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样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24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样本架,包括不少于1个的主体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之间通过相互平行的2个侧板相连接,所述上板包括形状相配合的上板前部和上板后部,所述下板包括形状相配合的下板前部和下板后部,所述上板前部和下板前部相互靠近一侧的表面之间的间距与上板后部和下板后部之间相互远离一侧的表面之间的间距相配合,所述上板前部设有前部第一圆孔,所述上板后部设有后部第一圆孔,后部第一圆孔处远离下板的表面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外径与前部第一圆孔的内径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样本架不需要外部机构仅仅配合轨道即可实现转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样本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样本架,尤其是一种自身具有转向功能的转向样本架。
技术介绍
在各种医疗化验检验仪器当中,特别是化学发光分析仪中,需要对很多样本进行流水线式的检测和分析。样本通常盛放在试管或离心管中,样本架可以按顺序放置多个样本,便于流水线式的检测和分析。流水线式的样本分析往往存在很多环节和步骤,需要样本在不同的位置处进行不同的操作,进而要求样本架将样本输送至不同位置,在此过程中,样本架不仅仅需要直线运动,甚至需要调整方向。现有技术中,流水线操作中实现对样本架的换向方法很多,例如:方法一,用抓手把样本架抓起来,换向后再放下,这种结构依赖于抓手抓取的准确性,并且抓手结构复杂;方法二,利用推送机构,实现样本架在不同轨道之间的推送,实现这种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机构比较复杂。因此,现有技术中,对换向机构依赖性较强,并且,机构较为复杂,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本身具有转向功能的样本架,不需要借助于外部机构即可实现样本架的非直线运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向样本架,包括不少于1个的主体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之间通过相互平行的2个侧板相连接,所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样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不少于1个的主体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之间通过相互平行的2个侧板相连接,所述上板包括形状相配合的上板前部和上板后部,所述下板包括形状相配合的下板前部和下板后部,所述上板前部和下板前部相互靠近一侧的表面之间的间距与上板后部和下板后部之间相互远离一侧的表面之间的间距相配合,所述上板前部设有前部第一圆孔,所述上板后部设有后部第一圆孔,后部第一圆孔处远离下板的表面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外径与前部第一圆孔的内径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样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不少于1个的主体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之间通过相互平行的2个侧板相连接,所述上板包括形状相配合的上板前部和上板后部,所述下板包括形状相配合的下板前部和下板后部,所述上板前部和下板前部相互靠近一侧的表面之间的间距与上板后部和下板后部之间相互远离一侧的表面之间的间距相配合,所述上板前部设有前部第一圆孔,所述上板后部设有后部第一圆孔,后部第一圆孔处远离下板的表面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外径与前部第一圆孔的内径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样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前部包括半圆形的第一端部和矩形的第一主体部,所述上板后部包括第二端部和第二主体部,第一主体部远离第一端部的一端与第二主体部远离第二端部的一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样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在远离第二端部方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锡胜王政琦丁浩亮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威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