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法脱除煤气中有机硫和无机硫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气脱硫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湿法脱除煤气中有机硫和无机硫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炉煤气为高炉炼铁过程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CO(20~25%)、CO2(15~22%)、N2(55%),H2和CH4含量很少,O2含量一般不超过1%,热值约为3500KJ/m3,高炉煤气在钢铁企业主要作为钢铁企业内部炼铁烧结、球团、高炉热风炉、轧钢加热炉、热处理炉、自备热电厂燃气锅炉等燃料。焦炉煤气为炼焦副产品,主要成分为H2(55~60%)、CH4(23~27%)、CO(5~8%)、C2以上不饱和烃(2~4%)、CO2(1.5~3%)、O2(0.3~0.8%))、N2(3~7%),热值约为17~19MJ/m3,可作为高温工业炉燃料和民用煤气。
[0003]由于原料含硫和加工工艺等原因,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普通存在H2S、COS和CS2等形态硫,高炉煤气中可能还存在微量的SO2和HCl等有害杂质,高炉煤气总硫含量一般在50
‑
2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脱除煤气中有机硫和无机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重力旋转床(1),所述超重力旋转床(1)上侧部的煤气进口连接含硫煤气管(21),所述超重力旋转床(1)内设有旋转床填料(2),所述超重力旋转床(1)顶部的煤气出口与脱硫后煤气管(22)的一端连接,所述脱硫后煤气管(22)的另一端与煤气除液罐(3)中部的煤气进口连接,所述煤气除液罐(3)上部设有叶片分离器(4),所述煤气除液罐(3)顶部的出口与净化煤气管(23)连接,所述煤气除液罐(3)底部的出口与脱硫剂回收管(25)的的一端连接,所述脱硫剂回收管(25)的另一端与脱硫剂缓冲罐(5)顶部的进口连接,所述超重力旋转床(1)底侧部的出口与富脱硫剂管(24)的一端连接,所述富脱硫剂管(24)的另一端与脱硫剂缓冲罐(5)顶部的进口连接,所述脱硫剂缓冲罐(5)底部的出口与脱硫剂循环管(26)连接,所述脱硫剂循环管(26)与超重力旋转床(1)顶部的脱硫剂进口连接,所述脱硫剂循环管(26)上设有脱硫剂循环泵(6),所述脱硫剂循环管(26)与待沉淀脱硫剂管(27)连接,所述待沉淀脱硫剂管(27)与脱硫剂沉淀池(7)连接,所述待沉淀脱硫剂管(27)与二价铁盐溶液管(28)连接,所述脱硫剂沉淀池(7)上部与PAC絮凝剂管(29)、PAM絮凝剂管(30)连接,所述脱硫剂沉淀池(7)底部设有滤渣出口(33),所述脱硫剂沉淀池(7)侧部与滤液管(31)连接,所述滤液管(31)与滤液泵(8)和新鲜脱硫剂配制罐(9)连接,所述滤液管(31)与废液管(32)连接,所述新鲜脱硫剂配制罐(9)顶部设有浓碱液进口(34)和有机硫转化剂进口(35),所述新鲜脱硫剂配制罐(9)底部出口与新鲜脱硫管(36)连接,所述新鲜脱硫管(36)与新鲜脱硫剂泵(10)和脱硫剂循环管(2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分离器(4)的叶片分离层包括多个厚薄相间的叶片(41),多个所述叶片(41)中的薄叶片上均设有多个气兜,所述叶片分离层的底部设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焊接有4
‑
8根均匀分布的排液管(42),每根所述排液管(42)末端均焊接有液封筒(43)。3.一种湿法脱除煤气中有机硫和无机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脱除含硫煤气中的有机硫和无机硫:含硫煤气和循环脱硫剂分别从煤气进口和脱硫剂进口进入超重力旋转床(1),所述超重力旋转床(1)内旋转床填料(2)在电机传动作用下旋转,含硫煤气中的有机硫在有机硫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硫化氢,硫化氢及含硫煤气中的二氧化硫、氯化氢与脱硫剂中的碱反应生成盐溶于脱硫剂中;S2脱硫后的富脱硫剂的处理和利用:脱硫后的富脱硫剂自流至脱硫剂缓冲罐(5),脱硫剂经脱硫剂循环泵(6)增压后,大部分脱硫剂送至超重力旋转床(1)用于煤气脱硫,小部分脱硫剂送至脱硫剂沉淀池(7),向脱硫剂沉淀池(7)中先添加二价铁盐溶液生成硫化亚铁沉淀,再添加絮凝剂进一步沉淀,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武钢,张勇,高志强,田佳佳,刘国祥,程胜福,郭洪河,吕进飞,梁玮,徐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章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