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分析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9950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7:0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电气设备绝缘老化领域。方法包括:在空间中建立为旋转对称结构的第一电缆模型,并获得第一电缆模型的物理结构特征;根据物理结构特征和第一电缆模型在空间中的预设受力情况,在空间中生成非旋转对称结构的第二电缆模型;根据预设受力情况、预设的温度参数和预设的电参数,确定出第二电缆模型的电场强度分布特征。建立非旋转对称的第二电缆模型,对电场强度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得到的规律,可以更准确地反应实际应用中电缆的电场强度分布特征。进一步地,基于获得的准确度更高的电场强度分布特征规律,更好地研究电缆中绝缘层的绝缘层老化、击穿的特点,为高压电力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分析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绝缘老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分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迅速发展,交联聚乙烯电缆作为直流输电系统的关键设备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电场强度的分布与电缆中的绝缘层的老化程度和击穿位置相关,研究电场强度分布可以为电缆绝缘层击穿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可以更好的研究绝缘层中的绝缘材料的电导、绝缘老化、击穿的特点,为电缆的制备、绝缘新材料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为高压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分析方法以及装置,以有效的解决模拟分析出的电场强度分布特征与实际电场强度分布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的技术缺陷。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空间中建立为旋转对称结构的第一电缆模型,并获得第一电缆模型的物理结构特征;根据物理结构特征和第一电缆模型在空间中的预设受力情况,在空间中生成非旋转对称结构的第二电缆模型;根据预设受力情况、预设的温度参数和预设的电参数,确定出第二电缆模型的电场强度分布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旋转对称结构的第一电缆模型生成非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空间中建立为旋转对称结构的第一电缆模型,并获得所述第一电缆模型的物理结构特征;根据所述物理结构特征和所述第一电缆模型在所述空间中的预设受力情况,在所述空间中生成非旋转对称结构的第二电缆模型;根据所述预设受力情况、预设的温度参数和预设的电参数,确定出所述第二电缆模型的电场强度分布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空间中建立为旋转对称结构的第一电缆模型,并获得所述第一电缆模型的物理结构特征;根据所述物理结构特征和所述第一电缆模型在所述空间中的预设受力情况,在所述空间中生成非旋转对称结构的第二电缆模型;根据所述预设受力情况、预设的温度参数和预设的电参数,确定出所述第二电缆模型的电场强度分布特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结构特征包括所述第一电缆模型中缆芯的轴心线,所述根据所述物理结构特征和所述第一电缆模型在所述空间中的预设受力情况,在所述空间中生成非旋转对称结构的第二电缆模型,包括:根据所述轴心线,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电缆模型在所述空间中的预设受力情况为朝所述轴心线对应所述第一电缆模型产生作用力,获得所述第一电缆模型上的至少一个点的当前位置从受力前的第一位置位移到受力后的第二位置;基于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至少一个点在所述空间生成所述非旋转对称结构的第二电缆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拟对所述第二电缆模型施加预设强度的电流场,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受力情况、预设的温度参数和预设的电参数,确定出所述第二电缆模型的电场强度分布特征,包括:确定所述第二电缆模型当前时刻在所述电流场中的电场强度分布特征,并根据当前时刻的所述电场强度分布特征对在所述电流场中的电导率的反馈影响生成新的所述电导率,根据新的所述电导率确定当前时刻的新的所述电场强度分布特征;在确定当前时刻距起始时刻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确定当前时刻的所述电场强度分布特征为所述第二电缆模型的电场强度分布特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空间中建立为旋转对称结构的第一电缆模型,并获得所述第一电缆模型的物理结构特征之后,在根据所述物理结构特征和所述第一电缆模型在所述空间中的预设受力情况,在所述空间中生成非旋转对称结构的第二电缆模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模拟对所述第一电缆模型施加电压激励,所述电压激励用于为所述第一电缆模型提供电场以获得所述第一电缆模型在所述电场中产生的电场强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受力情况、预设的温度参数和预设的电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乙马慧超王炯杰陈莉李天韩耀东沙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天津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