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糖菌丝体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0892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糖菌丝体培育装置,包括保温箱和转动安装在保温箱上的透明箱盖,所述保温箱的顶部和透明箱盖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培育槽和凹槽,所述培育槽的一侧设有开设在凹槽一侧内壁上的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绕线轮,所述培育槽的另一侧设有转动安装在凹槽内的第二绕线轮,第一绕线轮和第二绕线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环形绳,凹槽的两侧内壁上焊接有同一个支撑杆,支撑杆位于环形绳的下方,支撑杆的下方设有固定连接在凹槽一侧内壁上的遮光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调节遮光布的位置,能够通过调节遮光布的位置来调节培育槽内光线强度,有利于香菇多糖菌丝体生长。

A Polysaccharide Mycelium Cultiv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lysaccharide mycelium cultiv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heat preservation box and a transparent box cover rotated and installed on the heat preservation box. The top part of the heat preservation box and the bottom part of the transparent box cover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cultivation groove and a groove. On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winding wheel rotated and installed in the groove. The first winding wheel and the second winding wheel are connected by the same ring rope. The two inner walls of the groove are welded with the same supporting rod. The supporting rod is located below the ring rope. The light shield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groove side is arranged below the suppor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design, simple structure, easy to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shading cloth, can adjust the light intensity in the cultivation tank by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hading cloth,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Lentinan mycel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糖菌丝体培育装置
本技术涉及真菌培育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多糖菌丝体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真菌多糖,一般是指各种真菌的子实体和菌丝体所产生的一类代谢产物。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约有数千种真菌。其中不仅有许多有实用价值的美味真菌,也有许多具有保健功能的真菌。经检索,申请号为201410305495.9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灵芝培养基及培育灵芝方法、灵芝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用或药用真菌培养基。该培养基由山楂、麦芽、丹参、黄芪、甘草、糖和豆粕混合而成。该培养基原料是无公害原料,不会产生对人体的毒害作用,通过该培养基培育的灵芝灵芝多糖含量、灵芝三萜含量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多于现有培养基培育出来的灵芝。但是现有的真菌多糖培育装置大都不适用于香菇多糖菌丝体的培育操作,且在培育过程中不便调节其光照量,光照过低或过高都将不利于香菇多糖菌丝体的生长,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糖菌丝体培育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糖菌丝体培育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糖菌丝体培育装置,包括保温箱和转动安装在保温箱上的透明箱盖,所述保温箱的顶部和透明箱盖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培育槽和凹槽,所述培育槽的一侧设有开设在凹槽一侧内壁上的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绕线轮,所述培育槽的另一侧设有转动安装在凹槽内的第二绕线轮,第一绕线轮和第二绕线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环形绳,凹槽的两侧内壁上焊接有同一个支撑杆,支撑杆位于环形绳的下方,支撑杆的下方设有固定连接在凹槽一侧内壁上的遮光布,所述遮光布的顶部一侧固定粘贴有第一杆,第一杆滑动套装在支撑杆上,且第一杆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环形绳上,支撑杆的外侧滑动套装有多个第二杆,多个第二杆均位于第一杆靠近转动孔的一侧,第二杆的底侧与遮光布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手轮,第一绕线轮固定安装在手轮的一侧,且手轮远离第二绕线轮的一侧延伸至透明箱盖的外侧。优选的,所述手轮的下方设有固定粘贴在透明箱盖外侧的弧形橡胶条,弧形橡胶条与手轮相配合。优选的,所述培育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多个通气孔,等间距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二杆的数量为四到八个,且四到八个第二杆等间距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均与凹槽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保温箱、透明箱盖、培育槽、凹槽、转动孔、手轮、第一绕线轮、第二绕线轮、环形绳、支撑杆、遮光布、第一杆、第二杆和弧形橡胶条相配合,逆时针旋动手轮,手轮带动第一第一绕线轮逆时针转动,第一绕线轮转动时通过环形绳带动第二绕线轮转动,环形绳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一杆在支撑杆的外侧向右侧移动,第一杆带动遮光布向右侧收拢,第二杆能够对遮光布进行支撑,避免遮光布收拢后向下压坏香菇的多糖菌丝体,光线便可通过透明箱盖进入到培育槽内,香菇的多糖菌丝体能够接收到光照,而当光线过于强烈时,顺时针旋动手轮,环形绳带动遮光布移动,能够通过遮光布将培育槽的槽口遮挡住,减小进入培育槽内的光线,便于调节培育槽的光线入射量。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调节遮光布的位置,能够通过调节遮光布的位置来调节培育槽内光线强度,有利于香菇多糖菌丝体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糖菌丝体培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糖菌丝体培育装置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糖菌丝体培育装置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温箱、2透明箱盖、3培育槽、4凹槽、5转动孔、6手轮、7第一绕线轮、8第二绕线轮、9环形绳、10支撑杆、11遮光布、12第一杆、13第二杆、14弧形橡胶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多糖菌丝体培育装置,包括保温箱1和转动安装在保温箱1上的透明箱盖2,保温箱1的顶部和透明箱盖2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培育槽3和凹槽4,培育槽3的一侧设有开设在凹槽4一侧内壁上的转动孔5,转动孔5内转动安装有第一绕线轮7,培育槽3的另一侧设有转动安装在凹槽4内的第二绕线轮8,第一绕线轮7和第二绕线轮8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环形绳9,凹槽4的两侧内壁上焊接有同一个支撑杆10,支撑杆10位于环形绳9的下方,支撑杆10的下方设有固定连接在凹槽4一侧内壁上的遮光布11,遮光布11的顶部一侧固定粘贴有第一杆12,第一杆12滑动套装在支撑杆10上,且第一杆1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环形绳9上,支撑杆10的外侧滑动套装有多个第二杆13,多个第二杆13均位于第一杆12靠近转动孔5的一侧,第二杆13的底侧与遮光布11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保温箱1、透明箱盖2、培育槽3、凹槽4、转动孔5、手轮6、第一绕线轮7、第二绕线轮8、环形绳9、支撑杆10、遮光布11、第一杆12、第二杆13和弧形橡胶条14相配合,逆时针旋动手轮6,手轮6带动第一第一绕线轮7逆时针转动,第一绕线轮7转动时通过环形绳9带动第二绕线轮8转动,环形绳9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一杆12在支撑杆10的外侧向右侧移动,第一杆12带动遮光布11向右侧收拢,第二杆13能够对遮光布11进行支撑,避免遮光布11收拢后向下压坏香菇的多糖菌丝体,光线便可通过透明箱盖2进入到培育槽3内,香菇的多糖菌丝体能够接收到光照,而当光线过于强烈时,顺时针旋动手轮6,环形绳9带动遮光布11移动,能够通过遮光布11将培育槽3的槽口遮挡住,减小进入培育槽3内的光线,便于调节培育槽3的光线入射量,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调节遮光布11的位置,能够通过调节遮光布11的位置来调节培育槽3内光线强度,有利于香菇多糖菌丝体生长。本技术中,转动孔5内转动安装有手轮6,第一绕线轮7固定安装在手轮6的一侧,且手轮6远离第二绕线轮8的一侧延伸至透明箱盖2的外侧,手轮6的下方设有固定粘贴在透明箱盖2外侧的弧形橡胶条14,弧形橡胶条14与手轮6相配合,培育槽3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15,多个通气孔15,等间距间隔设置,第二杆13的数量为四到八个,且四到八个第二杆13等间距间隔设置,第一杆12和第二杆13均与凹槽4滑动连接,通过保温箱1、透明箱盖2、培育槽3、凹槽4、转动孔5、手轮6、第一绕线轮7、第二绕线轮8、环形绳9、支撑杆10、遮光布11、第一杆12、第二杆13和弧形橡胶条14相配合,逆时针旋动手轮6,手轮6带动第一第一绕线轮7逆时针转动,第一绕线轮7转动时通过环形绳9带动第二绕线轮8转动,环形绳9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一杆12在支撑杆10的外侧向右侧移动,第一杆12带动遮光布11向右侧收拢,第二杆13能够对遮光布11进行支撑,避免遮光布11收拢后向下压坏香菇的多糖菌丝体,光线便可通过透明箱盖2进入到培育槽3内,香菇的多糖菌丝体能够接收到光照,而当光线过于强烈时,顺时针旋动手轮6,环形绳9带动遮光布11移动,能够通过遮光布11将培育槽3的槽口遮挡住,减小进入培育槽3内的光线,便于调节培育槽3的光线入射量,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调节遮光布11的位置,能够通过调节遮光布11的位置来调节培育槽3内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糖菌丝体培育装置,包括保温箱(1)和转动安装在保温箱(1)上的透明箱盖(2),所述保温箱(1)的顶部和透明箱盖(2)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培育槽(3)和凹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槽(3)的一侧设有开设在凹槽(4)一侧内壁上的转动孔(5),转动孔(5)内转动安装有第一绕线轮(7),所述培育槽(3)的另一侧设有转动安装在凹槽(4)内的第二绕线轮(8),第一绕线轮(7)和第二绕线轮(8)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环形绳(9),凹槽(4)的两侧内壁上焊接有同一个支撑杆(10),支撑杆(10)位于环形绳(9)的下方,支撑杆(10)的下方设有固定连接在凹槽(4)一侧内壁上的遮光布(11),所述遮光布(11)的顶部一侧固定粘贴有第一杆(12),第一杆(12)滑动套装在支撑杆(10)上,且第一杆(1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环形绳(9)上,支撑杆(10)的外侧滑动套装有多个第二杆(13),多个第二杆(13)均位于第一杆(12)靠近转动孔(5)的一侧,第二杆(13)的底侧与遮光布(11)的顶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糖菌丝体培育装置,包括保温箱(1)和转动安装在保温箱(1)上的透明箱盖(2),所述保温箱(1)的顶部和透明箱盖(2)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培育槽(3)和凹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槽(3)的一侧设有开设在凹槽(4)一侧内壁上的转动孔(5),转动孔(5)内转动安装有第一绕线轮(7),所述培育槽(3)的另一侧设有转动安装在凹槽(4)内的第二绕线轮(8),第一绕线轮(7)和第二绕线轮(8)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环形绳(9),凹槽(4)的两侧内壁上焊接有同一个支撑杆(10),支撑杆(10)位于环形绳(9)的下方,支撑杆(10)的下方设有固定连接在凹槽(4)一侧内壁上的遮光布(11),所述遮光布(11)的顶部一侧固定粘贴有第一杆(12),第一杆(12)滑动套装在支撑杆(10)上,且第一杆(1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环形绳(9)上,支撑杆(10)的外侧滑动套装有多个第二杆(13),多个第二杆(13)均位于第一杆(12)靠近转动孔(5)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传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仁生物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