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梯形防爆减压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61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倒梯形防爆减压板,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减压板防爆性能弱的问题。该倒梯形防爆减压板包括减压板本体,若干凸出于减压板本体设置的倒梯形凹槽,与减压板本体贴合安装并位于倒梯形凹槽所在侧对应侧的背板,开设在减压板本体上且位于倒梯形凹槽两侧的第一螺纹孔,以及开设在背板上并与第一螺纹孔匹配的第二螺纹孔。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增强减压板防爆性能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梯形防爆减压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倒梯形防爆减压板。
技术介绍
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的《金属爆炸减压板的爆炸减压性能研究及其设计与应用》一文中指出,可燃气体爆炸主要产生三个压力峰P1、P2、P3,其中对建筑物产生破坏的主要为压力峰P3,而压力峰P3是由声阵驻波诱发的不稳定燃烧产生的,可以说,形成压力峰P3的初始振动并不强,但是层层叠加之后,压力峰P3的破坏力将急剧增强。而现有减压板上的凹槽通常为单体的圆形结构,在压力峰P3的作用下,开放式的圆形结构容易向减压板一侧挤压,从而降低了对冲击力的抵抗能力,且很容易将冲击力引向减压板上无凹槽的平面,由于减压板平面不能承载爆炸产生的冲击力,从而增加了建筑物坍塌的可能性,对救援人员存在潜在的危险,因此设计一款防爆性能好的减压板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梯形防爆减压板,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减压板防爆性能弱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倒梯形防爆减压板,包括减压板本体,若干凸出于减压板本体设置的倒梯形凹槽,与减压板本体贴合安装并位于倒梯形凹槽所在侧对应侧的背板,开设在减压板本体上且位于倒梯形凹槽两侧的第一螺纹孔,以及开设在背板上并与第一螺纹孔匹配的第二螺纹孔。进一步地,所述倒梯形凹槽的斜边与减压板本体之间的夹角满足45°~75°。进一步地,所述倒梯形凹槽的底边与相邻倒梯形凹槽的底边不接触。优选地,所述倒梯形凹槽的底边与相邻倒梯形凹槽的底边接触。具体地,所述减压板本体与背板均采用水泥蛭石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将现有减压板的圆形凹槽或梯形凹槽设置为倒梯形凹槽,当减压板受到爆炸冲击力时,倒梯形凹槽底部首先受到冲击力被挤压,由于为倒梯形结构,底部大于其开口,倒梯形凹槽底部会被压缩到与减压板重叠,增加了减压板的厚度,并且在倒梯形凹槽的另一侧贴合有背板,使得倒梯形与背板之间形成一容纳空气的密闭空间,从而使整个减压板形成倒梯形凹槽、空气、背板三层结构,以提高了减压板的防爆性能,即使爆炸产生的冲击力直接作用在减压板的平面,其冲击力等同于同时作用在减压板与背板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也同样增强了抗冲击力的能力。(2)本技术的倒梯形凹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倒梯形凹槽底部接触还是不接触的,其中,倒梯形凹槽底部接触的抗爆炸冲击力的能力更强,并且倒梯形凹槽斜边与减压板本体之间的夹角范围可以保证倒梯形凹槽的稳定性。(3)本技术的减压板本体和背板均采用水泥蛭石板,其具有韧性强,硬度高的优点,从而提高了防冲击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基于图1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基于图3的剖视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减压板本体,2-倒梯形凹槽,3-背板,4-第一螺纹孔,5-第二螺纹孔,6-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倒梯形防爆减压板,包括减压板本体1,若干凸出于减压板本体1设置的倒梯形凹槽2,与减压板本体1贴合安装并位于倒梯形凹槽2所在侧对应侧的背板3,开设在减压板本体1上且位于倒梯形凹槽2两侧的第一螺纹孔4,以及开设在背板3上并与第一螺纹孔4匹配的第二螺纹孔5。并且,所述倒梯形凹槽2的斜边与减压板本体1之间的夹角满足45°~75°;所述倒梯形凹槽2的底边与相邻倒梯形凹槽的底边不接触;所述倒梯形凹槽2的底边与相邻倒梯形凹槽的底边接触,其中,所述减压板本体1与背板3均采用水泥蛭石板。安装时,将背板3通过粘接剂粘贴在减压板本体1上,使得倒梯形凹槽2与背板3形成一封闭的空间,从而增强了抗冲击能力,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4和第二螺纹孔5将倒梯形防爆炸减压板固定在墙体上,并使得整个墙体都被倒梯形减压板覆盖,当爆炸发生时,爆炸产生的冲击力作用在倒梯形凹槽2的底部或减压板本体1的平面上,当作用在倒梯形凹槽2的底部时,由于倒梯形凹槽2与减压板本体1的夹角满足45°~75°,在收到冲击力时,倒梯形凹槽2与背板3之间的空气对冲击力进行阻挡,当倒梯形凹槽2受损被挤压至减压板本体1上时,实际上增加了减压板本体1的厚度,从而增强了减压板本体1的抗冲击性,如果安装的倒梯形凹槽相互间接触的,其底部整体类似与一个平面,从而增强了抗冲击的能力,即使爆炸产生的冲击力直接作用在减压板本体1的平面,由于减压板本体1与背板3粘贴在一起,并且均采用韧性强、硬度高的水泥蛭石板,因此也可以有效的阻挡爆炸产生的冲击力。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做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倒梯形防爆减压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减压板本体(1),若干凸出于减压板本体(1)设置的倒梯形凹槽(2),与减压板本体(1)贴合安装并位于倒梯形凹槽(2)所在侧对应侧的背板(3),开设在减压板本体(1)上且位于倒梯形凹槽(2)两侧的第一螺纹孔(4),以及开设在背板(3)上并与第一螺纹孔(4)匹配的第二螺纹孔(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梯形防爆减压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减压板本体(1),若干凸出于减压板本体(1)设置的倒梯形凹槽(2),与减压板本体(1)贴合安装并位于倒梯形凹槽(2)所在侧对应侧的背板(3),开设在减压板本体(1)上且位于倒梯形凹槽(2)两侧的第一螺纹孔(4),以及开设在背板(3)上并与第一螺纹孔(4)匹配的第二螺纹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梯形防爆减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梯形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江朱辉
申请(专利权)人: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