得到。本专利技术的天然抑菌的聚乳酸内裤,包括裤腰、裤身和裤裆;所述裤腰、裤身和裤裆采用聚乳酸长丝和聚乳酸/氨纶包芯纱双纱无缝编织制作。所述聚乳酸/氨纶包芯纱是由聚乳酸长丝包缠氨纶丝的纺纱工艺制得。本专利技术天然抑菌的聚乳酸内裤的制作工艺,包括:聚乳酸/氨纶包芯纱制备:包芯纱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聚乳酸/氨纶包芯纱是以聚乳酸长丝1和氨纶长丝2按一定混纺比例,采用包芯纺纱工艺纺制;氨纶长丝2经过牵伸装置以一定张力喂入空心锭中;将聚乳酸长丝1的筒管套在空心锭子上,并与锭子一起旋转;通过高速旋转运动,将聚乳酸长丝1包覆在氨纶长丝2上;利用聚乳酸/氨纶包芯纱工艺,提高面料成分中聚乳酸纤维的含量;裤坯的编织:本实施例为女士内裤,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裤坯使用无缝内衣专用针织圆机制作,可编织成形包括所述内裤的裤腰3、裤身4以及裤裆5三个部分;所述无缝内衣专用针织圆机由电脑程序控制进行编织,主要由工艺设计软件根据绘制的内衣构型,设置编织过程中三角、导纱器、牵拉、转速等的工艺参数;所述针织机采用八路进纱,每路由两个喂纱嘴分别喂入聚乳酸长丝和聚乳酸/氨纶包芯纱进入编织机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然抑菌的聚乳酸内裤,其特征在于,包括裤腰、裤身和裤裆;所述裤腰、裤身和裤裆均采用聚乳酸长丝和聚乳酸/氨纶包芯纱织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抑菌的聚乳酸内裤,其特征在于,包括裤腰、裤身和裤裆;所述裤腰、裤身和裤裆均采用聚乳酸长丝和聚乳酸/氨纶包芯纱织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抑菌的聚乳酸内裤,其特征在于,所述裤腰、裤身和裤裆采用双纱无缝编织制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抑菌的聚乳酸内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乳酸/氨纶包芯纱采用聚乳酸长丝包缠氨纶长丝的纺纱工艺制得。4.一种天然抑菌的聚乳酸内裤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聚乳酸/氨纶包芯纱制备:所述聚乳酸/氨纶包芯纱是以聚乳酸长丝和氨纶长丝按一定混纺比例,采用包芯纺纱工艺纺制;氨纶长丝经过牵伸装置以一定张力喂入空心锭中;将聚乳酸长丝的筒管套在空心锭子上,并与锭子一起旋转;通过高速旋转运动,将聚乳酸长丝包覆在氨纶长丝上;利用聚乳酸/氨纶包芯纱工艺,提高面料成分中聚乳酸纤维的含量;步骤2裤坯的制作:所述裤坯使用无缝内衣专用针织圆机制作,可编织成形包括所述内裤的裤腰、裤身以及裤裆三个部分;所述无缝内衣专用针织圆机由电脑程序控制进行编织,主要由工艺设计软件根据绘制的内衣构型,设置编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凯娟
申请(专利权)人:马凯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