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480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沥青25~55%,软化油8~22%,丁苯橡胶8~15%,增粘树脂5~10%,沙索比特1~3%,改性剂A 6~15%,填料5~25%,所述改性剂A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氯磺化聚乙烯100份,亚磺酰氯8份,精制芳烃油40份,防老剂BA 3份,其制备方法为:先加入石油沥青,升温至150℃,脱水20min后加入软化油,升温至155~165℃混合均匀,保持温度在170~180℃之间,依次加入丁苯橡胶、增粘树脂、改性剂A,搅拌30min,经过胶体磨研磨两次,降温至135~145℃,加入沙索比特和填料,混合均匀,降温出料,得到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非固化涂料耐热性差、粘结强度低、耐老化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涉及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是一种高固含量的热熔型高分子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具有长期不固化的特性,有自愈力,碰触即粘,难以剥离,低温粘结性能好等特点,能解决传统固化涂料所不能解决的因基层应力变化传递给防水层而造成的防水层开裂、疲劳破坏或处于高应力状态下提前老化等问题,同时,可作为底层附着涂料与防水卷材配合使用构成复合防水层,此防水层可解决单独使用防水卷材所难以解决的窜水问题。目前国内外防水企业几乎都对其进行了研究,然而高温下粘度大一直是各专利技术难以逾越的痛点,一些专利虽然高温下粘度低,但是耐热性又差,而且粘接强度低。目前市面上的非固化沥青涂料都需要加热至160-180℃左右,有的加热温度甚至会达到200℃,而这么高的施工温度很容易造成热熔施工的危险性,也加大了建筑物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非固化涂料耐热性差、粘结强度低、耐老化性能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沥青25~55%,软化油8~22%,丁苯橡胶8~15%,增粘树脂5~10%,沙索比特1~3%,改性剂A6~15%,填料5~25%,所述改性剂A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氯磺化聚乙烯100份,亚磺酰氯8份,精制芳烃油40份,防老剂BA3份。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沥青25~55%,软化油8~22%,丁苯橡胶8~15%,增粘树脂5~10%,沙索比特1~3%,改性剂A6~15%,填料5~25%。所述改性剂A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氯磺化聚乙烯100份,亚磺酰氯8份,精制芳烃油40份,防老剂BA3份。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沥青为90#或100#重交沥青。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软化油环烷油KN4006和/或精制芳烃油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丁苯橡胶为PSBR和/或SBS140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增粘树脂为C5树脂、C9树脂、萜烯树脂和古马隆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填料为云母粉、滑石粉、粉煤灰、钠基膨润土或重钙。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上述的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的配方,称取各个组分备用;S2、将氯磺化聚乙烯、亚磺酰氯、精制芳烃油、防老剂BA经密炼机炼制30~60min,得到改性剂A,备用;S3、加入石油沥青,升温至150℃,脱水20min;S4、加入软化油,升温至155~165℃混合均匀;S5、保持温度在170~180℃之间加入丁苯橡胶,混合至充分溶胀;S6、保持温度在170~180℃之间加入增粘树脂,混合至充分溶解;S7、保持温度在170~180℃之间加入改性剂A,搅拌30min,经过胶体磨研磨两次;S8、降温至135~145℃,加入沙索比特和填料,混合均匀,降温出料,得到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本专利技术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非固化防水涂料在高温时粘度低,在120℃的粘度为1.7~2.0,可以喷涂施工;耐高低温性好,在100℃无滑动、流淌、滴落,-40℃无裂纹,可施工性好;遇明火阻燃性好,施工安全性高;耐老化性好,在(70±2)℃烘箱中水平放置168h后延伸性和低温柔度基本无变化,使用寿命长;环保性好,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在0.9~1.6g/L,游离TDI、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可溶性金属等有害物质均未检出,满足JC1066-2008《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中的标准要求,符合当今社会环保的趋势;可喷涂施工,非固化防水涂料与各种基层、卷材有良好的粘结能力并具有持续粘结和二次粘结的能力,因此,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现有技术中的非固化防水涂料在施工时一般都需要加热到160~180℃才能施工,而且加热时间长达60~90min,而加热到这么高的温度后很容易产生沥青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容易被烫伤,同时加大了建筑物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而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非固化防水涂料只需加热到120℃即可施工,大大减少了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而且加热时间为20min,减少了40~70min的加热时间,同时,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非固化防水涂料耐高温性好,在100℃无滑动、流淌、滴落,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在保证非固化防水涂料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环保性能外,能够达到100℃的耐高温并且只需加热到120℃即可施工,加热时间短,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安全,因此,实用效果好。本专利技术中,以沥青为主要原料,与配方中其它组分配合,使得制备的非固化防水涂料综合性能更好,其中,软化油与沙索比特配合,使得制备的非固化防水涂料在120℃左右拥有相当低的粘度,可以喷涂施工,沙索比特在110℃开始结晶,与增粘树脂配合,能够增加非固化防水涂料低温时的粘度,使得制备的非固化防水涂料与各种基层、卷材有良好的粘结能力并具有持续粘结和二次粘结的能力,加入改性剂A,能够在非固化涂料中形成稳定的网状结构,使非固化涂料拥有100℃以上的耐高温性能和超强的耐老化性能、耐紫外线性能,同时,在分子链中引入氯原子,使非固化涂料具有优良的阻燃性和电绝缘性,改性剂A与软化油、增粘树脂、沙索比特、填料配合,使得制备的非固化涂料只需加热到120℃即可施工,而且在高温时粘度低,低温时粘度高,不仅克服了现有市面上的非固化产品耐热性差、粘结强度低、耐老化性能差等缺陷,还能克服市面上现有的非固化在180℃下仍然有很大的粘度以及高温容易污染环境和极易发生火灾的缺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90#重交沥青40%,环烷油KN400616%,PSBR9%,C5树脂3%,萜烯树脂3%,沙索比特2%,改性剂A12%,钠基膨润土15%,改性剂A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氯磺化聚乙烯100份,亚磺酰氯8份,精制芳烃油40份,防老剂BA3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上述的配方,称取各个组分备用;S2、将氯磺化聚乙烯、亚磺酰氯、精制芳烃油、防老剂BA经密炼机炼制30~60min,得到改性剂A,备用;S3、将石油90#重交沥青打入配料罐,升温至150℃,脱水20min;S4、加入环烷油KN4006,升温至160℃左右,缓慢打开搅拌,搅拌20min至混合均匀;S5、保持温度在170~180℃之间加入PSBR,搅拌1h至充分溶胀;S6、保持温度在170~180℃之间加入C5树脂和萜烯树脂,搅拌30min至充分溶解;S7、保持温度在170~180℃之间加入改性剂A,搅拌30min,经过胶体磨研磨两次;S8、降温至140℃左右加入沙索比特和钠基膨润土,搅拌均匀,降温出料,得到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实施例2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100#重交沥青35%,环烷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沥青25~55%,软化油8~22%,丁苯橡胶8~15%,增粘树脂5~10%,沙索比特1~3%,改性剂A 6~15%,填料5~25%,所述改性剂A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氯磺化聚乙烯100份,亚磺酰氯8份,精制芳烃油40份,防老剂BA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沥青25~55%,软化油8~22%,丁苯橡胶8~15%,增粘树脂5~10%,沙索比特1~3%,改性剂A6~15%,填料5~25%,所述改性剂A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氯磺化聚乙烯100份,亚磺酰氯8份,精制芳烃油40份,防老剂BA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沥青25~55%,软化油8~22%,丁苯橡胶8~15%,增粘树脂5~10%,沙索比特1~3%,改性剂A6~15%,填料5~25%。所述改性剂A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氯磺化聚乙烯100份,亚磺酰氯8份,精制芳烃油40份,防老剂BA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为90#或100#重交沥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油环烷油KN4006和/或精制芳烃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丁苯橡胶为PSBR和/或S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鹏刘凯邢畅邢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驼峰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