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用干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394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4:24
设置将从处理室(4)取出的空气作为除湿对象空气(A")导向吸附脱附除湿装置(11)的吸附区域(13)的除湿用往路(20a)、将通过吸附区域(13)的除湿后的空气(A")导向处理室(4)的除湿用返路(20b),设置脱附用热泵(15),前述脱附用热泵(15)将通过吸附区域(13)被向除湿用返路(7b)送出的除湿后的空气(A")作为吸热源来将通过吸附脱附除湿装置(11)的脱附区域(14)的脱附用空气(HA)加热,并且设置显热交换器(21),前述显热交换器(21)将除湿用往路(7a)的除湿对象空气(A")与被脱附用热泵(15)吸热而降温的除湿用返路(7b)的除湿后的空气(A")热交换来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涂装用干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于涂装室的闪蒸设备等涂装用干燥设备。更详细地,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将由加热机构加热的空气及由除湿机构除湿的空气向处理室供给来促进配置于该处理室内的被涂物的未干燥涂膜的液体成分的蒸发的涂装用干燥设备。
技术介绍
以往,在这种涂装用干燥设备中,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述,将从处理室(闪蒸室3)取出的空气借助加热机构(蒸气线圈等空气加热器21)加热。并且,通过将该加热空气向处理室供给,从温度方面促进配置于处理室的被涂物(汽车主体W)的未干燥涂膜的液体成分的蒸发。此外,与该加热的蒸发促进并行地,将导入处理室的外气(OA)由除湿机构(外气调整部14的第1空气热交换器19)冷却除湿。并且,通过将该除湿空气与上述加热空气一同向处理室供给,也从湿度方面促进配置于处理室的被涂物的未干燥涂膜的液体成分的蒸发。另外,括号内的名称及附图标记是在专利文献1中被使用的名称及附图标记。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8286号公报(特别是图1)。但是,作为向处理室供给的除湿空气,在将由除湿机构除湿的外气向处理室供给的如上所述的以往设备中,需要将相对于处理室内的水分产生而将处理室内保持成所要的低湿度状态所需的风量的外气通过除湿机构向处理室导入。因此,与用于将与水分一同从未干燥涂膜蒸发的溶剂等的室内浓度保持在允许上限值以下的换气所需的外气的导入风量相比,将更大风量的外气向处理室导入。此外,随着该外气导入,将与外气的导入风量相当的风量的空气从处理室向外部排出,所以与换气所需的排气风量相比,将更大风量的空气从处理室向外部排出。因此,将处理室的高温低湿状态的空气(即其生成需要能量的空气)大量地从处理室向外部排出,由此,有导致较大的能量损失的问题。此外,与此相随,需要较大输出的加热机构及除湿机构,由此,也有设备成本、运转成本也较大的问题。顺便说明,为了解决该问题,考虑采用与加热机构相同地,将从处理室取出的空气借助除湿机构除湿,将该除湿空气向处理室供给的方式(即在处理室和除湿机构之间使空气循环的方式)。但是,对于除湿机构,无论采用冷却除湿方式或者吸附除湿方式的哪个,将从处理室取出的高温低湿状态的空气借助除湿机构直接除湿在技术方面、成本方面均难以实现,这是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该实际情况,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采用合理的除湿方式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在节省能量方面及成本方面更有利的涂装用干燥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第1技术方案涉及涂装用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前述涂装用干燥设备通过将由加热机构加热的空气及由除湿机构除湿的空气向处理室供给,促进配置于该处理室内的被涂物的未干燥涂膜的液体成分的蒸发,作为前述除湿机构设置有吸附脱附式除湿装置,前述吸附脱附式除湿装置使担载有吸附剂的通气性吸附转子的旋转方向的转子各部随着前述吸附转子的旋转交替地位于除湿对象空气的通风区域即吸附区域和脱附用空气的通风区域即脱附区域,设置有将从前述处理室取出的空气作为除湿对象空气导向前述吸附区域的除湿用往路、将已通过前述吸附区域的除湿后的空气导向前述处理室的除湿用返路,设置有脱附用热泵,前述脱附用热泵将通过前述吸附区域而被向前述除湿用返路送出的除湿后的空气作为吸热源来将通过前述脱附区域的脱附用空气加热,并且设置有显热交换器,前述显热交换器将前述除湿用往路的除湿对象空气,与被前述脱附用热泵吸热而降温的前述除湿用返路的除湿后的空气热交换来冷却。即,在该方案的设备中(参照图1),将从处理室4取出的空气作为除湿对象空气A″穿过除湿用往路20a向吸附脱附式除湿装置11的吸附区域13供给。并且,通过使该除湿对象空气A″通过位于通气性吸附转子12的吸附区域13的转子部分,由该转子部分的吸附剂X吸附除湿对象空气A″中的水分来将除湿对象空气A″除湿。此外,使被从吸附区域13送出的除湿后的空气A″(即除湿空气)通过除湿用返路20b返回处理室4。由此,与由加热机构6加热的空气A′(即加热空气)向处理室4供给相结合地,有效地促进配置于处理室4的被涂物W的未干燥涂膜的液体成分的蒸发。即,在该方案的设备中,基本以使在处理室4和除湿机构即吸附脱附式除湿装置11之间空气循环的方式生成除湿空气A″。被从吸附区域13送出的除湿后的空气A″由于所谓的吸附热而升温。将其利用,借助将被从吸附区域13送出的除湿后的空气A″作为吸热源的脱附用热泵15,将通过吸附脱附式除湿装置11的脱附区域14的脱附用空气HA加热。即,在有效利用从吸附区域13被以升温的状态送出的除湿后的空气A″的保有热量的状态下,使脱附用空气HA将位于脱附区域14的转子部分的吸附剂X的吸附水分(即,在之前的吸附区域13从除湿对象空气A″吸附的水分)脱附。由此,能够将该吸附剂X为了接下来的吸附区域13的水分吸附而再生。这样利用被从吸附区域13以升温的状态送出的除湿后的空气A″的保有热量将脱附用空气HA加热,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少除湿机构即吸附脱附式除湿装置11的运转成本。在显热交换器21中,使通过除湿用往路20a送向吸附脱附式除湿装置11的吸附区域13的除湿对象空气A″(即,从处理室4取出的高温低湿状态的空气)与被脱附用热泵15吸热而降温的除湿后的空气A″(即,通过除湿用返路20b返回处理室4的除湿空气)热交换来冷却。即,通过这样地将除湿对象空气A″冷却,采用使处理室4的高温低湿状态的空气A在处理室4和吸附脱附式除湿装置11之间循环的方式,同时能够将处理室4的高温低湿状态的空气A在吸附脱附式除湿装置11中直接除湿。此外,通过该显热交换器21处的热交换,能够将通过除湿用往路20a送向吸附脱附除湿装置11的除湿对象空气A″的保有热量回收至通过除湿用返路20b返回处理室4的除湿后的空气A″。由此,也能够避免将处理室4的高温低湿状态的空气A的保有热量在外部废弃的能量的浪费。即,由此,与将外气除湿来向处理室4供给的前述的以往设备相比,能够避免将处理室4的高温低湿状态的空气A从处理室4大量排出而导致的较大的能量损失(即,加热、除湿所浪费的能量的损失)。此外,与此相随,能够使加热机构及除湿机构的必要输出变小,也能够有效减少设备成本、运转成本。另外,在该第1技术方案的实施时,关于将由加热机构6加热的空气A′及由作为除湿机构的吸附脱附除湿装置11除湿空气A″向处理室4供给,被从显热交换器21送出的除湿后的空气A″可以采用与由加热机构6加热的空气A′分别地向处理室4供给的方式、或者与由加热机构6加热的空气A′混合来向处理室4供给的方式的任意一个。此外,也能够采用将被从显热交换器21送出的除湿后的空气A″进一步借助加热机构6加热来将该加热空气向处理室4供给的方式、将被从显热交换器21送出的除湿后的空气A″与从处理室4取出的空气混合且将该混合空气由加热机构6加热来向处理室4供给的方式、或者反之将从处理室4取出的空气由加热机构6加热后通过除湿用往路20a及显热交换器21向吸附脱附式除湿装置11的吸附区域13供给来除湿、将该除湿后的空气A″再次通过显热交换器21向处理室4供给的方式、将由加热机构6加热的空气A′与从处理室4取出的空气混合来将该混合空气通过除湿用往路20a及显热交换器21向吸附脱附式除湿装置11的吸附区域13供给来除湿、将该除湿后的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装用干燥设备,前述涂装用干燥设备通过将由加热机构加热的空气及由除湿机构除湿的空气向处理室供给,促进配置于该处理室内的被涂物的未干燥涂膜的液体成分的蒸发,其特征在于,作为前述除湿机构设置有吸附脱附式除湿装置,前述吸附脱附式除湿装置使担载有吸附剂的通气性吸附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转子各部随着前述吸附转子的旋转交替地位于除湿对象空气的通风区域即吸附区域和脱附用空气的通风区域即脱附区域,设置有将从前述处理室取出的空气作为除湿对象空气导向前述吸附区域的除湿用往路、将已通过前述吸附区域的除湿后的空气导向前述处理室的除湿用返路,设置有脱附用热泵,前述脱附用热泵将通过前述吸附区域而被向前述除湿用返路送出的除湿后的空气作为吸热源来将通过前述脱附区域的脱附用空气加热,并且设置有显热交换器,前述显热交换器使前述除湿用往路的除湿对象空气,与被前述脱附用热泵吸热而降温的前述除湿用返路的除湿后的空气热交换来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14 JP 2016-2422011.一种涂装用干燥设备,前述涂装用干燥设备通过将由加热机构加热的空气及由除湿机构除湿的空气向处理室供给,促进配置于该处理室内的被涂物的未干燥涂膜的液体成分的蒸发,其特征在于,作为前述除湿机构设置有吸附脱附式除湿装置,前述吸附脱附式除湿装置使担载有吸附剂的通气性吸附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转子各部随着前述吸附转子的旋转交替地位于除湿对象空气的通风区域即吸附区域和脱附用空气的通风区域即脱附区域,设置有将从前述处理室取出的空气作为除湿对象空气导向前述吸附区域的除湿用往路、将已通过前述吸附区域的除湿后的空气导向前述处理室的除湿用返路,设置有脱附用热泵,前述脱附用热泵将通过前述吸附区域而被向前述除湿用返路送出的除湿后的空气作为吸热源来将通过前述脱附区域的脱附用空气加热,并且设置有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田浩三小松富士夫米田弘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气社株式会社前川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