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三辊研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509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墨三辊研磨机,包括机架、研磨辊组、电机、变频器、控制面板和冷却装置,变频器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电机与变频器连接,电机驱动研磨辊组,研磨辊组的下方设置有沿进料方向向下倾斜的集料板,研磨辊组包括第一研磨辊、第二研磨辊和第三研磨辊,第一研磨辊、第二研磨辊和第三研磨辊相互平行且紧密挤压设置在机架上,第三研磨辊上设有与第三研磨辊贴合的刮料导板,第一研磨辊、第二研磨辊和第三研磨辊上均隔层,隔层的一端设有进水口,隔层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冷却装置的出水管连接,出水口与冷却装置的进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精确控制研磨辊速度,研磨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墨三辊研磨机
本技术涉及油墨生产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墨三辊研磨机。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油墨三辊研磨机,启动后电机直接进入满负荷运行状态,浪费能源,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电机磨损严重,而且长时间使用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精确控制研磨辊速度、研磨效果好的油墨三辊研磨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墨三辊研磨机,其包括机架、研磨辊组、电机、变频器、控制面板和冷却装置,所述变频器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变频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研磨辊组,所述研磨辊组的下方设置有沿进料方向向下倾斜的集料板,所述研磨辊组包括第一研磨辊、第二研磨辊和第三研磨辊,所述第一研磨辊、所述第二研磨辊和所述第三研磨辊相互平行且紧密挤压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研磨辊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研磨辊贴合的刮料导板,所述第一研磨辊、所述第二研磨辊和所述第三研磨辊上均隔层,所述隔层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隔层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冷却装置的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冷却装置的进水管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研磨辊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研磨辊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三研磨辊的一端均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三研磨辊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二研磨辊的转速,所述第二研磨辊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一研磨辊的转速。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研磨辊与所述第二研磨辊之间两端对称设有压板。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压板的材料为铜。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研磨辊与所述第三研磨辊均设有间距调节手轮。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研磨辊、所述第二研磨辊和所述第三研磨辊均包覆有耐磨涂层。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耐磨涂层为金属陶瓷材料。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垫。实施本技术的一种油墨三辊研磨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变频器驱动电机,能够根据三辊研磨机的负荷情况调整电机的转速,确保电机在正常状态下运行,有效保护电机,提高使用寿命,提高操作的安全性,能够精准控制研磨辊组运行速度,能够产品需求调节三辊研磨机的运行速度,确保产品质量;刮料导板将在第三研磨辊上研磨完成的油墨刮落收集,而且向下倾斜的集料板能方便将未研磨完成的油墨收集,减少浪费;此外,通过冷却装置能够降低研磨辊的温度,确保研磨效果,以免摩擦过热而导致研磨辊损坏和影响油墨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墨三辊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一种油墨三辊研磨机,其包括机架1、研磨辊组、电机、变频器、控制面板2和冷却装置3,所述变频器与所述控制面板2电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变频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研磨辊组,所述研磨辊组的下方设置有沿进料方向向下倾斜的集料板4,所述研磨辊组包括第一研磨辊5、第二研磨辊6和第三研磨辊7,所述第一研磨辊5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研磨辊6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三研磨辊7的一端均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研磨辊5、所述第二研磨辊6和所述第三研磨辊7相互平行且紧密挤压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三研磨辊7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研磨辊7贴合的刮料导板8,所述第一研磨辊5、所述第二研磨辊6和所述第三研磨辊7上均隔层9,所述隔层9的一端设有进水口10,所述隔层9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10与所述冷却装置3的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冷却装置3的进水管连接。由此,本技术通过设置变频器驱动电机,能够根据三辊研磨机的负荷情况调整电机的转速,确保电机在正常状态下运行,有效保护电机,提高使用寿命,提高操作的安全性,能够精准控制研磨辊组运行速度,能够产品需求调节三辊研磨机的运行速度,确保产品质量;刮料导板8将在第三研磨辊7上研磨完成的油墨刮落收集,而且向下倾斜的集料板4能方便将未研磨完成的油墨收集,减少浪费;此外,通过冷却装置3能够降低研磨辊的温度,确保研磨效果,以免摩擦过热而导致研磨辊损坏和影响油墨的质量。工作时,将待研磨的油墨输送到第一研磨辊5和第二研磨辊6之间,电机驱动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使得第一研磨辊5与第二研磨辊6相向转动,以及第三研磨辊7与第二研磨辊6相向转动,实现研磨。更佳地,所述第三研磨辊7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二研磨辊6的转速,所述第二研磨辊6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一研磨辊5的转速;先进行粗研磨,再进行细研磨,保证研磨质量。更佳地,所述第一研磨辊5与所述第二研磨辊6之间两端对称设有压板11;压板11不仅能减少研磨过程中油墨四处飞溅现象,减少原料浪费,而且压板11与第一研磨辊5和第二研磨辊6之间能够形成进料槽,能够增大进料量。更佳地,所述压板11的材料优选为铜,铜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够尽可能减少对第一研磨辊5和第二研磨辊6的磨损。更佳地,所述第一研磨辊5与所述第三研磨辊7均设有间距调节手轮12;根据产品质量要求,能够通过间距调节手轮12调节第一研磨辊5与第二研磨辊6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二研磨辊6与第三研磨辊7之间的间距,从而调整研磨精度。更佳地,所述第一研磨辊5、所述第二研磨辊6和所述第三研磨辊7均包覆有耐磨涂层,所述耐磨涂层优选为金属陶瓷材料,所述耐磨涂层的厚度优选为2mm。更佳地,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垫13。通过设置缓冲垫13,能够减缓三辊研磨机的振动,提高研磨质量,且减少噪音。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墨三辊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研磨辊组、电机、变频器、控制面板和冷却装置,所述变频器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变频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研磨辊组,所述研磨辊组的下方设置有沿进料方向向下倾斜的集料板,所述研磨辊组包括第一研磨辊、第二研磨辊和第三研磨辊,所述第一研磨辊、所述第二研磨辊和所述第三研磨辊相互平行且紧密挤压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研磨辊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研磨辊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三研磨辊的一端均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研磨辊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研磨辊贴合的刮料导板,所述第一研磨辊、所述第二研磨辊和所述第三研磨辊上均设有隔层,所述隔层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隔层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冷却装置的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冷却装置的进水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墨三辊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研磨辊组、电机、变频器、控制面板和冷却装置,所述变频器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变频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研磨辊组,所述研磨辊组的下方设置有沿进料方向向下倾斜的集料板,所述研磨辊组包括第一研磨辊、第二研磨辊和第三研磨辊,所述第一研磨辊、所述第二研磨辊和所述第三研磨辊相互平行且紧密挤压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研磨辊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研磨辊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三研磨辊的一端均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研磨辊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研磨辊贴合的刮料导板,所述第一研磨辊、所述第二研磨辊和所述第三研磨辊上均设有隔层,所述隔层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隔层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锡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帝天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