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开器及牵开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121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肌肉牵开建腔效果更好,便于对烟雾进行吸除,便于对创面进行清洗的腔镜手术牵开器。一种牵开器,包括牵开器本体和导管,所述牵开器本体由支撑板、连接板和固定板构成,所述支撑板的轴线均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板位于支撑板上侧,所述连接板位于固定板后端与支撑板后端之间以使牵开器本体呈U形设置,所述固定板前端具有上下贯穿的配合孔,所述支撑板前侧设有牵开板,所述牵开板与支撑板倾斜设置,所述牵开板由后至前向左或向右延伸,所述导管至少包括导管一段,所述导管一段固定于支撑板下侧,且导管一段的前端延伸至牵开板下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牵开器的固定位置能随意调节的牵开器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牵开器及牵开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腔镜手术牵开器及用于对牵开器进行固定的牵开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长迅速,传统手术方法会在颈前留下约5cm的疤痕,严重影响美观。随着腔镜外科技术的发展,甲状腺手术迎来了一个新时代: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目前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虽然已经在全国广泛开展,但较多的是胸、乳径路(双侧乳晕及胸前各有一小切口)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该术式美中不足的是胸前、乳晕留有明显疤痕。本专利技术者去年率先在国内开展“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该术式巧妙地将手术切口改在一侧腋下,避免了患者颈前、胸前留疤的困扰,可利用拉钩(即牵开器)建腔,以无需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完全腔镜下进行甲状腺精细化手术操作,在达到传统手术切除范围的前提下能更好地满足了患者美容的需求,提高患者术后生活品质,给甲状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个新选择。此术式切口隐蔽美容效果佳、手术视野良好、可操作性强,可同期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非常有临床推广前景的手术方式。在这种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中,需要在腋下沿皮纹作一3-4cm切口的,游离胸大肌表面小区域的皮瓣,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进入,通过牵开器将胸骨舌骨肌与胸骨甲状肌挑起,建立手术腔隙进行甲状腺区域的手术操作。现有的甲状腺拉钧(牵开器)也叫直角拉钩,为平钩状,具有一个板部,板部的两端均向一侧延伸并弯折形成有钩部,这种牵开器常用于甲状腺部位牵拉暴露,也可用于其他手术,用于牵开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和筋膜等;但这种牵开器并不适用于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中,这种牵开器的建腔效果很差,难以将胸骨舌骨肌与胸骨甲状肌挑起。通过牵开器进行建腔后,需要通过超声刀进行肿瘤的切割,在超声刀的操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且在建腔前需要对切口创面进行清洗,通过现有牵开器进行建腔后难以进行烟雾的吸除、创面的清洗。牵开器固定装置通常包括一个钩体,通过钩体勾住牵开器以牵开器具有一个向上的力,但现有牵开器固定装置的设置十分麻烦,且无法进行钩体高度位置,难以将牵开器应用于各种体型的患者的手术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肌肉牵开建腔效果更好,便于对烟雾进行吸除,便于对创面进行清洗的腔镜手术牵开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牵开器,包括牵开器本体和导管,所述牵开器本体由支撑板、连接板和固定板构成,所述支撑板的轴线均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板位于支撑板上侧,所述连接板位于固定板后端与支撑板后端之间以使牵开器本体呈U形设置,所述固定板前端具有上下贯穿的配合孔,所述配合孔用于供牵开器固定装置的钩体穿过,所述支撑板前侧设有牵开板,所述牵开板轴线与支撑板轴线倾斜设置,所述牵开板由后至前向左或向右延伸,所述导管至少包括导管一段,所述导管一段固定于支撑板下侧,且导管一段的前端延伸至牵开板下侧。进行本技术牵开器的使用时,通过患者腋下的切口将牵开器本体的牵开板伸入患者体内,通过使牵开板上端面与肌肉接触,并使牵开器本体的支撑板与牵开器固定用装置固定,以使牵开板具有一个向上的力,以使牵开板将肌肉抬起,以实现胸骨甲状肌与胸骨舌骨肌的牵开。由于本技术牵开器本体上的牵开板相对支撑板倾斜设置,牵开板能与肌肉充分接触,肌肉的牵开效果更好,以扩大手术腔隙的空间,施术者能通过腔镜更容易地对患者体内进行观察,也便于通过超声刀对甲状腺肺瘤进行切除。进行本技术牵开器的使用,不需要扩大切口,也不需要改变牵开器本体伸入体内的方向,便于牵开器本体的固定,能保证肌肉的牵开建腔效果。其中,本术式通常为经单侧腋窝入路进行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手术,根据病灶部位不同,分别选择左侧或右侧腋窝切口,根据需要选择牵开板左右倾斜方向不同的牵开器。其中,导管用于与机器连接,以实现烟雾的吸除、创面的清洗操作。作为优选,所述导管由导管一段、导管二段构成,所述导管一段和导管二段构成L形结构,所述支撑板和牵开板下端面上凹以形成有对导管一段让位的下让位槽,所述连接板后端面前凹以形成有后让位槽,所述导管与牵开器本体固定,以使部分导管一段位于所述下让位槽内,以使部分导管二段位于所述后让位槽内;所述后让位槽和下让位槽均呈弧面槽,所述下让位槽的内径与导管一段外径相适应,所述后让位槽的内径与导管二段外径相适应,所述后让位槽和下让位槽的弧面的圆弧角度均大于或等于180°。通过在牵开器本体上设置下让位槽和后让位槽,以使导管能陷入牵开器本体内,以使圆形的导管的焊接更容易,并使导管的固定更为牢固;同时导管构成L形结构,能使导管与机器相连的一端远离切口,并使导管更便于与机器相连。其中,下让位槽和后让位槽均为弧面槽,且弧面的圆弧角度大于或等于180°,以使导管的固定效果更好,并使导管的焊接更为方便。作为优选,所述导管二段上端向前上方延伸以形成有导管三段,所述导管三段前端配合有导管连接头,所述导管连接头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导管连接头套设在所述导管三段前端,所述导管连接头前端设有若干定位台,若干定位台前后设置,若干定位台均为前端外径小后端外径大的锥头结构,且相邻两个定位台中后侧定位台的最大外径大于前侧定位台的最大外径。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前端向左或向右弯折,以使所述固定板具有配合孔的部位位于所述牵开板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板上端面的高度位置高于牵开板上端面的高度位置,所述支撑板上端面与牵开板上端面间连接有一斜坡;所述牵开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所述牵开板的宽度为20mm至60mm;所述牵开板与支撑板的倾斜角度为15°至45°。固定板具有配合孔的部位倾斜设置,以使牵开器固定装置的钩体能位于牵开板的正上方,以使牵开板能对肌肉施加向正上方的力,以使肌肉的牵开效果更好。本技术的牵开器中,可以通过加厚支撑板的厚度以保证整个牵开器的强度,可以在保证牵开板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做薄牵开板的厚度,以使患者腋下的切口能做的更小,能使腔镜的观察范围更大。其中,斜坡的设置还用于避免对切口上侧组织造成损伤。其中,本技术牵开板宽度的设置、倾斜角度的设置均能使肌肉的牵开效果更好。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牵开器的固定位置能随意调节的牵开器固定装置。一种牵开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具有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位于第二配合槽上侧,所述第一配合槽向上贯穿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一配合槽内配合有套筒,所述第二配合槽向下贯穿所述固定座,所述套筒内螺纹配合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下端穿过第二配合槽以延伸至固定座下侧,所述升降杆下端固定有用于固定牵开器的钩体,所述升降杆横截面形状与第二配合槽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升降杆具有至少一个竖向设置的平面,所述升降杆的平面外壁与第二配合槽的平面槽壁相接触,所述升降杆外壁与套筒内壁形成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所述套筒转动以使所述升降杆带动钩体上下移动。进行本技术牵开器固定装置的使用时,通过转动套筒,以使升降杆上下移动,以使钩体能上下移动,从而使得牵开器的固定位置能进行上下调节,以适应不同胖瘦体型的患者。其中,通过第二配合槽的平面和升降杆的平面以限制升降杆的转动。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具有前后贯穿并向下贯穿的固定座让位槽,所述固定座让位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牵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开器本体和导管,所述牵开器本体由支撑板、连接板和固定板构成,所述支撑板的轴线均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板位于支撑板上侧,所述连接板位于固定板后端与支撑板后端之间以使牵开器本体呈U形设置,所述固定板前端具有上下贯穿的配合孔,所述配合孔用于供牵开器固定装置的钩体穿过,所述支撑板前侧设有牵开板,所述牵开板轴线与支撑板轴线倾斜设置,所述牵开板由后至前向左或向右延伸,所述导管至少包括导管一段,所述导管一段固定于支撑板下侧,且导管一段的前端延伸至牵开板下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开器本体和导管,所述牵开器本体由支撑板、连接板和固定板构成,所述支撑板的轴线均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板位于支撑板上侧,所述连接板位于固定板后端与支撑板后端之间以使牵开器本体呈U形设置,所述固定板前端具有上下贯穿的配合孔,所述配合孔用于供牵开器固定装置的钩体穿过,所述支撑板前侧设有牵开板,所述牵开板轴线与支撑板轴线倾斜设置,所述牵开板由后至前向左或向右延伸,所述导管至少包括导管一段,所述导管一段固定于支撑板下侧,且导管一段的前端延伸至牵开板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由导管一段、导管二段构成,所述导管一段和导管二段构成L形结构,所述支撑板和牵开板下端面上凹以形成有对导管一段让位的下让位槽,所述连接板后端面前凹以形成有后让位槽,所述导管与牵开器本体固定,以使部分导管一段位于所述下让位槽内,以使部分导管二段位于所述后让位槽内;所述后让位槽和下让位槽均呈弧面槽,所述下让位槽的内径与导管一段外径相适应,所述后让位槽的内径与导管二段外径相适应,所述后让位槽和下让位槽的弧面的圆弧角度均大于或等于18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二段上端向前上方延伸以形成有导管三段,所述导管三段前端配合有导管连接头,所述导管连接头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导管连接头套设在所述导管三段前端,所述导管连接头前端设有若干定位台,若干定位台前后设置,若干定位台均为前端外径小后端外径大的锥头结构,且相邻两个定位台中后侧定位台的最大外径大于前侧定位台的最大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前端向左或向右弯折,以使所述固定板具有配合孔的部位位于所述牵开板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板上端面的高度位置高于牵开板上端面的高度位置,所述支撑板上端面与牵开板上端面间连接有一斜坡;所述牵开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所述牵开板的宽度为20mm至60mm;所述牵开板与支撑板的倾斜角度为15°至45°。5.一种用于固定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种牵开器的牵开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具有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位于第二配合槽上侧,所述第一配合槽向上贯穿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一配合槽内配合有套筒,所述第二配合槽向下贯穿所述固定座,所述套筒内螺纹配合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下端穿过第二配合槽以延伸至固定座下侧,所述升降杆下端固定有用于固定牵开器的钩体,所述升降杆横截面形状与第二配合槽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升降杆具有至少一个竖向设置的平面,所述升降杆的平面外壁与第二配合槽的平面槽壁相接触,所述升降杆外壁与套筒内壁形成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所述套筒转动以使所述升降杆带动钩体上下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开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具有前后贯穿并向下贯穿的固定座让位槽,所述固定座让位槽将固定座分为固定座一部和固定座二部,所述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设置于固定座一部上,所述固定座二部具有与固定座让位槽相通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槽横向设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传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