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套筒灌浆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2522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套筒灌浆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吊装完成墙体安装;临时固定所述墙体;对所述墙体与下层楼板连接处封边,并预埋测温导线;安装叠合板,在所述叠合板的上端面浇筑混凝土层;保温封闭位于所述墙体上的预留门窗的部位,形成密闭空间;对所述密闭空间进行加热;对所述密闭空间和所述墙体进行温度测量;如果满足作业温度要求,则进行灌浆作业,否则继续加热;最后进行套筒灌浆作业;持续保温至少24小时;完成低温套筒灌浆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低温环境中继续进行套筒灌浆施工,缩短工期,同时施工后墙体的强度能够满足规范要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套筒灌浆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低温套筒灌浆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也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其中,套筒灌浆施工就是装配式建筑施工常用的一种方式。传统的套筒灌浆施工是首先吊装完预制墙体后用斜撑进行临时固定,并进行封边,然后进行墙体底部套筒灌浆连接施工,套筒灌浆料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进行叠合楼板施工,完成施工。但是,灌浆料受施工环境温度影响非常大,传统技术工艺适合5℃以上的施工环境使用,当大气温度低于5℃时只能停工。虽然北方市场有适用于低温环境的低温灌浆料销售,但低温套筒灌浆施工技术应用并不成熟,施工后的结构强度不能很好地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因此,亟需一种低温套筒灌浆施工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套筒灌浆施工方法,能够在低温环境中继续进行套筒灌浆施工,缩短工期,同时施工后墙体的强度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温套筒灌浆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吊装完成墙体安装;S2、临时固定所述墙体;S3、对所述墙体与下层楼板连接处封边,并预埋测温导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套筒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吊装完成墙体(1)安装;S2、临时固定所述墙体(1);S3、对所述墙体(1)与下层楼板(2)连接处封边,并预埋测温导线;S4、安装叠合板,在所述叠合板的上端面浇筑混凝土层;S5、保温封闭位于所述墙体(1)上的预留门窗的部位,形成密闭空间;S6、对所述密闭空间进行加热;S7、对所述密闭空间和所述墙体(1)进行温度测量;如果达到作业温度要求,则进行S8,否则返回所述S6;S8、进行套筒灌浆作业;S9、持续保温至少24小时;S10、完成低温套筒灌浆施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套筒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吊装完成墙体(1)安装;S2、临时固定所述墙体(1);S3、对所述墙体(1)与下层楼板(2)连接处封边,并预埋测温导线;S4、安装叠合板,在所述叠合板的上端面浇筑混凝土层;S5、保温封闭位于所述墙体(1)上的预留门窗的部位,形成密闭空间;S6、对所述密闭空间进行加热;S7、对所述密闭空间和所述墙体(1)进行温度测量;如果达到作业温度要求,则进行S8,否则返回所述S6;S8、进行套筒灌浆作业;S9、持续保温至少24小时;S10、完成低温套筒灌浆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套筒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通过斜撑临时固定所述墙体(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套筒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所述墙体(1)的下端与所述下层楼板(2)以及封边料共同围合形成连通腔(3),所述测温导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通腔(3)内,另一端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财周曹国余慧明张尊良李海林王安国王译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