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全自动双层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447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全自动双层打孔装置,包括:基座、下层机架、限位开关、随动框、电动机、钉座、钉头、等宽凸轮、上层支架、电动机支撑板、压紧对中机构、刻度尺,所述两个压紧对中机构位于所述基座的左右两端对纸带进行夹紧和对中,所述下层机架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基座中部,所述上层机架焊接在所述下层机架上,位于下层机架上表面T型通槽竖向位置的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等宽凸轮转动,进而使所述随动框竖向移动,带动两个所述钉头实现上下层间歇打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灵活、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实现双层间歇式快速打孔,同时压紧对中机构集成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全自动双层打孔装置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办公用具,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全自动双层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用到打孔,不仅仅是在带状物上需要打孔,有时我们用到的散装白纸也会用到打孔,而现在已有的双层打孔设备大多是采用气缸进行打孔,设备复杂,外部控制繁琐,而且夹紧对中机构比较散乱,针对于结构简洁实用、纸带压紧对中机构集成度较高的双层打孔装置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设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双层打孔设备,不仅能够实现高自动化、高效率的打孔,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压紧对中机构集成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简单实用、双层、快速的机械化打孔,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全自动双层打孔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打孔效率高、夹紧对中机构集成度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可偏移非对称打孔装置,包括:基座、下层机架、限位开关、随动框、电动机、钉座、钉头、等宽凸轮、上层机架、电动机支撑板、压紧对中机构、刻度尺,所述基座为凸型结构,中部右侧位置开有一个矩形通槽,矩形通槽关于所述基座的横向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压紧对中机构有两个,两个所述压紧对中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左右两端且关于所述基座的纵向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压紧对中机构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下层机架位于所述基座的中部且关于所述基座的横向、纵向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下层机架的上表面开有一个T型通槽,在T型通槽的横向位置的前后端面中心处竖直方向各开有一个矩形通槽,所述下层机架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电动机有三个,所述电动机其一安装于所述下层机架上表面T型通槽的竖向位置,所述等宽凸轮位于所述电动机的右侧,即所述下层机架上表面T型通槽的横向位置处,所述等宽凸轮为圆弧三边形,所述等宽凸轮通过键安装在所述电动机上,所述随动框为矩形框体结构,前后端面沿竖直方向各有一个直四棱柱凸出,所述随动框内侧上下表面与所述等宽凸轮轮廓表面相切,所述随动框的直四棱柱凸出与所述下层机架的矩形通槽配合,以此使所述随动框只可以竖向移动而不能左右摆动,所述钉头有两个,两个所述钉头分别位于所述随动框外侧上下表面的几何中心处,两个所述钉头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随动框上,所述上层机架位于所述下层机架上部且其前后左右端面与所述下层机架前后左右端面平齐,所述上层机架右侧部位开有一个矩形通槽,所述钉座有两个,两个所述钉座通过焊接分别安装于所述基座和所述上层机架的矩形通槽中,所述限位开关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开关通过焊接分别安装于所述基座和所述上层机架上正对所述随动框外侧上下表面的位置,两个所述限位开关前端面与所述基座、所述上层机架的前端面平齐。所述压紧对中机构由支撑框架、弹簧A、压紧轮支架、压紧轮、配合轮组成,在每个所述压紧对中机构中所述弹簧A有四个、所述压紧轮支架有两个、所述压紧轮有两个、所述配合轮有两个,两个所述配合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两个所述压紧轮通过轴安装在两个所述压紧轮支架上,四个所述弹簧A与两个所述压紧轮支架上部的四个圆柱凸出部同轴心配合,两个所述压紧轮支架通过上部圆柱凸出部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的横板上,所述压紧轮与所述配合轮中部呈线性接触,从而通过所述弹簧A给所述压紧轮支架向下的力实现对待打孔物体的夹紧,所述刻度尺有四个,分别位于每个所述压紧对中机构中每个所述配合轮的下部且紧贴所述支撑框架外侧端面,所述电动机支撑板有两个,两个所述电动机支撑板通过焊接分别安装于所述基座右端的所述压紧对中机构的所述支撑框架后侧竖板上部和下部,另外两个所述电动机安装在两个所述电动机支撑板上,两个所述电动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两个所述配合轮的轴相连。所述配合轮由滚轴、弹簧B、螺旋对中板组成,所述滚轴为阶梯轴,中部直径大于两侧直径且两侧开有螺纹,所述滚轴前端面有一个六角螺柱凸出部,所述弹簧B有两个,两个所述弹簧B穿在所述滚轴两侧,所述弹簧B直径小于所述滚轴中部直径,所述螺旋对中板有两个,所述螺旋对中板外观为六角螺柱与圆柱的组合形态,内部开有螺纹通孔,两个所述螺旋对中板通过螺纹连接配合在所述滚轴两端,两个所述弹簧B会在弹力的作用下将两个所述螺旋对中板撑紧,所述滚轴前端面的六角螺柱凸出部与所述螺旋对中板的六角螺柱是为了方便利用工具旋合所述螺旋对中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打孔效率高、夹紧对中机构集成度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型全自动双层打孔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型全自动双层打孔装置下层机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型全自动双层打孔装置压紧对中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型全自动双层打孔装置配合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型全自动双层打孔装置随动框、电动机、钉头、等宽凸轮配合示意图。图中:1、基座2、下层机架3、限位开关4、随动框5、电动机6、钉座7、钉头8、等宽凸轮9、上层机架10、电动机支撑板11、压紧对中机构12、刻度尺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图2、图3、图4、图5,一种新型可偏移非对称打孔装置包括:基座(1)、下层机架(2)、限位开关(3)、随动框(4)、电动机(5)、钉座(6)、钉头(7)、等宽凸轮(8)、上层机架(9)、电动机支撑板(10)、压紧对中机构(11)、刻度尺(12),所述基座(1)为凸型结构,中部右侧位置开有一个矩形通槽,矩形通槽关于所述基座(1)的横向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压紧对中机构(11)有两个,两个所述压紧对中机构(11)分别位于所述基座(1)的左右两端且关于所述基座(1)的纵向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压紧对中机构(11)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下层机架(2)位于所述基座(1)的中部且关于所述基座(1)的横向、纵向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下层机架(2)的上表面开有一个T型通槽,在T型通槽的横向位置的前后端面中心处竖直方向各开有一个矩形通槽,所述下层机架(2)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电动机(5)有三个,所述电动机(5)其一安装于所述下层机架(2)上表面T型通槽的竖向位置,所述等宽凸轮(8)位于所述电动机(5)的右侧,即所述下层机架(2)上表面T型通槽的横向位置处,所述等宽凸轮(8)为圆弧三边形,所述等宽凸轮(8)通过键安装在所述电动机(5)上,所述随动框(4)为矩形框体结构,前后端面沿竖直方向各有一个直四棱柱凸出,所述随动框(4)内侧上下表面与所述等宽凸轮(8)轮廓表面相切,所述随动框(4)的直四棱柱凸出与所述下层机架(2)的矩形通槽配合,以此使所述随动框(4)只可以竖向移动而不能左右摆动,所述钉头(7)有两个,两个所述钉头(7)分别位于所述随动框(4)外侧上下表面的几何中心处,两个所述钉头(7)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随动框(4)上,所述上层机架(9)位于所述下层机架(2)上部且其前后左右端面与所述下层机架(2)前后左右端面平齐,所述上层机架(9)右侧部位开有一个矩形通槽,所述钉座(6)有两个,两个所述钉座(6)通过焊接分别安装于所述基座(1)和所述上层机架(9)的矩形通槽中,所述限位开关(3)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开关(3)通过焊接分别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全自动双层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下层机架(2)、限位开关(3)、随动框(4)、电动机(5)、钉座(6)、钉头(7)、等宽凸轮(8)、上层机架(9)、电动机支撑板(10)、压紧对中机构(11)、刻度尺(12),所述基座(1)为凸型结构,中部右侧位置开有一个矩形通槽,矩形通槽关于所述基座(1)的横向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压紧对中机构(11)有两个,两个所述压紧对中机构(11)分别位于所述基座(1)的左右两端且关于所述基座(1)的纵向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压紧对中机构(11)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下层机架(2)位于所述基座(1)的中部且关于所述基座(1)的横向、纵向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下层机架(2)的上表面开有一个T型通槽,在T型通槽的横向位置的前后端面中心处竖直方向各开有一个矩形通槽,所述下层机架(2)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电动机(5)有三个,所述电动机(5)其一安装于所述下层机架(2)上表面T型通槽的竖向位置,所述等宽凸轮(8)位于所述电动机(5)的右侧,即所述下层机架(2)上表面T型通槽的横向位置处,所述等宽凸轮(8)为圆弧三边形,所述等宽凸轮(8)通过键安装在所述电动机(5)上,所述随动框(4)为矩形框体结构,前后端面沿竖直方向各有一个直四棱柱凸出,所述随动框(4)内侧上下表面与所述等宽凸轮(8)轮廓表面相切,所述随动框(4)的直四棱柱凸出与所述下层机架(2)的矩形通槽配合,以此使所述随动框(4)只可以竖向移动而不能左右摆动,所述钉头(7)有两个,两个所述钉头(7)分别位于所述随动框(4)外侧上下表面的几何中心处,两个所述钉头(7)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随动框(4)上,所述上层机架(9)位于所述下层机架(2)上部且其前后左右端面与所述下层机架(2)前后左右端面平齐,所述上层机架(9)右侧部位开有一个矩形通槽,所述钉座(6)有两个,两个所述钉座(6)通过焊接分别安装于所述基座(1)和所述上层机架(9)的矩形通槽中,所述限位开关(3)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开关(3)通过焊接分别安装于所述基座(1)和所述上层机架(9)上正对所述随动框(4)外侧上下表面的位置,两个所述限位开关(3)前端面与所述基座(1)、所述上层机架(9)的前端面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全自动双层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下层机架(2)、限位开关(3)、随动框(4)、电动机(5)、钉座(6)、钉头(7)、等宽凸轮(8)、上层机架(9)、电动机支撑板(10)、压紧对中机构(11)、刻度尺(12),所述基座(1)为凸型结构,中部右侧位置开有一个矩形通槽,矩形通槽关于所述基座(1)的横向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压紧对中机构(11)有两个,两个所述压紧对中机构(11)分别位于所述基座(1)的左右两端且关于所述基座(1)的纵向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压紧对中机构(11)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下层机架(2)位于所述基座(1)的中部且关于所述基座(1)的横向、纵向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下层机架(2)的上表面开有一个T型通槽,在T型通槽的横向位置的前后端面中心处竖直方向各开有一个矩形通槽,所述下层机架(2)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电动机(5)有三个,所述电动机(5)其一安装于所述下层机架(2)上表面T型通槽的竖向位置,所述等宽凸轮(8)位于所述电动机(5)的右侧,即所述下层机架(2)上表面T型通槽的横向位置处,所述等宽凸轮(8)为圆弧三边形,所述等宽凸轮(8)通过键安装在所述电动机(5)上,所述随动框(4)为矩形框体结构,前后端面沿竖直方向各有一个直四棱柱凸出,所述随动框(4)内侧上下表面与所述等宽凸轮(8)轮廓表面相切,所述随动框(4)的直四棱柱凸出与所述下层机架(2)的矩形通槽配合,以此使所述随动框(4)只可以竖向移动而不能左右摆动,所述钉头(7)有两个,两个所述钉头(7)分别位于所述随动框(4)外侧上下表面的几何中心处,两个所述钉头(7)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随动框(4)上,所述上层机架(9)位于所述下层机架(2)上部且其前后左右端面与所述下层机架(2)前后左右端面平齐,所述上层机架(9)右侧部位开有一个矩形通槽,所述钉座(6)有两个,两个所述钉座(6)通过焊接分别安装于所述基座(1)和所述上层机架(9)的矩形通槽中,所述限位开关(3)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开关(3)通过焊接分别安装于所述基座(1)和所述上层机架(9)上正对所述随动框(4)外侧上下表面的位置,两个所述限位开关(3)前端面与所述基座(1)、所述上层机架(9)的前端面平齐。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全自动双层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对中机构(11)由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霞尹权付天帅王少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