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台边缘检测与越界报警控制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35132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站台边缘检测与越界报警控制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视频分析服务器和报警服务器;所述视频分析服务器,用于获取站台上预设的监测区域的视频图像,并基于所述视频图像判断所述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若存在人体则向所述报警服务器发送报警消息;所述报警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报警消息对监测区域内对应位置进行声光报警。采取人工智能技术视频分析的方式自动判断行人越界行为,对越界行为进行声光报警,管控人员可远程进行喊话阻断,同时视频分析相比红外、雷达检测方式,具有准确度高、误报率低和施工简单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站台边缘检测与越界报警控制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轨道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站台边缘检测与越界报警控制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和中国铁路的大提速,动车组列车和高速动车组列车的运行,车站到发列车数量和旅客人数明显增加,旅客是否有序在站台候车区域按规定在一米线侧排队候车,直接影响到整个正在运行的列车是否按时发车或到达,同时也会涉及到旅客人身安全问题,多个站台有旅客同时到发的情况已非常普通。站台边缘即站台向车头车尾方向的两端,一般装有护栏。非法或违规越过护栏进入到轨道线路中是严重的侵线行为,极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对站台边缘的安全管控是保证车站行车安全的重要内容。由于站台边缘较远,不可能采用人工24小时盯防,所以采用技术手段进行安全防护是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站台边缘检测与越界报警控制系统和方法,采取人工智能技术视频分析的方式自动判断行人越界行为,对越界行为进行声光报警,相比红外、雷达检测方式,具有准确度高、误报率低和施工简单方便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站台边缘检测与越界报警控制系统,包括视频分析服务器和报警服务器;所述视频分析服务器,用于获取站台上预设的监测区域的视频图像,并基于所述视频图像判断所述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若存在人体则向所述报警服务器发送报警消息;所述报警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报警消息对监测区域内对应位置进行声光报警。作为优选的,所述视频分析服务器包括越界报警控制器和智能视频分析仪;所述越界报警控制器用于通过摄像头实时或定时获取站台上预设的监测区域的视频图像,并将所述视频图像发送至所述智能视频分析仪;所述智能视频分析仪用于基于已训练的视频图像分析模型对所述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判断所述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若存在人体,则获取人体在所述监测区域的对应位置并向所述报警服务器发送报警消息。作为优选的,所述智能视频分析仪还用于实时分析声光报警所在监测区域的视频图像,基于已训练的视频图像分析模型对所述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判断所述监测区域内对应位置是否存在人体,若不存在人体,则所述报警服务器发送取消报警消息。作为优选的,所述越界报警控制器还用于划定监测区域,所述监测区域为站台两侧端部以内的区域,距离端部为0~10m。作为优选的还包括指挥中心大屏,所述指挥中心大屏用于实时显示所述摄像头采集的视频图像,并基于报警消息进行弹屏报警。作为优选的,所述报警服务器包括报警主机,以及设在站台边缘的声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主机用于基于所述报警消息获取人体在所述越界区域的位置,并控制对应位置处的声光报警装置进行声光报警。作为优选的,还包括手持终端,所述手持终端用于接收所述报警消息,并提醒站台工作人员前往监测区域内对应位置进行处理。作为优选的,还包括存储服务器,所述存储服务器用于存储报警记录,以及对应的视频图像信息。作为优选的,所述智能视频分析仪还用于基于所述视频图像获取列车的进站状态和出站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站台边缘检测与越界报警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站台上预设的监测区域的视频图像,并基于所述视频图像判断所述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若存在人体则发送报警消息;基于所述报警消息对监测区域内对应位置进行声光报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站台边缘检测与越界报警控制系统和方法,采取人工智能技术视频分析的方式自动判断行人越界行为,对越界行为进行声光报警,管控人员可远程进行喊话阻断,同时视频分析相比红外、雷达检测方式,具有准确度高、误报率低和施工简单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站台边缘检测与越界报警控制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站台边缘检测与越界报警控制方法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铁路站台上旅客越过护栏进入到轨道线路中形成严重的侵线行为,极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取人工智能技术视频分析的方式自动判断行人越界行为,对越界行为进行声光报警,管控人员可远程进行喊话阻断,同时视频分析相比红外、雷达检测方式,具有准确度高、误报率低和施工简单方便等优点。以下将通过多个实施例进行展开说明和介绍。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台边缘检测与越界报警控制系统,包括视频分析服务器1和报警服务器2;所述视频分析服务器1,用于获取站台上预设的监测区域的视频图像,并基于所述视频图像判断所述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若存在人体则向所述报警服务器2发送报警消息;所述报警服务器2,用于基于所述报警消息对监测区域内对应位置进行声光报警。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划分监测区域,采集视频图像,只针对划定区域内的行人特征进行精细分析和识别,而对于区域外的火车或区域内的非行人等目标,能够有效过滤,不产生误报。视频分析服务器1在所划定的监测区域中检测出人体后,通知报警服务器2,由报警服务器2进行声光报警和警告语音提示,从而防止乘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入站台端侧发生危险。相比红外、雷达检测方式,具有准确度高、误报率低和施工简单方便等优点。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安装时不需要挖沟、立柱等破坏原有站台结构的施工操作,因此没有侵线风险,也不存在人为破坏风险。不安装雷达、激光灯设备,对站台无损。发现目标入侵后,系统自动进行声光报警,并有大音量语音提示,从而对入侵人员起到多方面高度警示的作用,发现有人越界后自动声光报警,声音驱离。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对于站台施工或卫生保洁时的正常工作人员入场,可以通过人体手势发出特定的指令,视频智能分析出人体指令后,执行相关的操作,比如关闭、打开报警等功能,从而避免报警干扰正常作业或给运转室管控人员带来误报、误导。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视频分析服务器1包括越界报警控制器和智能视频分析仪;所述越界报警控制器用于通过摄像头实时或定时获取站台上预设的监测区域的视频图像,并将所述视频图像发送至所述智能视频分析仪;所述智能视频分析仪用于基于已训练的视频图像分析模型对所述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判断所述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若存在人体,则获取人体在所述监测区域的对应位置并向所述报警服务器2发送报警消息。在本实施例中,摄像头媒体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站台边缘检测与越界报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视频分析服务器和报警服务器;所述视频分析服务器,用于获取站台上预设的监测区域的视频图像,并基于所述视频图像判断所述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若存在人体则向所述报警服务器发送报警消息;所述报警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报警消息对监测区域内对应位置进行声光报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台边缘检测与越界报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视频分析服务器和报警服务器;所述视频分析服务器,用于获取站台上预设的监测区域的视频图像,并基于所述视频图像判断所述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若存在人体则向所述报警服务器发送报警消息;所述报警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报警消息对监测区域内对应位置进行声光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边缘检测与越界报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分析服务器包括越界报警控制器和智能视频分析仪;所述越界报警控制器用于通过摄像头实时或定时获取站台上预设的监测区域的视频图像,并将所述视频图像发送至所述智能视频分析仪;所述智能视频分析仪用于基于已训练的视频图像分析模型对所述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判断所述监测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若存在人体,则获取人体在所述监测区域的对应位置并向所述报警服务器发送报警消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台边缘检测与越界报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视频分析仪还用于实时分析声光报警所在监测区域的视频图像,基于已训练的视频图像分析模型对所述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判断所述监测区域内对应位置是否存在人体,若不存在人体,则所述报警服务器发送取消报警消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台边缘检测与越界报警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谦杨海波王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风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