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车棚和具有所述太阳能车棚的电动双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07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02
一种太阳能车棚和具有所述太阳能车棚的电动双轮车,其中,太阳能车棚包括棚体和支杆;所述棚体包括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层和支撑层;所述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层和支撑层层叠设置且彼此固定;所述支杆包括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支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层的背向所述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层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第二端用于固定在电动双轮车的后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太阳能车棚仅仅通过一根支杆与电动双轮车固定在一起,在车把上没有任何支撑结构,不会影响驾驶人员视线和操作,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车棚和具有所述太阳能车棚的电动双轮车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和电动自行车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车棚和具有所述太阳能车棚的电动双轮车。
技术介绍
电动双轮车(又称电动自行车)是短距离出行中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由于电动双轮车包括车载蓄电池,车载蓄电池为电动双轮车的运行提供动力。由于车载蓄电池的蓄电量有限,因此,需要不时的为车载蓄电池充电。现有技术中,对通常采用将电动车放在预设的充电点进行充电,这种方式不便利且限制了电动自行车的应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在电动自行车上安装太阳能充电车棚的技术方案,从而解决了电动自行车随时充电的技术问题,但是这些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车棚需要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的车把和车座的位置,车把位置的车棚会影响到驾驶人员的视线和操作,给驾驶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不会影响驾驶人员视线和操作的太阳能车棚和具有所述太阳能车棚的电动双轮车。(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车棚,包括:棚体和支杆;所述棚体包括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层和支撑层;所述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层和支撑层层叠设置且彼此固定;所述支杆包括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支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层的背向所述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层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第二端用于固定在车辆上。进一步,所述的太阳能车棚,所述棚体形成为与水平面平行的板状。进一步,所述的太阳能车棚,所述棚体在长度方向上包括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棚体在宽度方向上包括第一侧和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所述棚体的宽度从所述棚体的第一端向第二端递减;所述棚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形成为从所述棚体的第一端向第二端圆滑过渡的流线型。进一步,所述的太阳能车棚,所述支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层的固定连接处位于所述棚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中间且靠近所述棚体的第二端的位置。进一步,所述的太阳能车棚,所述支撑层形成为与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层形状相同的板状;或所述支撑层由多个支撑条相互连接形成。进一步,所述的太阳能车棚,所述支杆与所述支撑层一体成型。进一步,所述的太阳能车棚,所述支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层焊接或粘接。进一步,所述的太阳能车棚,所述支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层通过固定连接件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的太阳能车棚,所述支杆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均呈内部中空的筒状;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的外表面;或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进行靠近或远离的运动以使得所述支杆伸长或缩短。进一步,所述的太阳能车棚,所述第一支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锁位孔;所述第二支杆上设置有锁位凸起;所述锁位凸起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相对运动卡设在所述至少两个锁位孔中的任一个锁位孔内。进一步,所述的太阳能车棚,所述第二支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锁位孔;所述第一支杆上设置有锁位凸起;所述锁位凸起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相对运动卡设在所述至少两个锁位孔中的任一个锁位孔内。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太阳能车棚的电动双轮车,包括:电动双轮车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车棚;所述电动双轮车上具有车载蓄电池;所述太阳能车棚与所述车载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太阳能车棚的支杆与所述电动双轮车的后轮的轮轴罩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具有太阳能车棚的电动双轮车,所述支杆与所述轮轴罩一体成型;或所述支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轮轴罩焊接或粘接;或所述支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轮轴罩通过固定连接件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具有太阳能车棚的电动双轮车,所述电动双轮车的车架或车把上具有与所述车载蓄电池连接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用于与外部用电设备电连接,以对外部用电设备进行充电。进一步,所述具有太阳能车棚的电动双轮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动双轮车上的控制模块、WIFI模块和/或GPS模块;所述控制模块、WIFI模块和/或GPS模块与所述车载蓄电池电连接;或所述控制模块、WIFI模块和/或GPS模块与所述太阳能车棚电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太阳能车棚仅仅通过一根支杆与电动双轮车固定在一起,在车把上没有任何支撑结构,不会影响驾驶人员视线和操作,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太阳能车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太阳能车棚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太阳能车棚的支撑杆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具有太阳能车棚的电动双轮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棚体;2:支杆;11: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层;12:支撑层;13:棚体的第一端;14:棚体的第二端;15:棚体的第一侧;16:棚体的第二侧;21:支杆的第一端;22:支杆的第二端;23:第一支杆;24:第二支杆;3:锁位孔;5:锁位凸起;6:电动双轮车;61:后轮;62:轮轴盖;63:充电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图1是现有技术中太阳能车棚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车棚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的车把和车座上,车把位置的车棚和支撑结构会影响到驾驶人员的视线和操作,给驾驶人员带来不便。图2是根据本技术太阳能车棚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车棚包括棚体1和支杆2。其中,棚体1形成为与水平面平行的板状。棚体1包括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层11和支撑层12,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层11和支撑层12层叠设置且彼此固定。具体地,支撑层12设置在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层11的背光面,两者通过固定连接件固定或粘接固定。支杆2包括第一端21和与第一端21相对的第二端22,支杆2的第一端21与支撑层12的背向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层11的一面固定连接;支杆2的第二22端用于固定在电动双轮车的后轮上。支杆2采用金属或合金,例如材质较为轻的铝合金。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1、太阳能车棚仅仅通过一根支杆2与电动双轮车,在车把上没有任何支撑结构,不会影响驾驶人员视线和操作,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2、棚体1形成为与水平面平行的板状,在电动自行车的进行过程中,风阻较小,且不会遮挡视线,形成盲区。3、棚体1既能实现发电的功能,又能实现遮阳避雨。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中,棚体1在长度方向上包括第一端13和与第一端13相对的第二端14;棚体1在宽度方向上包括第一侧15和与第一侧15相对的第二侧16;棚体1的宽度从棚体1的第一端13向第二端14递减;棚体1的第一侧15和第二侧16形成为从棚体1的第一端13向第二端14圆滑过渡的流线型。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中,支杆2的第一端21与支撑层12的固定连接处位于棚体1的第一侧15和第二侧16的中间且靠近棚体1的第二端14的位置。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中,支撑层12形成为与太阳能薄膜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棚体(1)和支杆(2);所述棚体(1)包括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层(11)和支撑层(12);所述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层(11)和支撑层(12)层叠设置且彼此固定;所述支杆(2)包括第一端(21)和与所述第一端(21)相对的第二端(22);所述支杆(2)的第一端(21)与所述支撑层(12)的背向所述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层(11)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杆(2)的第二端(22)用于固定在电动双轮车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棚体(1)和支杆(2);所述棚体(1)包括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层(11)和支撑层(12);所述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层(11)和支撑层(12)层叠设置且彼此固定;所述支杆(2)包括第一端(21)和与所述第一端(21)相对的第二端(22);所述支杆(2)的第一端(21)与所述支撑层(12)的背向所述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层(11)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杆(2)的第二端(22)用于固定在电动双轮车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1)形成为与水平面平行的板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1)在长度方向上包括第一端(13)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14);所述棚体(1)在宽度方向上包括第一侧(15)和与所述第一侧(15)相对的第二侧(16);所述棚体(1)的宽度从所述棚体(1)的第一端(13)向第二端(14)递减;所述棚体(1)的第一侧(15)和第二侧(16)形成为从所述棚体(1)的第一端(13)向第二端(14)圆滑过渡的流线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2)的第一端(21)与所述支撑层(12)的固定连接处位于所述棚体(1)的第一侧(15)和第二侧(16)的中间且靠近所述棚体(1)的第二端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2)包括: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均呈内部中空的筒状;所述第一支杆(23)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杆(24)的一端的外表面;或所述第二支杆(24)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杆(23)的一端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阔森王予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