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用聚四氟乙烯透气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2159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料用聚四氟乙烯透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二丙酮醇、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S2.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纳米石墨烯投入反应釜,高速分散;S3.将聚四氟乙烯树脂、含氟聚丙烯酸酯、聚醚醚酮、对苯二酚和壳聚糖加入反应釜中,加热熔融;S4.经薄膜吹塑机吹塑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四氟乙烯薄膜水蒸气透过率高,用于衣物面料中既能保证防水性,又能使皮肤表面汗液形成的水汽顺利透过面料排出,防止细菌滋生,并使穿着体验更为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料用聚四氟乙烯透气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四氟乙烯薄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料用聚四氟乙烯透气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当前工业生产工程中,静电危害成为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尤其电子、印刷、胶片、电子维修、石油、化工、粉尘工等领域对生产环境和生产安全防护的越来越重视,防静电服装和相关防静电织物材料越来越到的被用于各个行业,而且随着某些行业的特殊要求,对静电防护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现阶段市场上的主要防静电服装和织物主要是通过在织物中植入导电纤维来达到防静电的目的,但是使用导电纤维材料容易造成织物过重、穿着不舒适等缺点。因此,本专利技术意在开发一种可用于服装面料的面料用聚四氟乙烯透气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薄膜不仅具有防静电性能,还兼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水蒸气透过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料用聚四氟乙烯透气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聚四氟乙烯薄膜水蒸气透过率高,用于衣物面料中既能保证防水性,又能使皮肤表面汗液形成的水汽顺利透过面料排出,防止细菌滋生,并使穿着体验更为舒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料用聚四氟乙烯透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N,N-二甲基甲酰胺25~40份、乙酸乙酯5~10份、二丙酮醇0.5~3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3~8.5份和硅烷偶联剂0.5~5份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S2.将羧甲基纤维素钠3~8份和纳米石墨烯5~10份投入反应釜,高速分散30~60min;S3.将聚四氟乙烯树脂100~125份、含氟聚丙烯酸酯10~20份、聚醚醚酮5~10份、对苯二酚1~4.5份和壳聚糖8~12份加入反应釜中,加热熔融;S4.经薄膜吹塑机吹塑成型,即制得所述高水蒸气透过率聚四氟乙烯薄膜;以上份数均为重量份。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聚醚醚酮的熔融指数为20~100g/10min。2.上述方案中,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取代度为0.7~0.9。3.上述方案中,所述纳米石墨烯的粒径为10~150nm。4.上述方案中,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选自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面料用聚四氟乙烯透气膜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在含氟聚丙烯酸酯10~20份和壳聚糖8~12份的基础上,还额外添加了羧甲基纤维素钠3~8份,提高了制得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用于衣物面料中既能保证防水性,又能使皮肤表面汗液形成的水汽顺利透过面料排出,防止细菌滋生,并使穿着体验更为舒适。2.本专利技术面料用聚四氟乙烯透气膜的制备方法,其在聚四氟乙烯树脂体系中共混有聚醚醚酮5~10份,又选用了对苯二酚1~4.5份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3~8.5份,制得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力学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膜拉伸强度>25MPa,断裂伸长率>150%,用于衣物面料可保证服装衣服在高强运动或外力作用下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不易发生破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4:一种面料用聚四氟乙烯透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二丙酮醇、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S2.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纳米石墨烯投入反应釜,高速分散30~60min;S3.将聚四氟乙烯树脂、含氟聚丙烯酸酯、聚醚醚酮、对苯二酚和壳聚糖加入反应釜中,加热熔融;S4.经薄膜吹塑机吹塑成型,即制得所述高水蒸气透过率聚四氟乙烯薄膜。各实施例的高水蒸气透过率聚四氟乙烯薄膜具体组分配比如下,均为重量份数:表1组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聚四氟乙烯树脂100105115125含氟聚丙烯酸酯10131720聚醚醚酮97510对苯二酚414.53壳聚糖812109羧甲基纤维素钠3586纳米石墨烯10958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8537二丙酮醇0.5321乙酸乙酯65810N,N-二甲基甲酰胺40253035硅烷偶联剂2430.5其中,上述聚醚醚酮的熔融指数为20~100g/10min,上述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取代度为0.7~0.9,上述纳米石墨烯的粒径为10~150nm;实施例1中的硅烷偶联剂为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实施例2中的硅烷偶联剂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实施例3中的硅烷偶联剂为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实施例4中的硅烷偶联剂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混合物。对比例1~3:一种四氟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二丙酮醇、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S2.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纳米石墨烯投入反应釜,高速分散30~60min;S3.将聚四氟乙烯树脂、含氟聚丙烯酸酯、聚醚醚酮、对苯二酚和壳聚糖加入反应釜中,加热熔融;S4.经薄膜吹塑机吹塑成型,即制得所述四氟乙烯薄膜。各实施例的四氟乙烯薄膜具体组分配比如下,均为重量份数:表2组分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聚四氟乙烯树脂100115125含氟聚丙烯酸酯51720聚醚醚酮915对苯二酚-4.53壳聚糖8123羧甲基纤维素钠3-8纳米石墨烯958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85-二丙酮醇0.532乙酸乙酯5710N,N-二甲基甲酰胺402530硅烷偶联剂0.543其中,上述聚醚醚酮的熔融指数为20~100g/10min,上述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取代度为0.7~0.9,上述纳米石墨烯的粒径为10~150nm;对比例1中的硅烷偶联剂为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比例2中的硅烷偶联剂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比例3中的硅烷偶联剂为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上述实施例1~4和对比例1~3制得的聚四氟乙烯薄膜的性能如表3所示:表3如表3的评价结果所示,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制备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各项参数均优于各对比例,其水蒸气透过率较高,用于衣物面料中既能保证防水性,又能使皮肤表面汗液形成的水汽顺利透过面料排出,使穿着体验更为舒适;且力学性能好,用于衣物面料制作可保证服装衣服在高强运动或外力作用下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不易发生破损。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料用聚四氟乙烯透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 将N,N‑二甲基甲酰胺25~40份、乙酸乙酯5~10份、二丙酮醇0.5~3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3~8.5份和硅烷偶联剂0.5~5份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S2. 将羧甲基纤维素钠3~8份和纳米石墨烯5~10份投入反应釜,高速分散30~60min;S3. 将聚四氟乙烯树脂100~125份、含氟聚丙烯酸酯10~20份、聚醚醚酮5~10份、对苯二酚1~4.5份和壳聚糖8~12份加入反应釜中,加热熔融;S4. 经薄膜吹塑机吹塑成型,即制得所述高水蒸气透过率聚四氟乙烯薄膜;以上份数均为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料用聚四氟乙烯透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N,N-二甲基甲酰胺25~40份、乙酸乙酯5~10份、二丙酮醇0.5~3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3~8.5份和硅烷偶联剂0.5~5份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S2.将羧甲基纤维素钠3~8份和纳米石墨烯5~10份投入反应釜,高速分散30~60min;S3.将聚四氟乙烯树脂100~125份、含氟聚丙烯酸酯10~20份、聚醚醚酮5~10份、对苯二酚1~4.5份和壳聚糖8~12份加入反应釜中,加热熔融;S4.经薄膜吹塑机吹塑成型,即制得所述高水蒸气透过率聚四氟乙烯薄膜;以上份数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睿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东屹高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