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3040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装置,公开了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解决了现有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净化后的净化空气还携带有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接触下对人体健康、实验药剂、原料发生反应以及限制部分精密仪器的正常使用,包括依次连通的除尘机构、VOC净化机构、风机和臭氧后处理机构,VOC净化机构包括生产等离子体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臭氧后处理机构包括外壳和吸水纤维网,外壳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水槽,水槽位于外壳内且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水槽内盛有水,吸水纤维网安装于外壳内,且吸水纤维下端浸入水槽内液面下方,降低了净化空气中的臭氧浓度,对人体健康、药剂、原料进行保护,保证精密仪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室内空气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创造健康舒适的办公室和住宅环境十分有效的方法。室内空气净化器中对空气净化原理不同,对空气中不同杂质的净化效果也有不同的倾向。现有室内由于室内装饰材料内释放的有机气体或工业厂房如实验室、制药车间等有机药剂挥发,使得室内空气中的VOC含量提高至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对此现有技术中,针对处理其VOC的空气净化器中以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为主体进行净化的技术为主,通过采用电晕放电或辉光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内激发态下的粒子促进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原子氧以及臭氧等产生。使用风机将室内空气引入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内,使室内空气中的VOC降解,再将净化空气排回室内,实现室内空气的净化。其不足之处在于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晕放电或辉光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中臭氧的自然分解时间较长,含量为1%以下的臭氧,在常温常态常压的空气中分解半衰期为20~30分钟左右;经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净化后的净化空气直接进入室内后,其还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除尘机构(1)、VOC净化机构(2)、风机(3)和臭氧后处理机构(4),所述VOC净化机构(2)包括生产等离子体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臭氧后处理机构(4)包括外壳(41)和吸水纤维网(42),所述外壳(41)包括进风口(411)、出风口(412)和水槽(413),所述水槽(413)位于外壳(41)内且位于进风口(411)和出风口(412)之间,所述水槽(413)内盛有水,所述吸水纤维网(42)安装于外壳(41)内,且吸水纤维(423)下端浸入水槽(413)内液面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除尘机构(1)、VOC净化机构(2)、风机(3)和臭氧后处理机构(4),所述VOC净化机构(2)包括生产等离子体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臭氧后处理机构(4)包括外壳(41)和吸水纤维网(42),所述外壳(41)包括进风口(411)、出风口(412)和水槽(413),所述水槽(413)位于外壳(41)内且位于进风口(411)和出风口(412)之间,所述水槽(413)内盛有水,所述吸水纤维网(42)安装于外壳(41)内,且吸水纤维(423)下端浸入水槽(413)内液面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纤维网(42)包括多根纵经线(421)和多根横纬线(422),所述纵经线(421)和横纬线(422)均由多根吸水纤维(423)组成,所述吸水纤维(423)表面沿其长度方向经过拉丝处理,或所述吸水纤维(423)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多个吸水槽(4231)(4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纤维(423)为玻璃纤维或铁铬合金纤维,单位面积的所述吸水纤维网(42)上网孔实际面积占比为55-6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纤维网(42)由吸水纤维(423)组成,所述吸水纤维(423)表面镀有银层(42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银层(4232)表面经过拉丝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纤维网(42)呈环状设置,所述臭氧后处理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黎丽冯雅琴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乐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