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角补强结构及具有其的门框结构
本技术涉及列车厢体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门角补强结构及具有其的门框结构。
技术介绍
在轨道列车的车厢制造过程中,车厢的底架边梁与门立柱之间结合区域结构较为薄弱,一般需要另外焊接补强结构以提高车厢的整体结构强度。现有的补强结构采用厚钢板焊接,焊接时,厚钢板与门立柱及边梁需开坡口,焊接量大且成型困难,同时焊接后疲劳强度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角补强结构及具有其的门框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门角补强结构疲劳强度较弱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门角补强结构,包括:补角板,补角板具有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第一直角边用于与门框结构的底边梁焊接,第二直角边用于与门框结构的门立柱焊接。进一步地,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长度相等。进一步地,补角板沿竖直方向延伸。进一步地,补角板为两个,两个补角板沿门框结构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补角板具有与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均相邻的斜边,门角补强结构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的两个侧边与两个补角板的两条斜边对应焊接。进一步地,加强板的底边与底边梁焊接,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角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补角板(10),所述补角板(10)具有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所述第一直角边用于与门框结构的底边梁(20)焊接,所述第二直角边用于与所述门框结构的门立柱(30)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角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补角板(10),所述补角板(10)具有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所述第一直角边用于与门框结构的底边梁(20)焊接,所述第二直角边用于与所述门框结构的门立柱(30)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角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角边和所述第二直角边长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角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角板(10)沿竖直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角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角板(10)为两个,两个补角板(10)沿所述门框结构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角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角板(10)具有与所述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均相邻的斜边,所述门角补强结构还包括:加强板(40),所述加强板(40)的两个侧边与两个所述补角板(10)的两条所述斜边对应焊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角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0)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腾飞,田洪雷,张会中,刘志盛,刘玉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