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刚度试验机用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3252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刚度试验机用支撑机构,包括底部缺角的第一V型支撑平台和第二V型支撑平台,第二V型支撑平台嵌套在第一V型支撑平台的内部;第一V型支撑平台和第二V型支撑平台的底面的沿长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V型定位槽和第二V型定位槽;第二V型支撑平台的横截面上部与第一V型支撑平台的内边配合,下部不接触第一V型支撑平台的内边;第二V型支撑平台的横截面两侧与第一V型支撑平台的底边配合,中部的折线部分不接触第一V型支撑平台的底边。将2个V型支撑平台嵌套设置,配合精度高、配合平稳,由于嵌套的体积逐渐减小,使得支撑机构的上能够放置不同大小的圆管或圆环,适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刚度试验机用支撑机构
本技术涉及管道检测
,具体是一种环刚度试验机用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管材下线成品后,需要对其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包括环向拉伸强度、环刚度、压扁试验,以此来检测管材性能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管材的环刚度如果不够,管材将产生过大的变形或者压塌,因而对于承受外部压力的管材,环刚度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根据国标GB/9647-2003,环刚度的测定是将圆管或圆环的底部固定,从上部正方向压住圆管或圆环,测试压力值与变形量的关系。但是现有的试验机支撑结构简单,导致钢管或圆环固定不牢固,导致其移动,影响试验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刚度试验机用支撑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刚度试验机用支撑机构,包括底部缺角的第一V型支撑平台和第二V型支撑平台,第二V型支撑平台嵌套在第一V型支撑平台的内部;第一V型支撑平台的底面沿长方向设置有第一V型定位槽,第二V型支撑平台的底面沿长方向设置有第二V型定位槽;第二V型支撑平台的横截面的两个第二侧边为折线,上部的折线部分与第一V型支撑平台的内边配合,下部的折线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刚度试验机用支撑机构,包括底部缺角的第一V型支撑平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V型支撑平台(2),所述第二V型支撑平台(2)嵌套在所述第一V型支撑平台(1)的内部;所述第一V型支撑平台(1)的底面沿长方向设置有第一V型定位槽(11),所述第二V型支撑平台(2)的底面沿长方向设置有第二V型定位槽(21);所述第二V型支撑平台(2)的横截面的两个第二侧边(22)为折线,上部的折线部分与所述第一V型支撑平台(1)的内边配合,下部的折线部分不接触所述第一V型支撑平台(1)的内边;所述第二V型支撑平台(2)的横截面的第二底边(23)为折线,两侧的折线部分与所述第一V型支撑平台(1)的底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刚度试验机用支撑机构,包括底部缺角的第一V型支撑平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V型支撑平台(2),所述第二V型支撑平台(2)嵌套在所述第一V型支撑平台(1)的内部;所述第一V型支撑平台(1)的底面沿长方向设置有第一V型定位槽(11),所述第二V型支撑平台(2)的底面沿长方向设置有第二V型定位槽(21);所述第二V型支撑平台(2)的横截面的两个第二侧边(22)为折线,上部的折线部分与所述第一V型支撑平台(1)的内边配合,下部的折线部分不接触所述第一V型支撑平台(1)的内边;所述第二V型支撑平台(2)的横截面的第二底边(23)为折线,两侧的折线部分与所述第一V型支撑平台(1)的底边配合,中部的折线部分不接触所述第一V型支撑平台(1)的底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环刚度试验机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V型支撑平台(2)的横截面的两个第二侧边(22)的上部的折线部分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凹坑,所述凹坑用于填充润滑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环刚度试验机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V型支撑平台(3),所述第三V型支撑平台(3)嵌套在所述第二V型支撑平台(2)的内部;所述第三V型支撑平台(3)的底面沿长方向设置有第三V型定位槽(31);所述第三V型支撑平台(3)的横截面的两个第三第三侧边(32)为折线,上部的折线部分与所述第二V型支撑平台(2)的内边配合,下部的折线部分不接触所述第二V型支撑平台(2)的内边;所述第三V型支撑平台(3)的横截面的第三底边(33)为折线,两侧的折线部分与所述第二V型支撑平台(2)的底边配合,中部的折线部分不接触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龙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水务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