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二维到三维的负泊松比效应模型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3272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二维到三维的负泊松比效应模型的设计方法,三维模型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关键是转换前的二维模型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简要操作步骤为:首先,在相关软件中建立一个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二维模型;然后,将该模型绕平行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轴或Y轴的直线旋转0°到360°之间的任意角度从而生成三维模型,该三维模型具有负泊松比效应,设计时应当注意所建的二维模型需具有负泊松比效应。最后,将此三维模型与3D打印技术结合制备实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设计出的三维模型被证明具有负泊松比效应且将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二维到三维的负泊松比效应模型的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二维到三维的负泊松比效应模型的设计方法,属于新型结构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负泊松比材料和结构具有特殊的力学特性,不同于传统材料的压胀拉缩,负泊松比材料在单轴压力(拉力)的作用下发生横向收缩(膨胀)。负泊松比材料剪切模量大、良好的断裂韧性、疲劳耐久性好、吸能效率高和不易产生凹痕等特性比传统材料更具优势。因此,负泊松比材料在医疗设备、传感器、防护设备、土木工程、航空航海及国防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身于负泊松比材料的相关研究中。负泊松比材料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然而,对于制备三维负泊松比材料和结构的研究仍然较少。大多数三维负泊松比材料为多孔结构,其内部结构复杂。过去制造技术的落后,导致真正运用于实际的三维负泊松比材料很少。3D打印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利用这一新技术,可以打印较为复杂的三维负泊松比材料和结构。将本专利技术和先进的3D打印技术相结合生产出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三维实体,具有现实意义。如今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三维模型较少,且制作方法较为复杂。受此启发,专利技术人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由二维到三维的负泊松比效应模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需要建立在坐标轴的X和Y方向上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二维模型,所述二维模型为轴对称模型;2)依据目标三维模型的形状确定旋转轴L的位置,并将其绕旋转轴L旋转0度到36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所述二维模型绕平行于Y轴的旋转轴L旋转;所述旋转轴L与对称轴的距离D满足:D≥0;所述二维模型绕旋转轴旋转角度θ满足:360°≥θ>0°;所述旋转轴L的方程表示为:x=a;所述二维模型上任意一点(x0,y0)经旋转后的三维坐标为(a+(x0‑a)cosθ,(x0‑a)sinθ,y0),其路径为一条圆弧;所述方法所形成的三维模型为空心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二维到三维的负泊松比效应模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需要建立在坐标轴的X和Y方向上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二维模型,所述二维模型为轴对称模型;2)依据目标三维模型的形状确定旋转轴L的位置,并将其绕旋转轴L旋转0度到36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所述二维模型绕平行于Y轴的旋转轴L旋转;所述旋转轴L与对称轴的距离D满足:D≥0;所述二维模型绕旋转轴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源任鑫韩传镇王仕龙张相玉钱程苟若雅史雨桐韦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