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油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907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油桶,包括桶体,桶体上设置有可显示桶内润滑油量的容量刻度线,桶体上连接有用于供润滑油流入到待加油容器中的出油管,出油管为软管,出油管与桶体的连接部位位于桶体的侧面底部,桶体侧面上还设置有供出油管收纳缠绕的收纳缠绕部,桶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桶体悬挂在高处的悬挂结构和/或桶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桶体放置在高处的放置平面、以使桶内的润滑油可以依靠重力作用通过出油管自动流入到待加油容器中。有益效果是无需操作人员施力,只需看着容量刻度线即可,操作简单,加油量容易控制,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同时由于出油管是软管,不管加油场合的结构和管路多么复杂,软管很容易就能够伸入到待加油容器中,使用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油桶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油桶。
技术介绍
离心泵的轴承箱,往复泵的曲轴箱在维修后需要加注润滑油,日常也需要定期更换润滑油,目前根据“五定三过滤”的要求,给泵加润滑油时需要油桶和装有100目滤网的漏斗配合使用,操作人员一边加油一边看着油位视窗。由于泵的大小、结构不一,需要操作人员有一定的加油经验,在合适的时机停止加油,否则容易导致润滑油加多或者加少。而且生产装置现场泵的安装情况各不相同,有些泵的安装位置或者周围管路设置不合理,导致操作人员在加油的过程中看不到油位视窗,这时需要2个人配合作业,其中1个人加油,另1人看着油位视窗提醒加油量,这需要2个操作人员配合默契,配合不好就会导致润滑油加注过多或偏少。润滑油加注过多需要从放油口放油,而放油口通常为堵头设计,放油量不易控制,一旦放多又会导致油位偏低,不但造成润滑油浪费,还增加了工作量。对此,授权公告号为CN20590897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口径定量防污加油器,该加油器包括油壶,油壶的侧面设置有提手,顶部设置有壶嘴以及与壶嘴相匹配的带有通气孔的壶盖,油壶的侧面靠上的部位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的顶端设置有不同口径的油嘴,此外油壶的外表面设置有容量刻度线。虽然这种加油器可以实现定量加油,但是在加油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不断地停止加油、把油壶端平,以核实加入的油量是否正确,操作起来十分麻烦,不容易控制,并且劳动强度还比较大。同时,由于出油管是硬管且长度有限,在一些结构和管路比较复杂的场合,出油管根本无法伸入待加油容器中,使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加油量容易控制并且劳动强度低的加油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加油桶,包括桶体,桶体上设置有可显示桶内润滑油量的容量刻度线,桶体上连接有用于供润滑油流入到待加油容器中的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为软管,出油管与桶体的连接部位位于桶体的侧面底部,桶体侧面上还设置有供出油管收纳缠绕的收纳缠绕部,桶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桶体悬挂在高处的悬挂结构和/或桶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桶体放置在高处的放置平面、以使桶内的润滑油可以依靠重力作用通过出油管自动流入到待加油容器中。上述加油桶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桶体上设置有悬挂结构和/或放置平面,这样在使用时,只需将桶体悬挂在高处或者将桶体放置在高处,桶内的润滑油即可依靠重力作用通过出油管自动流入到待加油容器中,无需操作人员施力,并且加油过程也无需反复中断,操作人员只需看着容量刻度线即可,因此操作起来十分简单,加油量容易控制,并且劳动强度也大幅降低。同时由于出油管是软管,并且还设置了收纳缠绕部,这样就可以配置较长的出油管,因此不管加油场合的结构和管路多么复杂,软管总是很容易就能够伸入到待加油容器中,使用十分方便。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润滑油的质量,桶体的桶口处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润滑油受到外界污染,桶口处于过滤网的上方还设置有桶盖。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出油管的缠绕,所述收纳缠绕部位于出油管与桶体连接部位的正上方。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较好的缠绕效果,收纳缠绕部包括一端与桶体固定相连的柱体,收纳缠绕部还包括固定在柱体另一端的用于防止出油管脱出柱体的挡止盘。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控制加油操作,出油管的出油口处设置有阀门。进一步的,为了既方便悬挂,又方便转移加油桶,同时也是为了增加可选择性,桶体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悬挂结构且桶体的底部构成所述放置平面,所述悬挂结构为提手。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加油桶的制造,桶体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容量刻度线一体成型在桶体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加油桶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网;2.桶体;3.容量刻度线;4.提手;5.桶盖;6.收纳缠绕部;7.阀门;8.出油管;9.接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加油桶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包括桶体2,桶体2由透明材料制成,上面一体成型有可显示桶内润滑油量的容量刻度线3,桶体2的桶口处设置有100目的过滤网1,用于在向桶体2内加油时,对加入的油进行过滤,保证润滑油的质量。为了防止加油桶在对待加油容器(本实施例中的待加油容器为泵)加油时,外界环境污染到桶体2内的润滑油,在桶口处于过滤网1的上方还设置有桶盖5。桶体2的侧面底部设置有接头9,接头9上连接有出油管8,出油管8为软管,桶体2的侧面于接头9的正上方设置有收纳缠绕部6,该收纳缠绕部6包括一端与桶体2固定相连的柱体,收纳缠绕部6还包括固定在柱体另一端的用于防止出油管8脱出柱体的挡止盘。出油管8具有较长的长度,可以适应不同的加油场合,即不管泵的结构和管路多么复杂,软管总是很容易就能够伸入到泵的加油口中,使用十分方便,当然在不需要太长的出油管时,或者在不进行加油作业时,可以将出油管8缠绕在柱体上,防止散乱的出油管8影响美观和整洁。为了方便控制加油,在出油管8的出油口处设置有阀门7,阀门7打开时,润滑油才能流出。为了方便转移加油桶,同时也是为了方便在必要的时候,将加油桶悬挂在高处,在桶体2的顶部设置有提手4。同时,桶体2的底部为平面,方便在合适的场合,桶体2可以放置在高处。加油桶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需要先向桶体2内加入润滑油,此时打开桶盖5,由100目的过滤网1对润滑油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加完后盖上桶盖5。利用提手4将加油桶运送到泵旁,取下缠绕在收纳缠绕部6上的出油管8,将加油桶悬挂在高处,若不方便悬挂,可以将桶体放置在比泵的加油口高的设备或者支架上,使加油桶内的液面保持水平,然后将阀门7伸入泵的加油口内,如果出油管8内有空气可稍开阀门7,润滑油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从出油管8流出,以此将气体排出,记录好此时的容量刻度线3的读数。然后打开阀门7开始给泵加油,眼睛看着容量刻度线3的刻度,待加至泵所需的油量时,关闭阀门7,此时为了确保泵的润滑油位合适,可查看泵的油位视窗进行确认,无问题后将出油管8盘在收纳缠绕部6上,加油作业完毕。本技术中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待加油容器不是泵,而是如减速器、变速箱等需要加入定量润滑油的设备。本技术中的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桶体可以不是由透明材料制成,此时可以在桶体的桶壁上密封嵌装一个透明的刻度尺。本技术中的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桶体的顶部没有设置提手,此时操作人员需要搬着桶体底部来转移加油桶,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桶体的底部设置有放置平面。本技术中的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桶体上没有设置放置平面,即桶体底部不是平的,而仅在桶体的顶部设有提手,此时加油桶只能悬挂放置。本技术中的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出油管的出油口处也可以不设置阀门,此时可以由操作人员控制好时机,将出油管伸入待加油容器中,或者是操作人员用力捏住出油管的出口,或者是在出油管的出口处安装一个塞子。本技术中的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收纳缠绕部也可以仅包括柱体,而不包括挡止盘。本技术中的实施例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收纳缠绕部也可以不在出油管与桶体连接部位的正上方,而是在斜上方。本技术中的实施例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油桶,包括桶体,桶体上设置有可显示桶内润滑油量的容量刻度线,桶体上连接有用于供润滑油流入到待加油容器中的出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为软管,出油管与桶体的连接部位位于桶体的侧面底部,桶体侧面上还设置有供出油管收纳缠绕的收纳缠绕部,桶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桶体悬挂在高处的悬挂结构和/或桶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桶体放置在高处的放置平面、以使桶内的润滑油可以依靠重力作用通过出油管自动流入到待加油容器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油桶,包括桶体,桶体上设置有可显示桶内润滑油量的容量刻度线,桶体上连接有用于供润滑油流入到待加油容器中的出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为软管,出油管与桶体的连接部位位于桶体的侧面底部,桶体侧面上还设置有供出油管收纳缠绕的收纳缠绕部,桶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桶体悬挂在高处的悬挂结构和/或桶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桶体放置在高处的放置平面、以使桶内的润滑油可以依靠重力作用通过出油管自动流入到待加油容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桶,其特征在于:桶体的桶口处设置有过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油桶,其特征在于:桶口处于过滤网的上方还设置有桶盖。4.根据权利要求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开北吴剑锋魏旭陈卫张勇华冯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天然气处理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