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涛专利>正文

一种线控座椅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299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控座椅底盘,包括底盘、尾板、固定板、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所述底盘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底盘与所述尾板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尾板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三转动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底盘上具有后仰弹力调节机构、后仰锁定机构和升降机构。上述线控座椅底盘能够根据人们的各类需求锁定椅背的倾仰角度,使人们使用起来更舒适,而且此座椅底盘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好,使用线控作为控制椅背倾仰角度锁定角度和底盘升降的控制开关,使控制操作更简单。

A wire-controlled seat chassi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ine-controlled seat chassis, which comprises a chassis, a tail plate, a fixed plate,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and a third rotating shaft. The chassis and the fixed plate form a rotating connection through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chassis and the tail plate form a rotating connection through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and the tail plate and the fixed plate form a rotating connection through the third rotating shaft. A rotating connection is formed, and the chassis is provided with a back-up elastic adjusting mechanism, a back-up locking mechanism and a lifting mechanism. The wire-controlled seat chassis can lock the tilt angle of the back of the chair according to people's various needs, making people more comfortable to use. Moreover, the seat chassis is simple in structure, safe in use and stable in operation. The wire-controlled seat chassis is used as a control switch to control the tilt angle of the back of the chair and the chassis lift, which makes the control operation simp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控座椅底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控座椅底盘,特别是一种涉及家具制造
的线控座椅底盘。
技术介绍
在大多数人的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实在座椅上完成工作以及休息,座椅的设计非常重要,可以直接影响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以及身心健康,现在有座椅的椅背能够实现倾仰调节,提供给使用者休息、放松,但这种座椅无法适应所有人的需求,有的人脊椎不好,需要倾仰角度较小的座椅来休息以降低对脊椎的损伤;有的人则需要能躺卧的座椅,以便于更好的休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线控座椅底盘,能够调节并锁定椅背的倾仰角度,以满足人们的各类需求。一种线控座椅底盘,包括底盘、尾板、固定板、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所述底盘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底盘与所述尾板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尾板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三转动轴形成转动连接,即所述底盘、所述尾板和所述固定板形成三轴联动,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座椅上,所述尾板与一个椅背连接,所述底盘上具有后仰弹力调节机构、后仰锁定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后仰锁定机构包括锁舌,扭簧,齿条,拉杆和固定块,所述扭簧和所述固定块固定在底盘上,所述拉杆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拉杆上具有通孔A、通孔B和顶板,所述通孔A和所述通孔B位于所述拉杆的一端,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所述扭簧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锁舌形成固定,所述扭簧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B与所述拉杆形成固定,所述拉杆上还具有弹簧A,所述弹簧A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固定块抵触,用于将所述拉杆复位,所述齿条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锁舌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条上具有多个齿,所述锁舌通过与所述齿条上的不同齿啮合,使所述椅背具有多个倾仰角度的挡位,所述后仰锁定机构具有挡位控制拉线,所述挡位控制拉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通孔A内,所述挡位控制拉线的另一端与一个拉线控制开关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压棒和压杆,所述压杆上具有通孔D、通孔E和凸起B,一根转轴穿过所述通孔D和所述固定块,所述压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气压棒位于所述凸起B下方,所述气压棒与一个气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具有升降控制拉线,所述升降控制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通孔E内,所述升降控制拉线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拉线控制开关连接,当拉紧所述拉线时,所述凸起B下压所述气压棒,使所述气缸处于打开状态,能按用户所需调节座椅高度;当放松所述拉线时,所述气压棒回弹顶起所述凸起B并关闭所述气缸,使座椅固定在用户所需的高度上。所述后仰弹力调节机构包括T型杆、端盖和垫片,所述固定板具有凹槽,所述T型杆穿过所述底盘和所述固定板,所述T型杆一端为T字型与所述凹槽抵触,所述T型杆的另一端具有螺纹,所述端盖内表面的底部具有凸起A,所述凸起A上具有所述通孔C,所述通孔C的内表面上具有螺纹,所述垫片的一个端面与所述凸起A连接,所述T型杆穿过所述垫片与所述端盖形成螺纹连接,所述T型杆上具有弹簧B,所述弹簧B两端分别与所述底盘的外表面和所述垫片的另一个端面抵触,可通过调节端盖控制所述弹簧B的压缩程度以控制所述椅背的弹力。进一步地,所述锁舌外具有导向壳,所述导向壳限制所述锁舌的运动方向并保护锁舌。进一步地,所述气压棒和所述气缸外具有百叶套,用于保护所述气压棒和所述气缸。进一步地,所述挡位控制拉线和所述升降控制拉线外均环绕一层拉线保护套,用于保护所述挡位控制拉线和所述升降控制拉线。更进一步地,所述后仰锁定机构还具有拉线固定块,所述挡位控制拉线穿过所述拉线固定块,使所述拉线收纳于所述底盘的内表面,避免与其他零件接触。更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还具有拉线转向块,拉线转向块内具有一个转向槽,所述拉线穿过所述拉线转向块的转向槽,使所述拉线沿所述底盘表面设置,避免与其他机构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后仰弹力调节机构还具有外壳,所述外壳覆盖在所述弹簧B的外表面,用于保护所述弹簧B。上述线控座椅底盘的有益效果如下:1、能够根据人们的各类需求锁定椅背的倾仰角度,使人们使用起来更舒适;2、此座椅底盘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好;3、此座椅底盘使用线控作为控制椅背倾仰角度锁定角度和底盘升降的控制开关,使控制操作更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线控座椅底盘的示意图;图2为线控座椅底盘的剖视图;图3为后仰锁定机构和升降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拉杆的示意图;图5为压杆的示意图;图中:1、底盘,2、尾板,3、固定板,4、后仰锁定机构,5、后仰弹力调节机构,6、升降机构,11、第一转动轴,12、第二转动轴,13、第三转动轴,31、凹槽,41、锁舌,42、扭簧,43、齿条,44、拉杆,45、固定块,46、导向壳,47、拉线固定块,51、T型杆,52、端盖,53、垫片,54、弹簧B,55、外壳,61、压杆、62、气压棒,63、百叶套,64、拉线转向块,441、通孔A,442、通孔B,443、顶板,444、弹簧A,521、凸起A,522、通孔C,611、通孔D,612、通孔E,613、凸起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附图1、2和3所示,一种线控座椅底盘,包括底盘1、尾板2、固定板3、第一转动轴11、第二转动轴12和第三转动轴13,底盘1与固定板3通过第一转动轴11形成转动连接,底盘1与尾板2通过第二转动轴12形成转动连接,尾板2与固定板3通过第三转动轴13形成转动连接,即底盘1、尾板2和固定板3形成三轴联动,固定板3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座椅上,尾板2与一个椅背连接,底盘1上具有后仰弹力调节机构5、后仰锁定机构4和升降机构6。结合附图2、3和4所示,后仰锁定机构4包括锁舌41,扭簧42,齿条43,拉杆44和固定块45,扭簧42和固定块45固定在底盘1上,拉杆44可移动地设置在固定块45上,拉杆44上具有通孔A441、通孔B442和顶板443,通孔A441和通孔B442位于拉杆44的一端,顶板443固定在拉杆44的另一端,扭簧42一端通过螺钉与锁舌41形成固定,扭簧42的另一端穿过通孔B442与拉杆44形成固定,拉杆44上还具有弹簧A444,弹簧A444两端分别与顶板443和固定块45抵触,用于将拉杆44复位,齿条43固定在固定板3上,锁舌41与齿条43啮合,齿条43上具有多个齿,锁舌41通过与齿条43上的不同齿啮合,使所述椅背具有多个倾仰角度的挡位,锁舌41外具有导向壳46,导向壳46限制锁舌41的运动方向并保护锁舌41,后仰锁定机构4具有挡位控制拉线(图中未显示),所述挡位控制拉线的一端穿过固定块45固定在通孔A441内,所述挡位控制拉线的另一端与一个拉线控制开关连接,所述挡位控制拉线外环绕一层拉线保护套,用于保护所述挡位控制拉线,后仰锁定机构4还具有拉线固定块47,所述挡位控制拉线穿过拉线固定块47,使拉线收纳于底盘1的内表面,避免与其他零件接触。请继续参考图2,后仰弹力调节机构5包括T型杆51、端盖52和垫片53,固定板3具有凹槽31,T型杆51穿过底盘1和固定板3,T型杆51一端为T字型与凹槽31抵触,T型杆51的另一端具有螺纹,端盖52内表面的底部具有凸起A521,凸起A521上具有通孔C522,通孔C522的内表面上具有螺纹,垫片53的一个端面与凸起A5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控座椅底盘,包括底盘、尾板、固定板、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所述底盘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底盘与所述尾板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尾板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三转动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底盘上具有后仰弹力调节机构、后仰锁定机构和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仰锁定机构包括锁舌,扭簧,齿条,拉杆和固定块,所述扭簧和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拉杆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拉杆上具有通孔A、通孔B和顶板,所述通孔A和所述通孔B位于所述拉杆的一端,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所述扭簧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锁舌形成固定,所述扭簧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B与所述拉杆形成固定,所述拉杆上还具有弹簧A,所述弹簧A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固定块抵触,所述齿条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锁舌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后仰锁定机构具有挡位控制拉线,所述挡位控制拉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通孔A内,所述挡位控制拉线的另一端与一个拉线控制开关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控座椅底盘,包括底盘、尾板、固定板、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所述底盘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底盘与所述尾板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尾板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三转动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底盘上具有后仰弹力调节机构、后仰锁定机构和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仰锁定机构包括锁舌,扭簧,齿条,拉杆和固定块,所述扭簧和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拉杆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拉杆上具有通孔A、通孔B和顶板,所述通孔A和所述通孔B位于所述拉杆的一端,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所述扭簧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锁舌形成固定,所述扭簧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B与所述拉杆形成固定,所述拉杆上还具有弹簧A,所述弹簧A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固定块抵触,所述齿条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锁舌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后仰锁定机构具有挡位控制拉线,所述挡位控制拉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通孔A内,所述挡位控制拉线的另一端与一个拉线控制开关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座椅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压棒和压杆,所述压杆上具有通孔D、通孔E和凸起B,一根转轴穿过所述通孔D和所述固定块,所述压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气压棒位于所述凸起B下方,所述气压棒与一个气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具有升降控制拉线,所述升降控制拉线的一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陈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