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无容器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996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式无容器蒸汽发生器,包括电气柜、控制系统以及设置在电气柜内的水箱、水泵、汽包、蒸发装置,所述电气柜正面设有柜门,所述电气柜侧面设有散热通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性能好,通过控制系统和安全阀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行,蒸发装置为即热式没有容器存在,可持续快速产生蒸汽,内部以管道换热为主,所以不存在压力容器,减小的危险性,方便使用,加热装置和换热装置均铸在壳体内,壳体采用铝或铜材质,所述两组加热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内,这样热量几乎无损耗,在同样的蒸发量的情况下设备体积减小很多,功率消耗也比传统蒸发器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无容器蒸汽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蒸发器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无容器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在精细化工、食品制药及化妆品等行业中经常涉及到传热、蒸发、浓缩反应的工况。蒸汽发生器一般包括内部设有发热管的发生器本体,发生器本体内具有加热容器。但是现有的蒸汽发生器一般都是在加热容器内注入水,对水进行加热直至蒸发,这样蒸发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式无容器蒸汽发生器。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式无容器蒸汽发生器,包括电气柜、控制系统以及设置在电气柜内的水箱、水泵、汽包、蒸发装置,所述电气柜正面设有柜门,所述电气柜侧面设有散热通风口,所述水箱设有第一进水管,所述水泵的抽水管与水箱相连,所述蒸发装置包括壳体以及铸在壳体内的加热装置和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一转接块、第二转接块、第一主管道、第二主管道、第三主管道以及第四主管道,所述第一转接块上设有进管,所述第二转接块上设有出管,所述水泵的出水管与蒸发装置的进管相连,所述蒸发装置的出管与汽包相连,所述汽包顶部设有第一出气管和安全阀接口,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气管外端延伸至电气柜外,所述安全阀接口接有安全阀;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可控硅,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可控硅接入PLC控制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蒸发装置内,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电气柜内,所述蒸发器加热装置接入可控硅再接入电源。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性能好,通过控制系统和安全阀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行,蒸发装置为即热式没有容器存在,可持续快速产生蒸汽,内部以管道换热为主,所以不存在压力容器,减小的危险性,方便使用,加热装置和换热装置均铸在壳体内,壳体采用铝或铜材质,所述两组加热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内,这样热量几乎无损耗,在同样的蒸发量的情况下设备体积减小很多,功率消耗也比传统蒸发器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蒸发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蒸发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加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气柜,2-水箱,3-水泵,4-汽包,5-蒸发装置,6-柜门,7-散热通风口,8-第一进水管,9-第一出气管,10-安全阀接口;101-壳体,102-第一转接块,103-第二转接块,104-第一主管道,105-第二主管道,106-第三主管道,107-第四主管道,108-第一换热单元,109-第二换热单元,110-进管,111-出管,112-加热单元,113-第一电热管,114-第二电热管,115-第三电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所示,一种集成式无容器蒸汽发生器,包括电气柜1、控制系统以及设置在电气柜1内的水箱2、水泵3、汽包4、蒸发装置5,所述电气柜1正面设有柜门6,所述电气柜1侧面设有散热通风口7,所述水箱2设有第一进水管8,所述水泵3的抽水管与水箱2相连,所述蒸发装置5包括壳体101以及铸在壳体101内的加热装置和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一转接块102、第二转接块103、第一主管道104、第二主管道105、第三主管道106以及第四主管道107,所述第一转接块102上设有进管110,所述第二转接块103上设有出管111,所述水泵3的出水管与蒸发装置5的进管110相连,所述蒸发装置5的出管111与汽包4相连,所述汽包4顶部设有第一出气管9和安全阀接口10,所述第一进水管8和第一出气管9外端延伸至电气柜1外,所述安全阀接口10接有安全阀;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主管道104和第二主管道105分别设置在第一转接块102两侧,第一主管道104、第二主管道105和第一转接块102相连通,所述第三主管道106和第四主管道107分别设置在第二转接块103两侧,第三主管道106、第四主管道107和第二转接块103相连通,所述第一主管道104和第三主管道106之间设有若干第一换热单元108,所述第二主管道105和第四主管道107之间设有若干第二换热单元109,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08包括第一换热支管、第二换热支管以及第三换热支管,第一换热支管、第二换热支管以及第三换热支管两端分别与第一主管道104、第三主管道106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单元109包括第四换热支管、第五换热支管和第六换热支管,第四换热支管、第五换热支管和第六换热支管两端分别与第二主管道105、第四主管道107相连通,所述第一转接块102和第二转接块103之间设有若干第七换热支管,所述进管110和出管111一端延伸设置在箱体外;所述第一换热支管、第二换热支管之间和第四换热支管、第五换热支管之间形成第一加热腔,所述第三换热支管、第二换热支管之间和第六换热支管、第五换热支管之间形成第二加热腔,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两组加热单元112,每组加热单元112包括第一电热管113、第二电热管114以及第三电热管115,所述第一电热管113设置在最外围,所述第三电热管115设置在内围,所述第二电热管114设置在第一电热管113和第三电热管115之间,所述第一电热管113、第二电热管114以及第三电热管115的接线端设置在壳体101外,所述两组加热单元112分别设置在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内,所述第七换热支管设置在两组加热单元112之间;所述水泵3为变频高压水泵3,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可控硅,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可控硅接入PLC控制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蒸发装置5内,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电气柜1内,所述蒸发器加热装置接入可控硅再接入电源;蒸汽发生器运行前接好电路和水路,运行时,蒸发装置5内加热装置开始预热,当温度达到140℃时,变频高压水泵3启动将水压进蒸发装置5,蒸发装置5内部温度高水瞬间蒸发,蒸发装置5内的温度逐渐升高,变频高压水泵3的转速逐渐加快增加压进蒸发装置5内的水量,当蒸发装置5内部温度达到400℃时,蒸发装置5内加热装置停止加热,蒸发装置5内部温度逐渐下降,变频高压水泵3的转速逐渐减慢减小压进蒸发装置5内的水量,当温度达到140℃时,加热装置重新运行,从而保证蒸汽温度与蒸汽质量,加热装置通过可控硅在工作温度接近400℃时电压缓慢下降降低功率,当温度下降接近140℃时电压缓慢上升提高功率,来保护电路不受大电流冲击,不产生电流浪涌,使安全用电得到保障,当电气柜1内部温度达到180℃时,设备停止工作,汽包4设有安全阀接口10,安全阀接口10接有安全阀,安全阀在所有电气故障达到最高压力后安全阀自动泄压,多重安全保护使用户使用绝对安全。以上所述,仅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无容器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气柜、控制系统以及设置在电气柜内的水箱、水泵、汽包、蒸发装置,所述水箱设有第一进水管,所述水泵的抽水管与水箱相连,所述蒸发装置包括壳体以及铸在壳体内的加热装置和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一转接块、第二转接块、第一主管道、第二主管道、第三主管道以及第四主管道,所述第一转接块上设有进管,所述第二转接块上设有出管,所述水泵的出水管与蒸发装置的进管相连,所述蒸发装置的出管与汽包相连,所述汽包顶部设有第一出气管和安全阀接口,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气管外端延伸至电气柜外,所述安全阀接口接有安全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无容器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气柜、控制系统以及设置在电气柜内的水箱、水泵、汽包、蒸发装置,所述水箱设有第一进水管,所述水泵的抽水管与水箱相连,所述蒸发装置包括壳体以及铸在壳体内的加热装置和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一转接块、第二转接块、第一主管道、第二主管道、第三主管道以及第四主管道,所述第一转接块上设有进管,所述第二转接块上设有出管,所述水泵的出水管与蒸发装置的进管相连,所述蒸发装置的出管与汽包相连,所述汽包顶部设有第一出气管和安全阀接口,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气管外端延伸至电气柜外,所述安全阀接口接有安全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无容器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柜正面设有柜门,所述电气柜侧面设有散热通风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无容器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管道和第二主管道分别设置在第一转接块两侧,所述第三主管道和第四主管道分别设置在第二转接块两侧,所述第一主管道和第三主管道之间设有若干第一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松
申请(专利权)人:扬中市诺贝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