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滤网空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303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1:24
一种新型无滤网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静电除尘模块、水过滤模块和风机,所述箱体内部具有容纳空间并具有一用于气流进入的入风口及一气流流出的出风口,所述静电除尘模块、水过滤模块和风机沿入风口到出风口的方向顺次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滤除空气中的粉尘、PM2.5、甲醛、VOCs、O3等有毒、有害物质,同时为北方冬季干燥空气补充水分,可用于家庭、商业等环境。本装置仅需适量水,无需消耗其他配件,并且能耗较低,环保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无滤网空气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无滤网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空气净化主要采用过滤网过滤和静电除尘两种模式,过滤网过滤模式需要经常更换滤芯,维护成本较高。静电除尘模式无需更换滤网,成本较低,但该模式在滤除空气中粉尘、PM2.5的同时,高压电场会产生O3,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新型无滤网空气净化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无滤网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静电除尘模块、水过滤模块和风机,所述箱体内部具有容纳空间并具有一用于气流进入的入风口及一气流流出的出风口,所述静电除尘模块、水过滤模块和风机沿入风口到出风口的方向顺次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除尘模块设置在靠近箱体的入风口处,所述静电除尘模块用于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粉尘并杀灭细菌病毒。进一步的,所述水过滤模块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模块后端,所述水过滤模块包括隔板、外壳、内壳、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内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设置在所述内壳内部,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内壳顶部。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中部具有一容纳所述内壳的凹腔,所述外壳内底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排液孔,所述排液孔由一孔塞密封。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支撑凸起用于支撑整个水过滤模块。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点用于固定内部设置配件,所述内部设置配件包括加热部件、储盐槽。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壁上设置有液位探测器。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为呈两端开口的筒状体,所述内壳顶部直径逐渐增大形成向外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的外周侧设置有多个固定耳,所述内壳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凹腔内,所述内壳底部通过多个支腿板与所述外壳底部连接,所述内壳内侧中部设置有一层第二滤网,所述内壳内侧顶部设置有一层第一滤网。进一步的,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位于所述内壳顶部,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内部间隔为上下两个隔离的空间,所述隔板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正对所述内壳的位置,所述内壳的凸缘和固定耳与所述隔板底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风机设置在出风口处将气体吹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滤除空气中的粉尘、PM2.5、甲醛、VOCs、O3等有毒、有害物质,同时为北方冬季干燥空气补充水分,可用于家庭、商业等环境。本装置仅需适量水,无需消耗其他配件,并且能耗较低,环保节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水过滤模块结构示意图;图3位本技术内壳与外壳连接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水过滤模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水过滤模块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气流在水过滤模块内走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记载的前、后均以附图为准,仅用于明确位置关系,并不用于限定。相反,本技术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技术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技术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无滤网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静电除尘模块2、水过滤模块3和风机4,所述箱体1内部具有容纳空间并具有一用于气流进入的入风口11及一气流流出的出风口12,所述静电除尘模块2、水过滤模块3和风机4沿入风口11到出风口12的方向顺次设置。如图1所示,所述静电除尘模块2设置在靠近箱体1的入风口11处,所述静电除尘模块2用于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粉尘并杀灭细菌病毒,当空气进入高压静电模块时,阴极丝与阳极管中间由于存在高压电场,杀死细菌病毒,去除甲醛、VOCs,同时尘粒因为电势力向阳极管内壁附集,达到杀菌集尘作用,静电模块内设计有喷水设置,定时喷水清洗,达到机器自清洁功能,空气中由于电离产生臭氧,可以杀菌消毒。所述静电除尘模块2可采用现有的静电除尘设备。如图2-6所示,所述水过滤模块3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模块2后端,即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静电除尘模块2的后方,所述水过滤模块3包括隔板31、外壳32、内壳33、第一滤网34和第二滤网35,所述内壳33设置在所述外壳32内部,所述内壳33与所述外壳32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一滤网34和第二滤网35设置在所述内壳33内部,所述隔板31设置在所述内壳33顶部。如图2-6所示,所述外壳32中部具有一容纳所述内壳33的凹腔,所述外壳32近似呈斗状,所述外壳32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支撑凸起321用于支撑整个水过滤模块3,所述外壳32内底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排液孔322,所述排液孔322由一孔塞密封,所述外壳32内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点323用于固定内部设置配件,如常见的加热部件、储盐槽等,所述外壳32内壁上可设置液位探测器,用于检测外壳32内的液位的高低。所述外壳32用于储水。所述支撑点323可采用常用的突起结构,设置螺纹孔以便于固定螺钉,储盐槽采用普通的方形塑料槽即可。如图2-6所示,所述内壳33为呈两端开口的筒状体,所述内壳33顶部直径逐渐增大形成向外延伸的凸缘331,所述凸缘331的外周侧设置有多个固定耳332,所述内壳33设置在所述外壳32的凹腔内,所述内壳33与所述外壳32为一个整体,所述内壳33底部通过多个支腿板333与所述外壳32底部连接,所述支腿板333可使所述内壳33与所述外壳32之间具有允许气流进入的空间,所述内壳33内侧中部设置有一层第二滤网35,所述内壳33内侧顶部设置有一层第一滤网34,所述第一滤网34和第二滤网35能有效阻止水分进入上部空间。如图1-2、6所示,所述隔板31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并位于所述内壳33顶部,所述隔板31将所述箱体1内部间隔为上下两个隔离的空间,所述隔板31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正对所述内壳33的位置,所述内壳33的凸缘331和固定耳332与所述隔板31底部连接。由于隔板31将箱体下方与上方隔离,气流必须经外壳进入,经过水过滤后从内壳进入隔板上方的空间并由风机4吹出。所述水过滤模块3用于将静电除尘模块2产生的O3转化为O2,当带有臭氧的空气进入水过滤模块3,臭氧遇见水,溶解至水中,并转换为氧气,并氧化空气及水中的甲醛、细菌。所述风机4设置在出风口12处将气体吹出,在箱体1内形成负压,从而使入风口11将外部的空气吸入。使用时,室内污染空气进入箱体,经静电除尘模块,滤除空气中的粉尘、PM2.5,杀死细菌病毒、去除VOCs;空气再进入水过滤模块,O3将甲醛、细菌等污染物氧化去除,O3在水中快速降解为O2,从而获取无O3、PM2.5、甲醛、VOCs、细菌的洁净空气,同时,可为干燥的空气补充水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滤除空气中的粉尘、PM2.5、甲醛、VOCs、O3等有毒、有害物质,同时为北方冬季干燥空气补充水分,可用于家庭、商业等环境。本装置仅需适量水,无需消耗其他配件,并且能耗较低,环保节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无滤网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静电除尘模块(2)、水过滤模块(3)和风机(4),所述箱体(1)内部具有容纳空间并具有一用于气流进入的入风口(11)及一气流流出的出风口(12),所述静电除尘模块(2)、水过滤模块(3)和风机(4)沿入风口(11)到出风口(12)的方向顺次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无滤网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静电除尘模块(2)、水过滤模块(3)和风机(4),所述箱体(1)内部具有容纳空间并具有一用于气流进入的入风口(11)及一气流流出的出风口(12),所述静电除尘模块(2)、水过滤模块(3)和风机(4)沿入风口(11)到出风口(12)的方向顺次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滤网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除尘模块(2)设置在靠近箱体(1)的入风口(11)处,所述静电除尘模块(2)用于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粉尘并杀灭细菌病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滤网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过滤模块(3)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模块(2)后端,所述水过滤模块(3)包括隔板(31)、外壳(32)、内壳(33)、第一滤网(34)和第二滤网(35),所述内壳(33)设置在所述外壳(32)内部,所述第一滤网(34)和第二滤网(35)设置在所述内壳(33)内部,所述隔板(31)设置在所述内壳(33)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滤网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2)中部具有一容纳所述内壳(33)的凹腔,所述外壳(32)内底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排液孔(322),所述排液孔(322)由一孔塞密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滤网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2)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支撑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威
申请(专利权)人:云森威尔智能环境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