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部经颅磁刺激调节及支撑装置及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1378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部经颅磁刺激调节及支撑装置及其系统,涉及磁刺激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深部经颅磁刺激线圈组件、支撑组件。此组件包括第一圆形线圈、第二圆形线圈以及第三圆形线圈,第一圆形线圈作用于人体头部的头顶位置,第三圆形线圈作用于人体头部的眉心位置,第二圆形线圈作用于头顶位置至眉心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支撑组件具有支撑外壳以及分别与上述线圈连接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第三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均可相对靠近或远离支撑外壳。该装置通过调节组成线圈相对于人脑的不同位置,实现对脑组织深部区域刺激的同时,可以达到避免或减轻对浅层脑组织的高强度刺激,减轻临床使用磁刺激技术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部经颅磁刺激调节及支撑装置及其系统
本技术涉及磁刺激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深部经颅磁刺激调节及支撑装置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日益严重的心理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世界范围内包括抑郁症、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癫痫等与神经回路异常相关的神经与精神系统疾病患者的数量急剧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每年世界上约有90万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又以欧盟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治疗帕金森病的费用高达139亿欧元。由此带来了沉重的社会负担与经济负担。对于这些神经与精神系统疾病,以往的药物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长期服药可产生耐药性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反而会加重病情。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技术由Barker教授于1985年首先提出,近年来,其作为迅速开展起来的一种无痛、无创的检测和治疗技术,主要应用于脑神经刺激技术。同传统电刺激所带来的创伤和危险性不同,经颅磁刺激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刺激神经元,故只有微小的电流流过头皮和颅骨,不会产生剧痛,基本上无不适感。鉴于TMS技术的无创、无痛和非侵入性,TM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抑郁症、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以及帕金森、癫痫等运动失调疾病的康复治疗中。从磁刺激技术最开始的单脉冲开始,逐步发展到双脉冲、多脉冲系统,直至近年来深部经颅磁刺激技术逐渐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重点工作。尤其是不但要实现深部刺激的同时,又能减小对浅层脑组织尤其是非病灶区域的刺激便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所在。目前文献中有报道的深部经颅磁刺激线圈主要有双锥线圈、H线圈等。双锥形线圈和传统的8字型线圈类似,它可以产生较大的电场强度,并能够刺激到人脑3-4cm深度的区域。H线圈同样能够产生出较大的刺激强度,但刺激深度可以达到5-7cm的深度,这对于深部经颅磁刺激技术来说已经能够达到足够的刺激深度,但这两类深部磁刺激线圈在能够达到刺激人脑深部组织的同时,人脑浅层组织也不可避免的被刺激,从而使被刺激对象会产生一定的不适感,更有可能因为对浅层脑区的刺激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而导致意外。这对受刺激者来说是具有安全风险。鉴于在进行深部脑组织刺激的同时对浅层脑组织也进行了刺激,这是我们所不期望出现的情况,所以这也是限制这两种线圈未能在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阻碍了深部经颅磁刺激技术的进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部经颅磁刺激调节及支撑装置,该种装置可以通过调节组成线圈相对于人脑的不同位置,实现对脑组织深部区域刺激的同时,可以达到尽可能避免或降低对浅层脑组织的高强度刺激。减轻了临床使用深部经颅磁刺激技术的风险,为精神以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部经颅刺激系统,包括上述的深部经颅刺激装置。因此,该系统可以通过调节组成线圈相对于人脑的不同位置,实现对脑组织深部区域刺激的同时,可以达到尽可能避免或减轻对浅层脑组织的高强度刺激。减轻了临床使用深部经颅磁刺激技术的风险,为精神以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深部经颅磁刺激调节及支撑装置,包括:深部经颅磁刺激线圈组件,深部经颅磁刺激线圈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同轴线设置的第一圆形线圈、第二圆形线圈以及第三圆形线圈,且第一圆形线圈用于作用于人体头部的头顶位置,第三圆形线圈用于作用于人体头部的眉心位置,第二圆形线圈用于作用于头顶位置至眉心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具有支撑外壳以及分别与第一圆形线圈、第二圆形线圈、第三圆形线圈连接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第三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均可相对靠近或远离支撑外壳;其中,当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第三支撑杆相对靠近或远离支撑外壳时,第一圆形线圈、第二圆形线圈以及第三圆形线圈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调节。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包括相对垂直设置的第一支架与第一支杆,第一支架一端与第一圆形线圈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支杆相连,第一支杆用于带动第一支架以及第一圆形线圈相对靠近或远离支撑外壳;第二支撑杆包括相对垂直设置的第二支架与第二支杆,第二支架一端与第二圆形线圈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支杆相连,第二支杆用于带动第二支架以及第二圆形线圈相对靠近或远离支撑外壳;第三支撑杆包括相对垂直设置的第三支架与第三支杆,第三支架一端与第三圆形线圈相连,另一端与第三支杆相连,第三支杆用于带动第三支架以及第三圆形线圈相对靠近或远离支撑外壳。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以及第三支杆的内壁均设置有用于放置导线的通槽,导线分别用于连接第一圆形线圈、第二圆形线圈或者第三圆形线圈。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深部经颅磁刺激调节及支撑装置还包括分别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第三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支架靠近或远离支撑外壳,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支架靠近或远离支撑外壳,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三支架靠近或远离支撑外壳。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一齿轮以及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当第一齿轮往预设方向转动时可驱动齿条向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支架靠近或远离支撑外壳。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以及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当第二齿轮往预设方向转动时可驱动齿条向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支架靠近或远离支撑外壳。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电机、与第三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三齿轮以及第三齿条,第三齿条与第三齿轮啮合,当第三齿轮往预设方向转动时可驱动齿条向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三支架靠近或远离支撑外壳。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以及第三驱动电机均为步进电机。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深部经颅磁刺激调节及支撑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支撑外壳下方的底座,起到稳定整个支架的作用。一种深部经颅磁刺激系统,包括上述的深部经颅磁刺激调节及支撑装置。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深部经颅磁刺激调节及支撑装置,包括深部经颅磁刺激线圈组件以及支撑组件。其中,深部经颅磁刺激线圈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同轴线设置的第一圆形线圈、第二圆形线圈以及第三圆形线圈,且第一圆形线圈用于作用于人体头部的头顶位置,第三圆形线圈用于作用于人体头部的眉心位置,第二圆形线圈用于作用于头顶位置至眉心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由三个位于同于轴线的圆形线圈作为刺激线圈。通过调节不通线圈的高度,可以达到刺激不同深度区域的目的。尤其是在刺激人脑深部组织的同时将极大程度的减弱对于浅层区域脑组织的刺激,从而减少临床风险和受刺激者的不适感。同时,支撑组件具有支撑外壳以及分别与第一圆形线圈、第二圆形线圈、第三圆形线圈连接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第三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均可相对靠近或远离支撑外壳。当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第三支撑杆相对靠近或远离支撑外壳时,第一圆形线圈、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部经颅磁刺激调节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深部经颅磁刺激线圈组件,所述深部经颅磁刺激线圈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同轴线设置的第一圆形线圈、第二圆形线圈以及第三圆形线圈,且所述第一圆形线圈用于作用于人体头部的头顶位置,所述第三圆形线圈用于作用于所述人体头部的眉心位置,所述第二圆形线圈用于作用于头顶位置至眉心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具有支撑外壳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圆形线圈、所述第二圆形线圈、所述第三圆形线圈连接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均可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外壳;其中,当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杆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外壳时,所述第一圆形线圈、所述第二圆形线圈以及所述第三圆形线圈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部经颅磁刺激调节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深部经颅磁刺激线圈组件,所述深部经颅磁刺激线圈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同轴线设置的第一圆形线圈、第二圆形线圈以及第三圆形线圈,且所述第一圆形线圈用于作用于人体头部的头顶位置,所述第三圆形线圈用于作用于所述人体头部的眉心位置,所述第二圆形线圈用于作用于头顶位置至眉心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具有支撑外壳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圆形线圈、所述第二圆形线圈、所述第三圆形线圈连接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均可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外壳;其中,当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杆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外壳时,所述第一圆形线圈、所述第二圆形线圈以及所述第三圆形线圈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经颅磁刺激调节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相对垂直设置的第一支架与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架一端与所述第一圆形线圈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杆相连,所述第一支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第一圆形线圈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外壳;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相对垂直设置的第二支架与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架一端与所述第二圆形线圈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杆相连,所述第二支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支架以及所述第二圆形线圈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外壳;所述第三支撑杆包括相对垂直设置的第三支架与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架一端与所述第三圆形线圈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杆相连,所述第三支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三支架以及所述第三圆形线圈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外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部经颅磁刺激调节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所述第二支杆以及所述第三支杆的内壁均设置有用于放置导线的通槽,所述导线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圆形线圈、所述第二圆形线圈或者所述第三圆形线圈。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逯迈董绪伟潘强强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