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86740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哑光UV逆向面油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聚合性齐聚物40~50份、活性稀释剂20~30份、活性胺5~15份、光引化剂5~15份和添加剂1~10份,其中,哑光UV逆向面油中的聚合性齐聚物为脂肪族聚胺酯丙烯酸酯和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的组合物,通过聚合性齐聚物和活性稀释剂和其他组分制备得到的哑光UV逆向面油具有良好的哑光效果,所述哑光UV逆向面油与UV逆向底油联机印刷的区域具有强烈的哑光磨砂手感,该哑光UV逆向面油无任何苯类溶剂,气味低,对人体的危害小。该哑光UV逆向面油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批量标准化生产,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uv胶印油墨,具体涉及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胶印印刷在包装
的快速发展,各式各样的纸制包装盒应时而生,例如烟、酒、茶、化妆品、礼品等均采用纸制包装盒,其中既有哑光逆向磨砂又有哑光平面的纸制包装盒被市场青睐。显然,uv逆向磨砂制作工艺已成为包装印刷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uv逆向磨砂技术的原理是在承印物表面进行常规印刷彩色油墨后,局部印刷uv逆向底油,然后再整个印刷面涂布uv逆向面油,uv逆向底油与uv逆向面油接触后,会在印刷品表面瞬间发生内聚反应从而形成小颗粒砂感状油墨膜,而未印刷uv逆向底油的位置则呈现高亮光平面效果,整个印刷平面呈现出光哑分明的效果。

2、目前uv逆向磨砂技术还存在着一些缺陷,由于目前市销uv逆向底油均为高光逆向面油,如果采用uv涂布哑油作为uv逆向面油进行印刷,uv逆向底油无法与uv涂布哑油发生内聚反应,无法形成小颗粒状,因为uv涂布哑油含有大量的消光粉,大幅度改变了逆向底油的触变性,使逆向面油无法与逆向底油产生内聚反应,印刷品无法出现磨砂效果。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即要能与市销常规的uv逆向底油一起印刷发生内聚反应形成小颗粒砂感状油墨膜,又要能在未印刷uv逆向底油的位置呈现哑光平面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其中,哑光uv逆向面油中的聚合性齐聚物为脂肪族聚胺酯丙烯酸酯和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的组合物,活性稀释剂为己内酯接枝丙烯酸羟酯和十三烷基丙烯酸酯的组合物,通过聚合性齐聚物和活性稀释剂和其他组分制备得到的哑光uv逆向面油具有良好的哑光效果,所述哑光uv逆向面油与uv逆向底油联机印刷的区域具有强烈的哑光磨砂手感,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哑光uv逆向面油无任何苯类溶剂,气味低,对人体的危害小。

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批量标准化生产。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的应用。

4、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聚合性齐聚物40~50份、活性稀释剂20~30份、活性胺5~15份、光引化剂5~15份和添加剂1~10份;其中,所述聚合性齐聚物包含脂肪族聚胺酯丙烯酸酯和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

6、进一步的,所述聚合性齐聚物中脂肪族聚胺酯丙烯酸酯和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3:1~2。

7、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稀释剂包含己内酯接枝丙烯酸羟酯和十三烷基丙烯酸酯。

8、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稀释剂中己内酯接枝丙烯酸羟酯和十三烷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0.5~1.5。

9、进一步的,所述脂肪族聚胺酯丙烯酸酯的官能度为2,有效成分为100%,在25℃的粘度为800~1200cps,分子量为800~1100,折射率为1.4~1.5;

10、所述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的官能度为4,有效成分为99%,在25℃的粘度为2800~3200cps,分子量为800~1200,折射率为1.45~1.55。

11、进一步的,所述己内酯接枝丙烯酸羟酯的官能度为1,在25℃的粘度为60~100cps,分子量为320~360,折射率为1.45~1.55,酸值为≤6mgkoh/g;

12、所述十三烷基丙烯酸酯的官能度为1,在25℃的粘度为1~50cps,分子量为240~290,,折射率为1.45~1.55。

13、进一步的,所述活性胺为乙二胺、丙二胺、异丙二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14、所述光引化剂为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15、所述添加剂为消泡剂、流平剂、阻聚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16、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17、一种上述任一所述的哑光uv逆向面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将聚合性齐聚物与活性稀释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聚合性预聚物,然后加入光引化剂和活性胺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继续加入添加剂搅拌,得到所述哑光uv逆向面油。

19、进一步的,所述聚合性齐聚物与活性稀释剂在1200~1400r/min下进行搅拌至聚合性预聚物的细度达到5μm以下;

20、所述聚合性预聚物与光引化剂、活性胺在1000~1200r/min下搅拌至混合物细度达到5μm以下;

21、所述混合物与添加剂500~700r/min下分散均匀得到所述哑光uv逆向面油。

22、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23、一种上述任一所述的哑光uv逆向面油的应用,通过在涂覆有常规uv逆向底油的印刷品上印刷所述哑光uv逆向面油得到既有哑光磨砂区域又有哑光平面区域的印刷品。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4、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该哑光uv逆向面油可通过uv胶印油墨印刷机在印刷品上根据需要印刷,在印刷品表面与uv逆向底油接触后,会在印刷品表面瞬间发生内聚反应从而形成小颗粒砂感状油墨膜,而未印刷uv逆向底油的位置则呈现高亮光平面效果,整个印刷平面呈现出光哑分明的效果,得到既有哑光磨砂区域又有哑光平面区域的印刷品。其中,哑光uv逆向面油中的聚合性齐聚物为脂肪族聚胺酯丙烯酸酯和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的组合物,活性稀释剂为己内酯接枝丙烯酸羟酯和十三烷基丙烯酸酯的组合物,通过聚合性齐聚物和活性稀释剂和其他组分制备得到的哑光uv逆向面油具有良好的哑光效果,所述哑光uv逆向面油与uv逆向底油联机印刷的区域具有强烈的哑光磨砂手感,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哑光uv逆向面油无任何苯类溶剂,气味低,对人体的危害小。

25、2、本专利技术哑光uv逆向面油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批量标准化生产,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聚合性齐聚物40~50份、活性稀释剂20~30份、活性胺5~15份、光引化剂5~15份和添加剂1~10份;其中,所述聚合性齐聚物包含脂肪族聚胺酯丙烯酸酯和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性齐聚物中脂肪族聚胺酯丙烯酸酯和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3: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释剂包含己内酯接枝丙烯酸羟酯和十三烷基丙烯酸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释剂中己内酯接枝丙烯酸羟酯和十三烷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0.5~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聚胺酯丙烯酸酯的官能度为2,有效成分为100%,在25℃的粘度为800~1200cps,分子量为800~1100,折射率为1.4~1.5;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己内酯接枝丙烯酸羟酯的官能度为1,在25℃的粘度为60~100cps,分子量为320~360,折射率为1.45~1.55,酸值为≤6mgKOH/g;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胺为乙二胺、丙二胺、异丙二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哑光UV逆向面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哑光UV逆向面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0.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哑光UV逆向面油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涂覆有常规UV逆向底油的印刷品上印刷所述哑光UV逆向面油得到既有哑光磨砂区域又有哑光平面区域的印刷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聚合性齐聚物40~50份、活性稀释剂20~30份、活性胺5~15份、光引化剂5~15份和添加剂1~10份;其中,所述聚合性齐聚物包含脂肪族聚胺酯丙烯酸酯和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性齐聚物中脂肪族聚胺酯丙烯酸酯和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3: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释剂包含己内酯接枝丙烯酸羟酯和十三烷基丙烯酸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释剂中己内酯接枝丙烯酸羟酯和十三烷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0.5~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光uv逆向面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聚胺酯丙烯酸酯的官能度为2,有效成分为100%,在2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锡藩李善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帝天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