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32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属于电梯轿厢技术领域,其包括轿厢顶部和轿厢底部,所述轿厢顶部和轿厢底部之间设有轿厢门、观光玻璃以及用于支撑的转角立柱,所述观光玻璃为双层夹胶玻璃,其技术要点是:所述观光玻璃包括朝向轿厢内部的内层玻璃和朝向井道的外层玻璃,所述外层玻璃的面积小于内层玻璃;所述观光玻璃的外侧边缘沿其周向设有边框,所述边框内侧开设有用于固定卡接内层玻璃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具有安装简单、使用安全的同时,观光玻璃对轿厢内部的空间占用较小,使得轿厢内部的容纳空间增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观光电梯轿厢
本技术涉及电梯轿厢
,尤其是涉及一种观光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其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载人或载运货物。观光电梯是电梯中的一种,主要安装于宾馆、商场、高层办公楼等场合,乘客在乘坐电梯时,可以观看到轿厢外的景物。现有的观光电梯的轿厢壁大多都使用双层夹胶玻璃,夹胶玻璃又称夹层玻璃是两片或数片浮法玻璃中间夹以强韧PVB胶膜,经热压机压合并尽可能地排出中间空气,然后放入高压蒸汽釜内利用高温高压将残余的少量空气融入胶膜而成的。目前,现有观光电梯的观光玻璃几乎都是由多个边框夹持住观光玻璃安装在轿顶和轿底之间,参照图1,边框5开设凹槽53使得观光玻璃4的两端能够插接在凹槽53内,通过凹槽53对观光玻璃4进行限位固定。但是使用该方式安装时,由于边框5固定安装在轿厢顶部和轿厢底部之间,轿厢顶部和轿厢底部的面积由井道决定,而观光玻璃4整体安装在边框内,使得观光玻璃4对轿厢内部的空间占用大,造成轿厢内部的容纳空间相对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具有安装简单、使用安全的同时,观光玻璃对轿厢内部的空间占用较小,使得轿厢内部的容纳空间增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包括轿厢顶部和轿厢底部,所述轿厢顶部和轿厢底部之间设有轿厢门、观光玻璃以及用于支撑的转角立柱,所述观光玻璃为双层夹胶玻璃,所述观光玻璃包括朝向轿厢内部的内层玻璃和朝向井道的外层玻璃,所述外层玻璃的面积小于内层玻璃;所述观光玻璃的外侧边缘沿其周向设有边框,所述边框内侧开设有用于固定卡接内层玻璃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观光玻璃安装在边框的凹槽内,为保证观光玻璃安装的稳定性,边框具有一定的厚度即凹槽的侧壁厚度相对较厚,设置观光玻璃,使得外层玻璃的面积小于内层玻璃的面积,从而使得外层玻璃未卡接在凹槽内,减小凹槽的宽度从而减小边框的宽度,实现轿厢内部容纳空间的增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玻璃的上下两端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朝向第一U型槽,所述边框包括沿玻璃长度方向设置的短夹条和沿玻璃宽度方向设置的长夹条;两根所述短夹条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与第一U型槽对应的第二U型槽,所述第一U型槽与第二U型槽之间抵触有卡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卡条与U型槽的内壁抵触使得外层玻璃能够稳定的抵触在两根短夹条之间,增强外层玻璃与内层玻璃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根所述短夹条的两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螺纹孔,两根所述长夹条的两端开设有多个与螺纹孔相通的腰型孔,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贯穿腰型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使得长夹条与短夹条固定连接,使得观光玻璃能够被固定的安装在边框的凹槽内;设置腰型孔使得螺栓与螺纹孔能够快速对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条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胶槽,所述卡条外壁均匀间隔设有多个与胶槽相通的胶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卡条内部设置胶槽,当卡条安装在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之间时,通过往胶槽内注入玻璃胶,玻璃胶通过胶孔流出,利用玻璃胶填充卡条与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之间的缝隙,从而增强卡条的稳定性,使得卡条能够将外层玻璃与短夹条稳定的连接在一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角立柱包括固定在轿厢顶部和轿厢底部之间的支撑柱和截面呈L型的挡板,所述支撑柱与挡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卡接边框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边框卡接在卡槽内来增强观光玻璃的安装后的稳定性,同时减小边框对视野遮挡的面积;将转角立柱拆分成支撑柱和挡板方便观光玻璃的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与轿厢顶部和轿厢底部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板使得挡板固定设置在轿厢顶部和轿厢底部之间,使得边框能够固定卡接在插槽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根所述短夹条背离第二U型槽的一侧设有多个固定环,多个所述固定环沿短夹条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多个所述固定环贯穿均有固定栓,多个所述固定栓分别与轿厢顶部和轿厢底部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环使得安装时,短夹条能够通过固定栓分别与轿厢顶部和轿厢底部固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夹条的两端设有用于插接卡条的插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长夹条上设置插孔使得卡条能够插接到长夹条内,增强卡条与边框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内壁均固定设有与观光玻璃接触起缓冲作用的缓冲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缓冲垫避免在电梯启动或停止时由于惯性冲击而对观光玻璃造成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轿厢顶部设有通风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轿厢内部的乘客较多时,会造成轿厢内部空气流通慢,当外界温度较低时还会容易造成观光玻璃上产生雾气,通过设置通风孔加快轿厢内部空气的流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观光玻璃使得外层玻璃的面积小于内层玻璃的面积,从而使得外层玻璃未卡接在凹槽内,凹槽的宽度减小使得轿厢内部的容纳空间增大;2.通过设置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使得外层玻璃通过卡条与短夹条稳定连接,增强外层玻璃与内层玻璃之间连接的稳定性;3.通过设置腰型槽,使得螺栓能够快速与螺纹孔对准,方便短夹条与长夹条之间的连接,实现观光玻璃在边框上的快速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观光玻璃与边框的安装方式;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了边框与观光玻璃的连接关系;图4是图3中A部放大图,主要显示了长夹条与短夹条的连接关系;图5是本技术的部分爆炸图,主要显示了观光玻璃与厢壁和转角立柱之间的安装关系;图6是图5中B部放大图,主要显示了支撑柱与挡板的位置关系。图中,1、轿厢顶部;11、通风孔;2、轿厢底部;21、扶手;3、轿厢门;31、移门;32、厢壁;33、固定板;4、观光玻璃;41、内层玻璃;42、外层玻璃;421、第一U型槽;5、边框;51、短夹条;511、螺纹孔;512、第二U型槽;513、螺栓;514、固定环;52、长夹条;521、腰型孔;522、插孔;53、凹槽;531、缓冲垫;6、转角立柱;61、支撑柱;62、挡板;621、连接板;63、卡槽;7、卡条;71、胶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包括呈矩形的轿厢顶部1和轿厢底部2,轿厢顶部1和轿厢底部2之间设有轿厢门3、观光玻璃4以及用于支撑的转角立柱6。为增强观光玻璃4与轿厢连接的稳定性,观光玻璃4的外侧边缘沿其周向设有边框5,边框5内侧开设有用于固定卡接观光玻璃4的凹槽53(显示于图4中)。参照图3和图4,观光玻璃4采用观光电梯常用的双层夹胶玻璃,包括朝向轿厢内部的内层玻璃41和朝向井道的外层玻璃42,外层玻璃42的面积小于内层玻璃41使得内层玻璃41的边缘与凹槽53卡接,外层玻璃42的边缘端面与边框5抵触。由于外层玻璃42不与凹槽53卡接,使得凹槽53的宽度减小,从而使得边框5的宽度减小,观光玻璃4的安装位置随边框5宽度变窄而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包括轿厢顶部(1)和轿厢底部(2),所述轿厢顶部(1)和轿厢底部(2)之间设有轿厢门(3)、观光玻璃(4)以及用于支撑的转角立柱(6),所述观光玻璃(4)为双层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光玻璃(4)包括朝向轿厢内部的内层玻璃(41)和朝向井道的外层玻璃(42),所述外层玻璃(42)的面积小于内层玻璃(41);所述观光玻璃(4)的外侧边缘沿其周向设有边框(5),所述边框(5)内侧开设有用于固定卡接内层玻璃(41)的凹槽(5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包括轿厢顶部(1)和轿厢底部(2),所述轿厢顶部(1)和轿厢底部(2)之间设有轿厢门(3)、观光玻璃(4)以及用于支撑的转角立柱(6),所述观光玻璃(4)为双层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光玻璃(4)包括朝向轿厢内部的内层玻璃(41)和朝向井道的外层玻璃(42),所述外层玻璃(42)的面积小于内层玻璃(41);所述观光玻璃(4)的外侧边缘沿其周向设有边框(5),所述边框(5)内侧开设有用于固定卡接内层玻璃(41)的凹槽(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璃(42)的上下两端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朝向第一U型槽(421),所述边框(5)包括沿玻璃长度方向设置的短夹条(51)和沿玻璃高度方向设置的长夹条(52);两根所述短夹条(5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与第一U型槽(421)对应的第二U型槽(512),所述第一U型槽(421)与第二U型槽(512)之间抵触有卡条(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短夹条(51)的两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螺纹孔(511),两根所述长夹条(52)的两端开设有多个与螺纹孔(511)相通的腰型孔(521),所述螺纹孔(511)螺纹连接有螺栓(51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吉浩吴春明唐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沃德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