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气零排放的液态烃脱硫醇碱液再生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态烃脱硫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尾气零排放的液态烃脱硫醇碱液再生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炼油企业液化气脱硫醇精制普遍采用碱洗工艺,将液化气中硫醇以硫醇钠形式转移至碱液中,再对脱硫醇碱液采用空气氧化(有催化剂存在条件下),硫醇钠氧化生成二硫化物和氢氧化钠,再通过溶剂反抽提脱除二硫化物,使碱液得到再生,循环利用。硫醇钠氧化通常都采用压缩空气,这种碱液氧化再生技术最为经济。但因空气中大部分组分为氮气,同时空气中的氧气也几乎不可能全部反应,因此该工艺不可避免会有大量尾气产生。同时,硫醇钠氧化生成的二硫化物比较容易挥发,有部分二硫化物必将随碱液再生尾气一起排放,而二硫化物具有恶臭气味,在有氧气和水存在条件下对碳钢设备和管线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含二硫化物尾气焚烧后生成二氧化硫,如果直接排放必将污染大气。近几年已有相关单位开发出不使用碱液的液化气脱硫醇技术,但由于装置投资较碱洗工艺高2-3倍,液化气脱硫醇成本也高出十倍以上,目前极少有工业应用。因此,液化气脱硫醇采用碱液抽提及空气再生工艺,在很长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气零排放的液态烃脱硫醇碱液再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碱液加热器(1),所述碱液加热器(1)的入口与脱硫醇碱液管(21)连接,所述碱液加热器(1)的出口与催化剂注入器(2)连接,所述催化剂注入器(2)与碱液氧化塔(3)的底部入口连接,所述碱液氧化塔(3)的上侧出口通过氧化碱液管(22)与碱液冷却器(8)的入口连接,所述碱液冷却器(8)的出口与反抽提液膜接触器(9)连接,所述反抽提液膜接触器(9)通过法兰与反抽提分离罐(11)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反抽提分离罐(11)出口端设有尾气脱硫罐(12),所述碱液氧化塔(3)顶部出口通过氧化尾气管(26)连接所述尾气脱硫罐(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零排放的液态烃脱硫醇碱液再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碱液加热器(1),所述碱液加热器(1)的入口与脱硫醇碱液管(21)连接,所述碱液加热器(1)的出口与催化剂注入器(2)连接,所述催化剂注入器(2)与碱液氧化塔(3)的底部入口连接,所述碱液氧化塔(3)的上侧出口通过氧化碱液管(22)与碱液冷却器(8)的入口连接,所述碱液冷却器(8)的出口与反抽提液膜接触器(9)连接,所述反抽提液膜接触器(9)通过法兰与反抽提分离罐(11)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反抽提分离罐(11)出口端设有尾气脱硫罐(12),所述碱液氧化塔(3)顶部出口通过氧化尾气管(26)连接所述尾气脱硫罐(12)的底部,所述尾气脱硫罐(12)顶部通过尾气排放管(27)连接尾气增压机(18),所述尾气增压机(18)和纯氧管(24)的出口分别连接气体混合器(7)的入口,所述气体混合器(7)的出口连接压缩混合空气管(25),所述压缩混合空气管(25)与所述碱液氧化塔(3)下部连接;所述反抽提分离罐(11)出口端的底部通过再生碱液管(23)连接再生碱液泵(16)的入口,所述再生碱液泵(16)的出口连接再生碱液管(23),所述反抽提分离罐(11)出口端连接循环溶剂管(30),所述循环溶剂管(30)的入口位于所述反抽提分离罐(11)的中心线以上,所述循环溶剂管(30)通过循环溶剂泵(17)分别连接碱液反抽提溶剂管(29)的入口、尾气脱硫溶剂管(32)的入口、出装置含硫溶剂管(33)的入口,所述尾气脱硫溶剂管(32)的入口连接低硫溶剂管二(31),所述尾气脱硫溶剂管(32)的出口连接所述尾气脱硫罐(12)的上部,所述碱液反抽提溶剂管(29)的入口连接低硫溶剂管一(28),所述碱液反抽提溶剂管(29)的出口与所述反抽提液膜接触器(9)顶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零排放的液态烃脱硫醇碱液再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抽提液膜接触器(9)内设有液膜内芯(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零排放的液态烃脱硫醇碱液再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脱硫罐(12)上部设有尾气脱硫罐液体分布器(14),所述尾气脱硫罐(12)内部设有尾气脱硫罐填料(13),所述尾气脱硫罐(12)底部设有尾气脱硫罐气体分布器(15),所述尾气脱硫溶剂管(32)的出口连接所述尾气脱硫罐液体分布器(14),所述碱液氧化塔(3)顶部出口通过氧化尾气管(26)连接所述尾气脱硫罐气体分布器(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零排放的液态烃脱硫醇碱液再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氧化塔(3)上侧出口处设有L形的碱液氧化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武钢,苏文利,王江涛,李书璞,周文浩,梁玮,徐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章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