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渣口溜槽及溜槽的铺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2790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渣口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炉渣口溜槽,包括矿热炉耐火砖层、钢质炉壳、渣眼泥套、渣眼、渣沟溜槽、水淬渣层、渣沟溜槽预制块、镁砖‑电极糊烧结层和楼层平台,其中渣沟溜槽包括钢质溜槽壳和溜槽内壁,所述矿热炉耐火砖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钢质炉壳,所述钢质炉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渣眼泥套,所述矿热炉耐火砖层的右侧开设有与钢质炉壳和渣眼泥套均相连通的渣眼,所述钢质炉壳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渣眼泥套下方的钢质溜槽壳,所述钢质炉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钢质溜槽壳下方的楼层平台。该电炉渣口溜槽及溜槽的铺设方法,实现了成本低和工人劳动强度小目的,增加企业效益,减轻工人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炉渣口溜槽及溜槽的铺设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渣口
,具体为一种电炉渣口溜槽及溜槽的铺设方法。
技术介绍
渣口是指冶金炉背后的排渣孔,高炉(或鼓风炉)上能使熔融炉渣流出的一个开口,位于熔融金属排放口上。目前的渣口溜槽均采用免烘烤铁沟料(简称铁沟料)进行铺设,因渣口放渣频繁,以及高渣温对溜槽的冲刷侵蚀,一条铺设好的溜槽平均放3炉渣就需重新铺设,每次铺设用铁沟料250kg,不但生产成本高,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故而提出一种电炉渣口溜槽及溜槽的铺设方法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炉渣口溜槽及溜槽的铺设方法,具备成本低和工人劳动强度小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渣口溜槽均采用免烘烤铁沟料(简称铁沟料)进行铺设,因渣口放渣频繁,以及高渣温对溜槽的冲刷侵蚀,一条铺设好的溜槽平均放3炉渣就需重新铺设,每次铺设用铁沟料250kg,不但生产成本高,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成本低和工人劳动强度小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炉渣口溜槽,包括矿热炉耐火砖层、钢质炉壳、渣眼泥套、渣眼、渣沟溜槽、水淬渣层、渣沟溜槽预制块、镁砖-电极糊烧结层和楼层平台,其中渣沟溜槽包括钢质溜槽壳和溜槽内壁,所述矿热炉耐火砖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钢质炉壳,所述钢质炉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渣眼泥套,所述矿热炉耐火砖层的右侧开设有与钢质炉壳和渣眼泥套均相连通的渣眼,所述钢质炉壳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渣眼泥套下方的钢质溜槽壳,所述钢质炉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钢质溜槽壳下方的楼层平台,所述楼层平台与钢质溜槽壳相接触,所述钢质溜槽壳的顶部铺设有渣沟溜槽预制块,所述渣沟溜槽预制块的顶部铺设有镁砖-电极糊烧结层,所述镁砖-电极糊烧结层的顶部铺设有水淬渣层。优选的,所述水淬渣层的厚度为100mm,所述水淬渣层的厚度小于镁砖-电极糊烧结层的厚度。优选的,所述水淬渣层是水淬碱性化铁炉渣。优选的,所述渣沟溜槽呈倾斜设置,所述楼层平台与钢质炉壳之间呈垂直设置。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炉渣口溜槽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渣沟溜槽中间段以前铺设的铁沟料清理出来,并吹扫干净,然后采用600×75mm规格的废旧镁砖进行单层铺设,要求铺设整齐,将块状电极糊烤至软化后用于填补镁砖周边使其与渣沟溜槽预制块形成整体;2)在步骤1)进行完毕后,将镁砖-电极糊烧结层的上表面铺设一层100mm左右厚度的水淬渣层,这样一来,出渣时,水淬渣层形成渣壳保护层,能有效降低高温渣液对渣沟的侵蚀,进而节约电极糊的用量;3)在步骤1)和步骤2)的基础上,渣沟溜槽最前端仍采用铁沟料铺设,而使用中的维护工作,只需将电极糊烧损出现坑洼的地方进行修补即可,废旧镁砖和块状电极糊烧结后形成的镁砖-电极糊烧结层,类似于碳砖,具有一定的抗渣侵蚀能力而且耐冲刷,每放一炉渣后,仅需用少量的电极碎糊修补,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炉渣口溜槽及溜槽的铺设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电炉渣口溜槽及溜槽的铺设方法,维护工作简单,只需将电极糊烧损出现坑洼的地方进行修补即可,极大的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而且废旧镁砖和块状电极糊烧结后形成的镁砖-电极糊烧结层(9),具有一定的抗渣侵蚀能力而且耐冲刷,每放一炉渣后,仅需用少量的电极碎糊修补,极大的减少了常规手段中重新铺设的成本,实现了成本低和工人劳动强度小目的,增加企业效益,减轻工人负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炉渣口溜槽的结构剖视图。1、矿热炉耐火砖层;2、钢质炉壳;3、渣眼泥套;4、渣眼;5、钢质溜槽壳;6、渣沟溜槽;7、水淬渣层;8、渣沟溜槽预制块;9、镁砖-电极糊烧结层;10、溜槽内壁;11、楼层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电炉渣口溜槽,包括矿热炉耐火砖层1、钢质炉壳2、渣眼泥套3、渣眼4、渣沟溜槽6、水淬渣层7、渣沟溜槽预制块8、镁砖-电极糊烧结层9和楼层平台11,其中渣沟溜槽6包括钢质溜槽壳5和溜槽内壁10,矿热炉耐火砖层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钢质炉壳2,钢质炉壳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渣眼泥套3,矿热炉耐火砖层1的右侧开设有与钢质炉壳2和渣眼泥套3均相连通的渣眼4,钢质炉壳2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渣眼泥套3下方的钢质溜槽壳5,钢质炉壳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钢质溜槽壳5下方的楼层平台11,楼层平台11与钢质溜槽壳5相接触,钢质溜槽壳5的顶部铺设有渣沟溜槽预制块8,渣沟溜槽预制块8的顶部铺设有镁砖-电极糊烧结层9,镁砖的主晶相为方镁石,具有一般碱性耐火制品的典型特性,镁砖-电极糊烧结层9的顶部铺设有水淬渣层7。优选的,水淬渣层7的厚度为100mm,水淬渣层7的厚度小于镁砖-电极糊烧结层9的厚度。优选的,水淬渣层7是水淬碱性化铁炉渣,是一种表面粗糙多孔、质地轻脆且容易破碎的粒状渣。优选的,渣沟溜槽6呈倾斜设置,楼层平台11与钢质炉壳2之间呈垂直设置。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炉渣口溜槽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渣沟溜槽6中间段以前铺设的铁沟料清理出来,并吹扫干净,然后采用600×75mm规格的废旧镁砖进行单层铺设,要求铺设整齐,将块状电极糊烤至软化(软化即可)后用于填补镁砖周边使其与渣沟溜槽预制块8形成整体;2)在步骤1)进行完毕后,将镁砖-电极糊烧结层9的上表面铺设一层100mm左右厚度的水淬渣层7,这样一来,出渣时,水淬渣层7形成渣壳保护层,能有效降低高温渣液对渣沟的侵蚀,进而节约电极糊的用量;3)在步骤1)和步骤2)的基础上,渣沟溜槽6最前端仍采用铁沟料铺设,而使用中的维护工作,只需将电极糊烧损出现坑洼的地方进行修补即可,废旧镁砖和块状电极糊烧结后形成的镁砖-电极糊烧结层9,类似于碳砖,具有一定的抗渣侵蚀能力而且耐冲刷,每放一炉渣后,仅需用少量的电极碎糊修补,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综上所述,该电炉渣口溜槽及溜槽的铺设方法,维护工作简单,只需将电极糊烧损出现坑洼的地方进行修补即可,极大的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而且废旧镁砖和块状电极糊烧结后形成的镁砖-电极糊烧结层9,具有一定的抗渣侵蚀能力而且耐冲刷,每放一炉渣后,仅需用少量的电极碎糊修补,极大的减少了常规手段中重新铺设的成本,实现了成本低和工人劳动强度小目的,增加企业效益,减轻工人负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维护工作简单,只需将电极糊烧损出现坑洼的地方进行修补即可,极大的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而且废旧镁砖和块状电极糊烧结后形成的镁砖-电极糊烧结层9,具有一定的抗渣侵蚀能力而且耐冲刷,每放一炉渣后,仅需用少量的电极碎糊修补,极大的减少了常规手段中重新铺设的成本,实现了成本低和工人劳动强度小目的,增加企业效益,减轻工人负担。案例:2#炉将南面渣沟进行改造,进行了为期10天的试用,这段时间内渣沟的改造及维护成本约5800元,而在改造前10天内的渣沟维护费用高达16000元,按此计算一条渣沟一个月可节约维护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炉渣口溜槽,包括矿热炉耐火砖层(1)、钢质炉壳(2)、渣眼泥套(3)、渣眼(4)、渣沟溜槽(6)、水淬渣层(7)、渣沟溜槽预制块(8)、镁砖‑电极糊烧结层(9)和楼层平台(11),其中渣沟溜槽(6)包括钢质溜槽壳(5)和溜槽内壁(10),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热炉耐火砖层(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钢质炉壳(2),所述钢质炉壳(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渣眼泥套(3),所述矿热炉耐火砖层(1)的右侧开设有与钢质炉壳(2)和渣眼泥套(3)均相连通的渣眼(4),所述钢质炉壳(2)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渣眼泥套(3)下方的钢质溜槽壳(5),所述钢质炉壳(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钢质溜槽壳(5)下方的楼层平台(11),所述楼层平台(11)与钢质溜槽壳(5)相接触,所述钢质溜槽壳(5)的顶部铺设有渣沟溜槽预制块(8),所述渣沟溜槽预制块(8)的顶部铺设有镁砖‑电极糊烧结层(9),所述镁砖‑电极糊烧结层(9)的顶部铺设有水淬渣层(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炉渣口溜槽,包括矿热炉耐火砖层(1)、钢质炉壳(2)、渣眼泥套(3)、渣眼(4)、渣沟溜槽(6)、水淬渣层(7)、渣沟溜槽预制块(8)、镁砖-电极糊烧结层(9)和楼层平台(11),其中渣沟溜槽(6)包括钢质溜槽壳(5)和溜槽内壁(10),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热炉耐火砖层(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钢质炉壳(2),所述钢质炉壳(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渣眼泥套(3),所述矿热炉耐火砖层(1)的右侧开设有与钢质炉壳(2)和渣眼泥套(3)均相连通的渣眼(4),所述钢质炉壳(2)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渣眼泥套(3)下方的钢质溜槽壳(5),所述钢质炉壳(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钢质溜槽壳(5)下方的楼层平台(11),所述楼层平台(11)与钢质溜槽壳(5)相接触,所述钢质溜槽壳(5)的顶部铺设有渣沟溜槽预制块(8),所述渣沟溜槽预制块(8)的顶部铺设有镁砖-电极糊烧结层(9),所述镁砖-电极糊烧结层(9)的顶部铺设有水淬渣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渣口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淬渣层(7)的厚度为100mm,所述水淬渣层(7)的厚度小于镁砖-电极糊烧结层(9)的厚度。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开云王利军周鹏飞习雪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世纪青山镍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