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鸟类死亡场景的驱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0931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拟鸟类死亡场景的驱鸟装置,包括一只仿真鸟,仿真鸟通过一细绳连接于一电动卷扬机,仿真鸟的脚由铁杆制成,可与一设置于电动卷扬机前端的电磁铁磁性相吸,电磁铁通电时,仿真鸟可与电磁铁紧固连接,电磁铁断电时,仿真鸟与电磁铁断开往下降落,仿真鸟的升降由电动卷扬机通过拉动细绳控制,时间控制器控制电动卷扬机及电磁铁工作,充电电池为电动卷扬机与电磁铁供电。通过时间控制器设定工作时间,仿真鸟会定时地与电磁铁分开,模拟死亡场景,鸟类见到自己的同伴死亡后会产生恐惧,从而远离该场所,降低鸟击风险。该装置能够实现对仿真鸟的升降,避免了因装置过长时间在鸟类视野中暴露而使鸟类产生适应。

A Bird-repelling Device for Simulating Bird Death Sce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ird repelling device which simulates the death scene of birds, including a simulated bird, which is connected to an electric hoist through a thin rope. The feet of the simulated bird are made of iron rods and can be absorbed by the magnetism of an electromagnet set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electric hoist. When the electromagnet is electrified, the simulated bird can be tightly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omagnet. When the electromagnet is cut off, the simulated bird and the electromagnet can be tightly connected. The lifting of the simulated bird is controlled by the electric hoist by pulling the rope. The time controller controls the work of the electric hoist and the electromagnet. The rechargeable battery supplies power for the electric hoist and the electromagnet. By setting the working time by the time controller, the simulated bird will be separated from the electromagnet regularly to simulate the death scene. Birds will fear when they see their companions die, so that they can stay away from the place and reduce the risk of bird strike. The device can realize the lifting and landing of the simulated birds and avoid the adaptation of the birds due to the exposure of the device in the bird's field of vision for too lo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鸟类死亡场景的驱鸟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驱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模拟鸟类死亡场景的驱鸟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场、果园、稻田、鱼塘等场所会有大量的鸟类活动,其中包括一部分高危鸟种,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经常需要驱鸟,高危鸟种,指通过对机场内鸟类的大小、数量、飞行高度、飞行速度、活动时间等因素综合评定后确定的对飞机安全飞行具有较大威胁的鸟种。不同机场的高危鸟种受地域等因素的影响通常会有不同。现有技术中有多种驱鸟方式,但往往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悬挂鸟类尸体,由于鸟类尸体易腐烂,不能长期使用,而且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也有通过设置假人起到驱鸟的作用,但往往是假人长期立于一个地方,长时间暴露在鸟类视线范围内,鸟类会对其形成适应,达不到好的驱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模拟鸟类死亡场景的驱鸟装置,通过模拟鸟类死亡的场景,使鸟类见到自己的同伴死亡后产生恐惧,从而远离该场所,降低鸟击风险。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模拟鸟类死亡场景的驱鸟装置,包括一只与应用场所活动的高危鸟种类似的仿真鸟,所述仿真鸟通过一细绳连接于一电动卷扬机,所述仿真鸟的脚由铁杆制成,可与一设置于所述电动卷扬机前端的电磁铁磁性相吸,电磁铁通电时,所述仿真鸟可与所述电磁铁紧固连接,电磁铁断电时,所述仿真鸟与所述电磁铁断开往下降落,所述仿真鸟的升降由所述电动卷扬机通过拉动细绳控制,还包括一时间控制器,所述时间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卷扬机及所述电磁铁工作,还包括一充电电池,分别与所述电动卷扬机与所述电磁铁连接。所述细绳为透明细绳,其一端连接于所述仿真鸟,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动卷扬机。所述电磁铁设置于电线杆或树枝上。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模拟鸟类死亡场景的驱鸟装置一般放置于机场、果园、稻田、鱼塘等需要驱鸟的场所,通过时间控制器设定电动卷扬机与电磁铁的工作时间,仿真鸟会定时地与电磁铁分开,模拟死亡场景,鸟类见到自己的同伴死亡后会产生恐惧,从而远离该场所,降低鸟击风险。和单纯悬挂鸟类尸体相比,仿真鸟不会腐烂,能够长期使用。且该装置能够实现对仿真鸟的升降,避免了因装置过长时间在鸟类视野中暴露而使鸟类产生适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模拟鸟类死亡场景的驱鸟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模拟鸟类死亡场景的驱鸟装置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模拟鸟类死亡场景的驱鸟装置,由仿真鸟10、电动卷扬机20、充电电池、时间控制器40、电磁铁50组成。仿真鸟10设计成装置应用场所高危鸟种的样子,腿部材质为铁,可与电磁铁50相吸。电动卷扬机20为小功率电动卷扬机,与仿真鸟10通过透明细绳30连接,通过牵拉透明细绳30可控制仿真鸟10的升降。充电电池与电动卷扬机及电磁铁连接,为电动卷扬机以及电磁铁供电。时间控制器40置于电动卷扬机10内,可设置电动卷扬机20的启动时间、启动方向及运作间隔,从而控制仿真鸟10的定时下降和上升,时间控制器40还控制电磁铁50的通电时间及断电时间,从而控制电磁铁50磁性的有无。电磁铁50设置于树枝或电线杆60上,能与铁材质的仿真鸟腿部紧密相吸,在电磁铁50通电的情况下,可以使得仿真鸟“站立”在树枝或电线杆上。电动卷扬机20隐蔽安置于某一高处,例如树枝,电线杆等。电磁铁50放置于电动卷扬机20前端,电动卷扬机内的挂钩和仿真鸟之间通过透明细绳30相连,通过牵拉透明细绳30实现仿真鸟的升降。工作过程如下:将电动卷扬机隐蔽置于某一高处。调节时间控制器,设置电动卷扬机的正向旋转启动时间、反向旋转启动时间和电磁铁的通电时间、断电时间,保证仿真鸟开始下降的那一刻电磁铁断电,失去磁性,仿真鸟脱离电磁铁之后便通电,恢复磁性。电动卷扬机下放仿真鸟时,电磁铁断电,失去磁性,仿真鸟与电磁铁脱离下降,模拟鸟的死亡掉落。仿真鸟脱离电磁铁后电磁铁通电恢复磁性。仿真鸟下降五分钟后,电动卷扬机牵扯仿真鸟上升,仿真鸟的铁质腿部与树干上因通电而具有磁性的电磁铁紧密相吸,这样仿真鸟看起来就像是“站立”在了树枝或电线杆上。该装置的一个工作周期为10min,即每10min会模拟一次鸟类的死亡场景,其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该装置可定时使仿真鸟模拟死亡场景,避免了因装置过长时间在鸟类视野中暴露而使鸟类产生适应,鸟类见到自己的同伴死亡后会产生恐惧,从而远离该场所,降低鸟击风险。和单纯悬挂鸟类尸体相比,仿真鸟不会腐烂,能够长期使用。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鸟类死亡场景的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只模拟应用场所高危鸟种的仿真鸟,所述仿真鸟通过一细绳连接于一电动卷扬机,所述仿真鸟的脚由铁杆制成,可与一设置于所述电动卷扬机前端的电磁铁磁性相吸,电磁铁通电时,所述仿真鸟可与所述电磁铁紧固连接,电磁铁断电时,所述仿真鸟与所述电磁铁断开往下降落,所述仿真鸟的升降由所述电动卷扬机通过拉动细绳控制,还包括一时间控制器,所述时间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卷扬机及所述电磁铁工作,还包括一充电电池,分别与所述电动卷扬机与所述电磁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鸟类死亡场景的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只模拟应用场所高危鸟种的仿真鸟,所述仿真鸟通过一细绳连接于一电动卷扬机,所述仿真鸟的脚由铁杆制成,可与一设置于所述电动卷扬机前端的电磁铁磁性相吸,电磁铁通电时,所述仿真鸟可与所述电磁铁紧固连接,电磁铁断电时,所述仿真鸟与所述电磁铁断开往下降落,所述仿真鸟的升降由所述电动卷扬机通过拉动细绳控制,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慧建虞皓琦胡峻滔陈烨麦子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