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压后组件单片返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0312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领域。一种层压后组件单片返修的方法,在光伏组件层压后,发现存在不良单片时进行单片返修,用木槌和木钻将铝边框敲打下来,成为无框组件,即仅为“层压件”;进行EL测试,结合流转单信息,精确确定不良单片位置;去除背板,用美工刀沿不良区域四周划线,划线位置应与周围四块电池片的就近背电极位置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层压后组件返修难、返修慢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普适的、合理的、有步骤、有细节的详细的操作方法,降低了层压后组件返修难度、增加返修速度、提高返修成功率,为不良的组件返修提供了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压后组件单片返修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光伏组件返修方法。
技术介绍
光伏组件生产过程,层压后,玻璃、EVA、电池、EVA、背板会紧密结合在一起,难以分离。所以,在前道EL测试处,会对电池片隐裂、低效、黑斑等不良现象,进行仔细检查,进行返修,以避免不良现象流至层压后,造成返修困难。然而,由于温度、压力、材料、流水线平整度、外力、人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层压后不可避免的仍会出现电池片隐裂、焊带偏移,甚至头发丝、纸屑等不良现象,包括成品组件。其中,以电池片隐裂为主。层压后,由于玻璃、EVA、电池、EVA、背板会紧密结合在一起,难以分离,造成返修困难。因此,返修难度大、返修速度慢、返修成功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层压后组件返修难度、增加返修速度、提高返修成功率。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层压后组件单片返修的方法,在光伏组件层压后,发现存在不良单片时进行单片返修,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步骤一、用木槌和木钻将铝边框敲打下来,成为无框组件,即仅为“层压件”,不良组件没有装框,则直接进行步骤二;步骤二、进行EL测试,结合流转单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压后组件单片返修的方法,在光伏组件层压后,发现存在不良单片时进行单片返修,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步骤一、用木槌和木钻将铝边框敲打下来,成为无框组件,即仅为“层压件”,不良组件没有装框,则直接进行步骤二;步骤二、进行EL测试,结合流转单信息,精确确定不良单片位置;步骤三、将不良层压件,玻璃面朝下,背板面朝上,放置于返修台上;步骤四、去除背板,用美工刀沿不良区域四周划线,划线位置应与周围四块电池片的就近背电极位置相同,用尖嘴钳和热风枪,将划线区域内背板剥离,剥离时,热风枪应对准背板面加热,边加热,边用尖嘴钳施力、剥离;步骤五、切断焊带,用烙铁头从相邻电池片焊带搭界处EVA“烫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压后组件单片返修的方法,在光伏组件层压后,发现存在不良单片时进行单片返修,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步骤一、用木槌和木钻将铝边框敲打下来,成为无框组件,即仅为“层压件”,不良组件没有装框,则直接进行步骤二;步骤二、进行EL测试,结合流转单信息,精确确定不良单片位置;步骤三、将不良层压件,玻璃面朝下,背板面朝上,放置于返修台上;步骤四、去除背板,用美工刀沿不良区域四周划线,划线位置应与周围四块电池片的就近背电极位置相同,用尖嘴钳和热风枪,将划线区域内背板剥离,剥离时,热风枪应对准背板面加热,边加热,边用尖嘴钳施力、剥离;步骤五、切断焊带,用烙铁头从相邻电池片焊带搭界处EVA“烫起”,用镊子拿掉,用塑料擦将焊带搭界处残留EVA清理干净,用美工刀将搭界处焊带挑断,用尖嘴钳将搭界焊带折回,挑断时,一头沿第一根背电极处,另一头沿电池片边缘挑断;步骤六、去除电池片,用美工刀在电池片周围EVA进行划刻直至划透电池片,用美工刀侧切入电池片正面,掀起电池片角,手抓电池片角,用美工刀边划、边用手施力,将电池片去除掉;步骤七、清理EVA,修整搭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燕韩燕旭王华伟贾艳飞陈凯申开愉王彦雷廉佳林梁玲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安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