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组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72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组合板,属于建筑用材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组合板受到水平或者纵向冲击时拼接处容易出现松动错位的问题,其包括设置于板体四角的拼接装置,每一拼接装置均包括同轴设置的45°圆形角的弧形安装板和弧形卡板;拼接建筑组合板时,四块板体顶角的拼接处的弧形安装板和弧形卡板均拼接成圆管状,从而起到均匀分散板体受到的纵向和横向冲击力,抗震性能佳;旋转弧形卡板使弧形卡板部分伸入相邻的弧形安装板内,使得弧形卡板之间接缝与弧形安装板之间接缝相错开,能有效防止拼接处相邻组合板之间松动和错位,增加了组合板拼接的牢靠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拼接牢靠、抗震性能佳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组合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组合板。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建筑墙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传统的砌筑墙体,这种墙体采用粘结材料(如砂浆等)将砌块(如实心砖、空心砖、加气砼砌块、石膏空气砌块等)粘结在一起,形成隔墙的受力机构,表面采用砂浆等材料粉刷饰面,这类隔墙的缺点是自重大、材料用量多、施工工期长、埋设电线管困难、不能埋设水管及暖气管、砌体材料拆卸后不能重复使用。另一类为板材隔墙、这种隔墙采用预制隔墙板在现场拼装而成,采用了腻子或者砂浆粉刷饰面。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1187116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组合板,其整体呈矩形板状。拼接时,相邻组合板之间形成十字状或者T字形的拼接缝。使得由该种组合板拼接形成的墙体在受到冲击,如地震时,受到地震横波和纵波的影响,拼接处极容易出现错位或者松动,严重影响由建筑组合板拼接形成的墙体的承重和抗震性能。因而,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组合板,其具有接缝处拼接牢靠、抗震抗冲击性能佳的优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组合板,包括矩形的板体,所述板体的四角均设置有断面形状呈圆心角为45°扇形的拼接装置,拼接装置长度方向的棱边与板体两相邻侧面所在平面的相交线重合;所述拼接装置包括弧形安装板、贴合弧形安装板内圆周侧壁设置的弧形卡板、用于固定弧形卡板位置的锁固装置以及同轴可拆卸设置于弧形安装板端部的圆心角为45°扇形的盖板;所述拼接装置还包括沿板体四角的棱边设置的断面形状呈圆心角为45°扇形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弧形安装板的内圆周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垂直于支撑柱长度方向的连杆;所述弧形卡板上沿其周向开设有供所述连杆卡入的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槽的圆心角小于4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各组合板拼接时,四块组合板板体顶角处的拼接装置组合成圆柱状。彼此的支撑柱拼成一根完整的支柱,弧形安装板拼接形成圆管状,转动弧形卡板使弧形卡板部分卡入相邻组合板上的弧形安装板内,弧形卡槽卡嵌在相邻组合板上的连杆上,可以起到防止相邻板体松动错位的作用。弧形安装板卡接到位后,利用锁固装置将其位置固定即可。此时,四块组合板的顶角拼接处形成同轴套设、且接缝错开的两层圆管状的结构。板体受到冲击时,弧形安装板和弧形卡板的圆周侧面能够均匀分散冲击力,使得板体的接缝处不易出现错位或者松动,抗冲击、抗震效果极佳。板体拼接后,在板体四角的拼接处盖合上盖板,可以使墙体表面平整,不影响美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两根一组,且沿支撑柱的长度方向分布有两组;同一组的两根连杆彼此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连杆共同组成L型的支撑结构对支撑柱的固定牢靠。同时,拼接组合板时相邻组合板之间的连杆彼此贴合,使得组合板的拼接紧密、不易松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同一组的两根连杆之间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根连杆固定连接,共同构成A字形的支撑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的设置对连杆起到了支撑、加固的作用,使得连杆不易因冲击、受压断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板上开设有圆心落于弧形卡板轴线的弧形导槽;所述锁固装置包括沿弧形卡板的轴向设置的转轴、沿弧形卡板的径向设置的固定杆、同轴设置于转轴的端部从弧形导槽穿出的限位杆和套设在限位杆上的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与限位杆之间螺纹连接,且位于加固板远离转轴的一侧;所述固定杆一端固定在弧形卡板的内圆周侧壁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弧形卡板贴合弧形安装板的内圆周侧壁转动时,限位杆在加固板上弧形导槽内滑移;将弧形卡板转动到位后,旋转锁紧块,即可将弧形卡板的位置固定,使得组合板之间拼接牢靠、不易松动或者错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块呈圆柱状,且其圆周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凸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锁紧块圆周侧面的粗糙程度,使得更容易转动锁紧块将限位杆锁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和支撑柱之间沿弧形卡板的径向设置有若干根稳定杆;所述稳定杆一端固定在转轴上,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弧形导向板;所述弧形导向板的轴线与支撑柱长度方向的棱边重合,且贴合支撑柱的圆周侧壁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弧形卡板时,稳定杆末端的弧形卡板贴合支撑柱的圆周侧面以支撑柱长度方向棱边为轴转动,增加了弧形卡板的转动平稳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的圆周侧壁上开口有供弧形导向板卡入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导向板部分卡入滑槽内,能够平稳滑移,增加了弧形卡板的转动平稳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若干插杆;所述弧形安装板和支撑柱的端面上均开有供插杆插入的插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合板拼接到到位后,在弧形安装板的端部盖合盖板,使盖板上的插杆插入插孔即可将盖板安装固定,增加了拼接组合板的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卡板的长度小于弧形安装板的长度;所述盖板的底面设置有外径等于弧形安装板内径、用于在扣合盖板时与弧形卡板的端面抵接的弧形凸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扣合后弧形凸棱的外圆周侧壁贴合弧形安装板的内圆周侧壁、端面与弧形卡板的端面相抵,增加了盖板的扣合牢靠性,不易松脱掉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板体的四角设置拼接装置,使得拼接后相邻组合板顶角拼接处的弧形安装板和弧形卡板能够分散墙体受到的冲击力,能有效防止拼接处错位或者松动,抗冲击抗震效果佳;2.弧形卡板可以贴合弧形安装板的内圆周侧壁转动,拼接组合板时,可以转动弧形卡板使其部分伸入相邻组合板上的弧形安装板内、且使弧形卡槽卡嵌在相邻组合板上的连杆上,使得组合板拼接紧密、牢靠;3.通过插杆和插孔插嵌配合固定的盖板,能将弧形安装板的端部覆盖,不影响组合板的整体拼接效果,而且增加了组合板的拼接紧密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建筑组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建筑组合板上拼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实施例中建筑组合板的拼装工况图。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板体;2、弧形安装板;3、弧形卡板;31、弧形卡槽;4、盖板;41、插杆;42、弧形凸棱;5、支撑柱;51、滑槽;6、连杆;7、加固板;71、弧形导槽;8、转轴;81、固定杆;82、限位杆;821、锁紧块;8211、防滑凸纹;83、稳定杆;831、弧形导向板;9、插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建筑组合板,参照图1和图2,包括矩形的板体1,板体1的四角均设置有用于在拼接时使相邻组合板之间拼接牢固的拼接装置。拼接装置包括45°圆心角的弧形安装板2、贴合弧形安装板2内圆周侧壁设置的45°圆心角的弧形卡板3、用于固定弧形卡板3位置的锁固装置和可拆卸设置于弧形安装板2端部的45°圆形角的扇形盖板4。弧形安装板2、弧形卡板3均沿板体1的厚度方向设置,且弧形卡板3、弧形安装板2、盖板4的轴线重合。参照图2和图3,拼接装置还包括沿弧形安装板2的轴向设置的支撑柱5。支撑柱5的断面形状为45°圆心角的扇形,且轴线和弧形安装板2的轴线重合。弧形卡板3的长度小于弧形安装板2的长度,使得两端与弧形安装板2之间形成台阶状的企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组合板,包括矩形的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四角均设置有断面形状呈圆心角为45°扇形的拼接装置,拼接装置长度方向的棱边与板体(1)两相邻侧面所在平面的相交线重合;所述拼接装置包括弧形安装板(2)、贴合弧形安装板(2)内圆周侧壁设置的弧形卡板(3)、用于固定弧形卡板(3)位置的锁固装置以及同轴可拆卸设置于弧形安装板(2)端部的圆心角为45°扇形的盖板(4);所述拼接装置还包括沿板体(1)四角的棱边设置的断面形状呈圆心角为45°扇形的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与弧形安装板(2)的内圆周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垂直于支撑柱(5)长度方向的连杆(6);所述弧形卡板(3)上沿其周向开设有供所述连杆(6)卡入的弧形卡槽(31),所述弧形卡槽(31)的圆心角小于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组合板,包括矩形的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四角均设置有断面形状呈圆心角为45°扇形的拼接装置,拼接装置长度方向的棱边与板体(1)两相邻侧面所在平面的相交线重合;所述拼接装置包括弧形安装板(2)、贴合弧形安装板(2)内圆周侧壁设置的弧形卡板(3)、用于固定弧形卡板(3)位置的锁固装置以及同轴可拆卸设置于弧形安装板(2)端部的圆心角为45°扇形的盖板(4);所述拼接装置还包括沿板体(1)四角的棱边设置的断面形状呈圆心角为45°扇形的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与弧形安装板(2)的内圆周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垂直于支撑柱(5)长度方向的连杆(6);所述弧形卡板(3)上沿其周向开设有供所述连杆(6)卡入的弧形卡槽(31),所述弧形卡槽(31)的圆心角小于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组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6)两根一组,且沿支撑柱(5)的长度方向分布有两组;同一组的两根连杆(6)彼此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组合板,其特征在于:同一组的两根连杆(6)之间设置有加固板(7);所述加固板(7)的两端分别与两根连杆(6)固定连接,共同构成A字形的支撑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组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7)上开设有圆心落于弧形卡板(3)轴线的弧形导槽(71);所述锁固装置包括沿弧形卡板(3)的轴向设置的转轴(8)、沿弧形卡板(3)的径向设置的固定杆(81)、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峰王晓宇章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常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