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接线端子机构、动力电池系统及电动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速箱的电池接线端子机构、动力电池系统及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危机,节能减排和发展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更是人类迫在眉睫的需求。面对当今国内乃至全球日益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及未来的能源危机,各大汽车厂商都在研发低排放的新能源技术,以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其中纯电动车辆是目前各大车企大力研发的领域之一。在电动车辆中,动力电池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动力电池系统中,正、负极接线端子机构作为动力电池系统与外部进行电能交换的输出/输入接口,在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动以实现电能传输,是动力电池系统极为重要的功能组件。而且,正、负极接线端子机构连接的可靠和取卸方便,使之成为高压控制箱和动力电池箱之间必不可少的配件,而正、负极接线端子机构承载着高电压和大电流的输送,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正、负极接线端子机构除了要满足一般的性能要求和消除安全隐患外,还要求装配、维修和更换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接线端子机构、动力电池系统及电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接线端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充电接线端子组件和放电接线端子组件,以及串接所述充电接线端子组件和放电接线端子组件的的串联组件;所述充电接线端子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正充电接线端子、以及与所述正充电接线端子邻近的负充电接线端子;所述放电接线端子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正放电接线端子、以及与所述正放电接线端子邻近的负放电接线端子;其中,所述正放电接线端子和所述正充电接线端子并排设置为第一端子排,所述负放电接线端子和所述负充电接线端子并排设置为第二端子排,且所述第一端子排与所述第二端子排错位设置;所述串联组件包括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正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接线端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充电接线端子组件和放电接线端子组件,以及串接所述充电接线端子组件和放电接线端子组件的的串联组件;所述充电接线端子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正充电接线端子、以及与所述正充电接线端子邻近的负充电接线端子;所述放电接线端子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正放电接线端子、以及与所述正放电接线端子邻近的负放电接线端子;其中,所述正放电接线端子和所述正充电接线端子并排设置为第一端子排,所述负放电接线端子和所述负充电接线端子并排设置为第二端子排,且所述第一端子排与所述第二端子排错位设置;所述串联组件包括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正放电接线端子和所述正充电接线端子的第一串接金属板,以及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负放电接线端子和所述负充电接线端子的第二串接金属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接线端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放电接线端子和所述正充电接线端子分别设于所述第二端子排的两侧;或者,所述负放电接线端子和所述负充电接线端子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端子排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接线端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排设于所述固定板的边缘,所述第二端子排设于所述固定板的中部;或者,所述第一端子排设于所述固定板的中部,所述第二端子排设于所述固定板的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接线端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串接金属板和所述第二串接金属板均设置为铜板,且所述第一串接金属板的长度和所述第二串接金属板的长度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接线端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充电接线端子、所述负充电接线端子、所述正放电接线端子、所述负放电接线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望屏,伍伟东,陈耀坤,张华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