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筒仓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20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混凝土筒仓漏斗。它包括底部平台、外侧斜板、内侧斜板和填料,漏斗由底部平台、外侧斜板和内侧斜板组成,漏斗布置在底部平台上,以填料进行找坡,满足漏斗壁的倾斜角度要求,这种布置形式既满足了工艺布置要求,也方便结构计算,使结构受力更加合理,施工简便,经济效益显著。

A concrete silo funn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crete silo funnel. The funnel consists of bottom platform, lateral inclined plate, inner inclined plate and filler. The funnel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form to find the slope with filler,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clination angle of the funnel wall. This arrangement not onl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echnological layout, but also facilitates the structural calculation, makes the structural stress more reasonable, the construction simple and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Significant benef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筒仓漏斗
本技术涉及火力发电厂结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筒仓漏斗。
技术介绍
在火力发电厂中,筒仓贮煤方案应用非常广泛,它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方式简单、系统调度灵活、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和有利于降低煤损耗等优点;目前单个筒仓的直径采用30m以上的居多,多采用圆形预应力混凝土筒仓,因为圆形截面在煤压力作用下均匀受拉,易于发挥预应力钢筋的优势。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筒仓底部出煤方式采用活化给煤机的形式越来越多,对应的结构布置为漏斗底部采用4-6个出口,这种布置对结构布置带来了很大难度;因为由于落煤的要求,筒仓漏斗侧壁要保证60°以上的倾角,不能出现死角,否则煤容易产生自燃;如果漏斗壁从漏口(一般为方形)处以60°向上延伸,形成的结构非常不规则,斜壁与筒壁的交线沿筒壁四周不均匀,难以发挥圆形筒壁受力均匀的优势,结构计算和预应力钢筋配置都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满足新工艺要求后,结构布置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受力合理且易于计算的混凝土筒仓漏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筒仓漏斗,包括圆形内壁、圆形外壁及圆形内壁与圆形外壁之间的环形筒仓漏斗,所述的环形筒仓漏斗包括底部平台、外侧斜板、内侧斜板和填料,外侧斜板、底部平台及内侧斜板连接形成断面为V型的漏斗腔,所述的底部平台上设置有多个漏口;填料设置在漏斗腔内形成找坡层,找坡层的坡底对应每个漏口四周。所述的填料设置在底部平台、外侧斜板及内侧斜板上,填料堆积形成找坡层,找坡层设置有多个填料脊线,沿填料脊线向漏口形成坡面。所述的坡面沿漏口的四周向上设置。所述的填料布置的俯视形状为中心对称的花瓣形状,漏口设置在相邻的花瓣的连接处。所述的圆形内壁、圆形外壁及底部平台同心设置,漏口均匀设置在底部平台上。所述的漏口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的外侧斜板及内侧斜板分别支撑在圆形外壁、圆形内壁上。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一种新的结构布置方式,在漏斗处先建一环形平台,在平台上开漏口,再以填料进行找坡,满足漏斗壁的倾斜角度要求,这样的布置形式,外筒壁和斜壁均为圆环,均匀对称,以承受拉力为主,易于布置预应力钢筋,且宜满足实际模型到计算模型简化的要求。采用圆形内壁、圆形外壁及环形筒仓漏斗作为主体结构,使得筒仓主体结构受力合理,布置简单,便于计算,且贮煤空间大。通过填料设置在漏斗腔内形成找坡层,满足漏斗壁倾斜角度的要求。筒壁和漏斗壁均为环形,均匀受拉,便于应用预应力结构,进而减少混凝土截面,节约造价。形成的漏斗为环形,采用环形筒壁承受竖向煤压力,增加了结构的抗震性能。这种布置形式既满足了工艺布置要求,也方便结构计算,使结构受力更加合理,施工简便,节约工期,经济效益显著。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混凝土筒仓漏斗结构的立面图;图2本技术混凝土筒仓漏斗结构的平面图,主要用于示意填料形状;图3本技术混凝土筒仓漏斗结构的平面图,主要表示主体结构部分;其中:1.底部平台,2.外侧斜板,3.内侧斜板,4.填料,5.漏口,6.圆形内壁,7.圆形外壁,8.填料脊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2和3,本技术一种混凝土筒仓漏斗结构,包括圆形内壁6、圆形外壁7及圆形内壁6与圆形外壁7之间的环形筒仓漏斗,环形筒仓漏斗包括底部平台1、外侧斜板2、内侧斜板3和填料4。外侧斜板2、底部平台1及内侧斜板3连接形成断面为V型的漏斗腔。填料4设置在漏斗腔内形成找坡层。满足漏斗壁倾斜角度的要求。如图2所示,底部平台1上设置有多个漏口5。每个漏口5四周向上要求的坡度由填料4找坡而成。具体结构为填料4填充在漏斗腔内,具体设置在底部平台1、外侧斜板2及内侧斜板3上,填料4堆积形成找坡层,找坡层设置有多个填料脊线8,沿填料脊线8向漏口5形成坡面。填料4布置的俯视形状为中心对称的花瓣形状,漏口5设置在相邻的花瓣的连接处。如图3所示,圆形内壁6、圆形外壁7及底部平台1同心设置,漏口5均匀设置在底部平台1上。外侧斜板2及内侧斜板3支撑在圆形内壁6、圆形外壁7上。底部平台应布置成圆环形,尺寸以刚好布置下漏口为宜。填料的角度应满足落煤的要求。填料应采用低刚度的材料,且有一定的强度,与混凝土结合要紧密,如轻质混凝土等。本技术具有形式简单、受力合理、便于结构计算、施工方便、造价低等有点,特别适用于底部接口为多个漏口的筒仓。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筒仓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内壁(6)、圆形外壁(7)及圆形内壁(6)与圆形外壁(7)之间的环形筒仓漏斗,所述的环形筒仓漏斗包括底部平台(1)、外侧斜板(2)、内侧斜板(3)和填料(4),外侧斜板(2)、底部平台(1)及内侧斜板(3)连接形成断面为V型的漏斗腔,所述的底部平台(1)上设置有多个漏口(5);填料(4)设置在漏斗腔内形成找坡层,找坡层的坡底对应每个漏口(5)四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筒仓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内壁(6)、圆形外壁(7)及圆形内壁(6)与圆形外壁(7)之间的环形筒仓漏斗,所述的环形筒仓漏斗包括底部平台(1)、外侧斜板(2)、内侧斜板(3)和填料(4),外侧斜板(2)、底部平台(1)及内侧斜板(3)连接形成断面为V型的漏斗腔,所述的底部平台(1)上设置有多个漏口(5);填料(4)设置在漏斗腔内形成找坡层,找坡层的坡底对应每个漏口(5)四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筒仓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4)设置在底部平台(1)、外侧斜板(2)及内侧斜板(3)上,填料(4)堆积形成找坡层,找坡层设置有多个填料脊线(8),沿填料脊线(8)向漏口(5)形成坡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东杨伟唐六九刘宝泉范春竹吴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